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俞大猷盛年熱血報國、功績卓著,老年功成身退的抗倭名將

菜單

俞大猷盛年熱血報國、功績卓著,老年功成身退的抗倭名將

說起抗倭名將,很多人第一反應想到的可能是鄭成功、戚繼光等名將,他們在海上同日寇浴血奮戰,保家衛國,其戰鬥精神可歌可泣!然而也有另外一位抗倭英雄,與兩位名將不輸伯仲,它曾多次重創東南沿海的日寇,為朝廷立下無數戰功,同時他一生中也是筆耕不輟,寫下諸多軍事名著,對後世軍事實戰理論影響甚遠,此人是誰呢?他便是俞大猷將軍。

俞大猷盛年熱血報國、功績卓著,老年功成身退的抗倭名將

俞大猷,福建泉州晉江人士,他出生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此時明朝已是中期時期,朝廷雖有混亂但尚還清明。俞大猷的家庭並不富裕,卻和睦美滿,他的父親俞原瓚是一名下級軍官,時稱百戶,他的母親楊氏溫柔、勤勞,持家有方。百戶在明朝之時為世襲官位,也就是俞原瓚必須要有一位繼承人。但明朝此時的風氣以文為重,有重文輕武之跡,俞原瓚或許就此考慮,希望自己最得意的兒子能夠去透過讀書考取功名,於是很早就安排俞大猷進了私塾。

俞大猷盛年熱血報國、功績卓著,老年功成身退的抗倭名將

俞大猷也很爭氣,在嘉靖十二年(1517),十五歲的他參加童試,一舉中下秀才。首戰告捷,自然要奮起直追,俞大猷便拜了著名易學家王宣、林福為師,又得知名理學家蔡清的指點,讓俞大猷兼習武藝雙向發展,師從軍事家趙本學學習兵法,以及丈二棍創始人李良欽學習劍術,天道酬勤,吃苦耐勞的俞大猷在諸多良師的指導下學成了一身好本事。

後來俞大猷又參加了鄉試,很遺憾沒有考中,加上父親重病,俞大猷只能放棄科舉,回家繼承百戶職務。不過他仍可以參加武試,嘉靖十四年(1535),他中得武舉人,任命為千戶,守禦金門。

俞大猷盛年熱血報國、功績卓著,老年功成身退的抗倭名將

俞大猷並沒有就此平步青雲,相反他的提拔之路幾經波折。《明史·俞大猷傳》記載:“海寇頻發,上書監司論其事。監司怒曰:小校安得上書?杖之,奪其職。”他因為上書獻抗倭之策而遭上司惱怒,從而被剝奪千戶之職。但是俞大猷並沒有因此放棄,他關注時局、尋求解決方法,等待出人頭地的時機。嘉靖十九年(1540)兵部尚書毛伯溫出征安南,俞大猷上書獻計,雖有贊同,但仍未啟用。到了嘉靖二十一年(1542),蒙古軍來犯,俞大猷毛遂自薦,被調到宣大總督翟鵬麾下,但仍未受到重用。而最終讓俞大猷施展軍事才能的卻是兵部尚書毛伯溫,他對俞大猷印象深刻,認為將才不該埋沒,於是啟用他為汀州、漳州守備。俞大猷自然不負期望,多次擊破海賊康老,因此官升署都指揮僉事,自此正式開始了他功勳卓著的戎馬生涯。

俞大猷盛年熱血報國、功績卓著,老年功成身退的抗倭名將

嘉靖三十一年(1552)到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犯浙東一帶,相繼攻破寧波、紹興臨山衛,後轉攻松陽。朝廷調俞大猷為寧波、台州諸府參將,此戰之中,俞大猷審時度勢,幾次打敗、擊退來犯的倭寇,但因朝中佞臣之言,幾次被停職、降職、停俸。

嘉靖三十五年(1556),俞大猷因浙江總兵官劉遠無所作為,而得以替代。俞大猷很快主動出擊,消滅了西庵、沈莊及清水窪一帶的倭寇,隨後大破徐海、舟山的倭寇,自此浙西的倭患清掃一空,俞大猷也擢升為都督僉事、署都督同知。

與此同時,不少抗倭名將也相繼大放異彩,例如譚綸、戚繼光、劉顯。著名的興化之戰上,幾乎這時候的許多抗倭英雄身影都有出現。嘉靖四十一年(1562),從日本國本土來了一窩新的倭寇攻陷了興化城。隨後劉顯與俞大猷雖有心奪回興化,但敵眾我寡,不敢強行攻城。倭寇趁機又設伏佔據了平海衛。朝廷對此十分重視,嘉靖四十二年(1563),任俞大猷為福建總兵官,以譚綸為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派戚繼光領浙江兵支援。譚綸以劉顯為左軍,俞大猷為右軍,譚綸自領中軍,以戚繼光為先鋒,圍攻平海衛,一舉告破,斬倭兩千餘,乘勝追擊後又再斬三千多人,逐步收復興化。俞大猷此戰得朝廷金銀賞賜無數,調任南贛總兵官。

俞大猷盛年熱血報國、功績卓著,老年功成身退的抗倭名將

俞大猷而後又在嘉靖四十三年(1564)的潮州戰役以及連續五年的追討流寇的戰役中立下大大小小不少的功勞。俞大猷屢建奇功,自然有人眼紅,曾有朝中大臣以奸貪之罪彈劾他,但他畢竟為官為將廉潔,對待下屬也十分寬厚,莫須有的罪名自然不會成真,最後皇帝雖有責難,但也繼續任用俞大猷。萬曆七年(1579),俞大猷上書還鄉,不久在病中逝世,時年七十七歲,朝廷追贈左都督,諡號武襄。

俞大猷不僅戰功卓著,其他方面的才能也不可小覷,他發明了獨輪戰車,在同馬上民族蒙古族的作戰中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他還寫過不少軍事著作,關於兵法的《兵法發微》、《洗海近事》、《鎮閩議稿》等,關於兵器用法的《劍經》,其中都有他自己獨到的見解。

俞大猷盛年熱血報國、功績卓著,老年功成身退的抗倭名將

在清朝張廷玉任總裁官的《明史》中,記載:“世宗朝,老成宿將以俞大猷為稱首,而數奇屢躓。以內外諸臣攘敓,而掩遏其功者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