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鬼子兵的西伯利亞生涯——第十四話抽菸與喝酒

菜單

鬼子兵的西伯利亞生涯——第十四話抽菸與喝酒

鬼子兵的西伯利亞生涯——第十四話抽菸與喝酒

譯為原翻註釋內容,注為碼字的加註內容。

第十四話:抽菸與喝酒

鬼子兵的西伯利亞生涯——第十四話抽菸與喝酒

扣押期間他們會給我們髮香煙,但從來不供應酒,估計所有勞動營都是一樣的。

發給我們的所謂香菸,其實是一種切成碎末的菸葉,被稱作“馬霍盧卡”的東西(注①)。我們就把這種菸葉捲進邊長5、6公分的正方形報紙裡來吸。

具體卷法就是在紙的一側排好菸絲,然後用紙捲成圓筒,卷完後在紙末尾內側上沾些口水,輕輕按好就做成了支捲菸;接著把紙卷的兩頭稍微擰一下,再輕輕敲幾下和勻紙筒裡的菸絲;最後用手撕掉紙卷擰住的部分就可以吸了。

鬼子兵的西伯利亞生涯——第十四話抽菸與喝酒

猛吸一口,就衝進一股“馬霍盧卡”獨特的氣味,這就是蘇聯勞動人民的味道——意思是說這“馬霍盧卡”是供給普通勞動群眾的香菸。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叫“芭比羅斯”的雪茄煙,那就屬於高階貨了,一般人根本得不到。

一開始我看到到處都是的,勞動人民用報紙塗口水卷香菸的情景,還非常地不習慣;不過俗話說“入鄉隨俗”,沒過多久我們也跟著他們捲起香菸來了。

因此我們也無需隨身攜帶現在用的那種煙盒,只要帶上裝菸絲的布口袋就行了。

鬼子兵的西伯利亞生涯——第十四話抽菸與喝酒

髮香煙的時候不管你吸不吸,每個人都能統一地領到相同的一份。有的人根本不抽菸,有的人尼古丁中毒沒了煙就不能活了。於是他們之間便展開了交易,一般都是用砂糖來互通有無。

至於我嘛,對香菸有沒有都無所謂,所以經常用它來換砂糖。

對那些尼古丁中毒沒了煙就活不了的人,這點菸葉根本就不夠用,他們這時就會去外面摘艾草的葉子裹成菸捲來抽。

在我看來,煙癮大到這個份上實在是太嚇人了。

俗話說菸酒不分家,那麼酒類又怎麼辦呢?

在勞動營裡一滴酒也找不到,而且奇怪的是從來沒聽到有人嚷嚷過,“想喝酒”或者“喝不到酒該怎麼活”之類的話。

在部隊裡,我們經常喝酒。

鬼子兵的西伯利亞生涯——第十四話抽菸與喝酒

無論是前方戰線還是後方司令部裡,大家都會拼湊各種理由來豪飲一番。既有豪飲的人宣稱“老子沒酒就一天也過不下去”,也有酒精中毒一樣的酒鬼。

可憐的是這些嗜酒如命的人能喝到酒的好日子,在蘇聯進攻那天就結束了,到了西伯利亞後,無論他們使出什麼手段再也沒能弄到一滴酒(注②)。

那麼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我本以為他們會一蹶不振,結果沒想到他們對“酒”字提都不提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我這個圈外人士反正是一點都搞不懂他們啦。

這可能和一個人的精神狀態有關吧,首先人必須吃飽才能做其他事情。一旦到了個朝不保夕的地方,人類就會出於本能先想著保住自己的小命。

因此首先必須保證食物,至於酒精什麼的這種完全派不上用處的東西,自然就被放棄了。

所謂“老子沒酒就一天也過不下去”的豪言、酒精中毒一樣的酒鬼,現在看來只能算是一種“奢侈病”、“裝B”而已。

最好的證據就是我在西伯利亞被扣押的三年期間,從來沒看到過一個那樣的人。

鬼子兵的西伯利亞生涯——第十四話抽菸與喝酒

注①:這種散菸絲也被叫做馬合煙,是二戰時期蘇聯士兵的普遍配給品。

不管是戰鬥人員、還是後方人員一律每月配發20g菸絲、3盒火柴、七張捲菸紙。

這是1941年9月22日,蘇聯官方頒佈的戰時配給標準明文規定的。然而由於戰爭時期資源短缺,雖然菸絲一般都還能做到按時按量發放,可捲菸紙卻常常難覓蹤影。

於是,下發到連隊的報紙就在戰場上充當起了捲菸紙的角色,每次讀完報後自然也就成了連隊一起抽菸的時候了。小小的一張捲菸紙,也透露出了蘇聯工業發展畸形的問題。

不過馬合煙也不是所有士兵都能有的,像是後備人員、後方警衛人員、後方機組人員,別說馬合煙連火柴都不發。

而前線機組人員,每月25盒香菸和10盒火柴,這待遇絕對羨煞旁人了。

鬼子兵的西伯利亞生涯——第十四話抽菸與喝酒

兵種待遇差距哪個國家都存在的,但是蘇軍裡有一種配給倒是絕對公平的,那就是月桂葉。

月桂這種只耐短時低溫原生於地中海的樹,卻在蘇聯東南部廣為引種,它的樹葉成為了二戰時,蘇軍每個人都能分享到的香料。而且不分兵種不分前線後方,軍人們每人每天都是0。2克。

蘇軍配給中當時最公平的,居然是這麼一片片薄薄的樹葉,還真是有點令人意外啊。

鬼子兵的西伯利亞生涯——第十四話抽菸與喝酒

注②:作者這裡雖然沒有明說,但不難推斷蘇聯勞改營中別說日本戰俘,就是蘇聯看守都不飲酒。這個記錄還真是令人驚奇,眾所周知俄羅斯人嗜酒如命,我們都以為伏特加就是俄羅斯人血液的一部分。

然而遍翻作者的書,他在蘇聯勞改那麼多年,卻從沒記錄過任何蘇聯人喝酒的場景。而另一位作者的‘獄友’木內信夫漫畫作品中,也沒有出現蘇聯人飲酒的場景,這與我們認為的俄羅斯人人酗酒似乎格格不入。

在俄羅斯民族的歷史上,從沙俄到蘇聯再到俄聯邦,歷屆俄羅斯政府都在和酗酒問題做著不懈地鬥爭,然而歷屆政府無不是輸家。甚至還有葉利欽這樣的以身作則,出訪時喝醉了躺在飛機裡睡大覺,把接機的外國官員晾在機場上喝風的俄羅斯領導人。

如今俄羅斯女多男少,究其根源最大的罪魁禍首,就是酗酒造成的俄羅斯男性大量非正常死亡。

鬼子兵的西伯利亞生涯——第十四話抽菸與喝酒

不過作者這個記錄倒是印證了另一種說法。

從二戰開始到1948年,蘇聯一直被糧食短缺問題所困擾,戰後的1946-1947年更是遭遇到了大饑荒,餓死人資料稱有百萬人。查資料碼字的沒能找到,蘇聯當時有頒佈禁止用糧食釀酒的禁令,而中國歷史上一旦出現饑荒,往往國家就會頒佈嚴厲的禁酒令。

作者書中全無蘇聯人飲酒的記錄,側面印證了蘇聯當時發生饑荒是事實。當吃飯都成了問題的時候,一直是俄羅斯民族不治之症的酗酒問題,也得暫時淡出歷史舞臺了。

另外網傳蘇聯給軍隊提供伏特加來鼓舞士氣,但碼字的翻查蘇聯二戰時的軍隊配給情況,沒有任何一個兵種會配給酒精飲料,所以這種說法存疑。

鬼子兵的西伯利亞生涯——第十四話抽菸與喝酒

感謝網友東歌侃歌提供的資料,原來蘇軍在二戰中在列寧格勒前線,確實有一種‘伏羅希洛夫配給’或叫‘人民委員定額’。該配給是給在冬季列寧格勒前線計程車兵,每人每天100g酒精(應該是酒精飲料)取暖。

從這個命名看,應該是蘇聯元帥伏羅希洛夫在主持人民委員會(國防委員會?)時訂下的。

不過,該配給明顯是針對列寧格勒前線部隊的季節性特供,難怪碼字的查兵種配給情況時查不到蘇軍有酒精飲料配給。該配給的具體發放範圍和實際執行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資料才能瞭解更多。

所謂蘇軍只要有伏特加就行的網路傳言,看來也不可盡信。畢竟當時蘇聯糧食嚴重短缺,而釀酒要耗費大量糧食和食糖,所以釀酒對當時的蘇聯是很奢侈的事情。

也許正像是作者說的那樣,離不開酒只是裝B而已。作者還真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治療酗酒者的良方,扔到屋裡餓他三天三夜,不行就再來三天三夜。

好像不行,那樣就真的啥個人問題都解決了。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家的支援。

對本文感興趣的話,請搜《鬼子兵的西伯利亞生涯——第十三話:土豆與馬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