每天資訊二戰蘇德戰爭的決定性因素並非戰略和戰術,而是戰爭動員能力!

菜單

二戰蘇德戰爭的決定性因素並非戰略和戰術,而是戰爭動員能力!

歷時4年的蘇德戰爭以蘇聯取得最後的勝利而結束,曾經強大的德國國防軍最終在盟軍的東西夾擊之下全軍覆沒,整個戰爭中德國武裝力量的總損失數是1340萬人,其中倒在東線或者被蘇軍俘虜的有1070萬人,也就是說超過80%的德軍是被蘇軍殲滅的。而蘇聯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2900萬軍人傷亡的巨大代價,也就是說平均每犧牲三名蘇軍士兵才能打敗一名德軍士兵,所以蘇聯在戰爭中有勝利的秘訣,也有慘痛的教訓。

二戰蘇德戰爭的決定性因素並非戰略和戰術,而是戰爭動員能力!

戰爭爆發時蘇聯軍隊和德國軍隊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德國軍隊已經完成了充分的動員,大部分軍人都經歷了實戰的檢驗,1941年徵召計程車兵都隸屬於後備軍,德軍已經完全做好了戰爭的準備。而蘇聯軍隊的動員工作則遠遠不沒有完成,雖然部隊一直在加速擴充,可是質量卻不斷下降,這主要是由於缺乏合格的軍官和訓練有素計程車兵導致,蘇軍在1941年並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在東線邊境線上,德軍以及僕從國的軍隊數量是蘇軍的兩倍,加上德軍在作戰素質上的優勢,蘇軍遭到慘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戰蘇德戰爭的決定性因素並非戰略和戰術,而是戰爭動員能力!

但是德軍在戰術上的優勢卻最終沒能給德國帶來戰略上的勝利,即最終打敗蘇聯軍隊,儘管在戰爭的前半年內德軍確實殲滅了500萬蘇軍,這相當於戰前蘇軍的全部實力,但是蘇聯軍隊並沒有消失,反而是增加了,到1941年12月,蘇軍的一線兵力高達400萬人,已經超過了德軍以及僕從軍的數量(340萬人)。並且隨著戰爭的持續,蘇聯軍隊一直在不斷增長中,此後蘇軍總兵力達到1000萬人,一線兵力一直保持在600萬人左右,而德軍及其僕從軍的兵力卻由於戰事的發展而不斷下降中,由1941年最高的400萬人下降到300萬人(1943年),到1944年後期已經只有200萬人了,也就是說德軍從1942年開始就已經失去了數量優勢,並且隨著戰爭的持續劣勢越來越大,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德軍在節節敗退中。

二戰蘇德戰爭的決定性因素並非戰略和戰術,而是戰爭動員能力!

要知道在戰爭的前兩年蘇軍的損失是遠高於德軍的,但是蘇軍仍舊在數量上超過了德軍,這就體現在兩國戰爭動員能力的巨大差異之上了。蘇聯在戰爭爆發的那一刻就已經展開了總動員,大量的徵召兵員並全力的提高軍工生產,蘇聯的動員不僅滿足了前線的損失,而且還組建了強大的戰略預備隊,具備了發動戰略反攻的實力。而德軍從一開始就難以得到及時的補充,兵員的缺口越來越大,更不用說組建新的部隊了。最為明顯的就是坦克產量上,蘇聯從1941年4700輛坦克產量暴增到1942年的24000輛,而德軍的坦克產量反而從1941年的3000輛下降到1942年2200輛,德國在前兩年的戰爭動員工作做的實在是太差了。直到1943年德國才開始真正實施全面的戰爭動員,並在1944年達到頂峰,但是德國面對的敵人已經不只是蘇聯了,還是英國和美國,德國的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對於二戰這樣的總體戰、消耗戰,一個國家的戰爭動員能力和速度將關係到戰爭的成敗,比這方面德國顯然遠不如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