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鴉片戰爭被打敗後,清朝卻意外多了一筆鉅額收入

菜單

鴉片戰爭被打敗後,清朝卻意外多了一筆鉅額收入

從1840年至1842年,中英兩國爆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果清朝被打敗,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從此,清朝一直奉行的閉關鎖國政策也被徹底打破。

按說做為戰敗國的清朝應該在這場戰爭中深受其害,可是讓清政府萬萬沒想到的是,自鴉片戰爭之後,清朝卻意外多了一筆鉅額收入。正是多虧有了這筆收入,使得清朝在應付後面的多場戰爭中,都發揮了巨大作用。清朝獲得的這筆意外之財就是關稅。

鴉片戰爭被打敗後,清朝卻意外多了一筆鉅額收入

在鴉片戰爭之前,清朝的關稅收入約為每年白銀四百萬兩。關稅主要有兩項:船鈔和貨稅。清政府對關稅定的稅率很低,但各地官員卻巧立名目私設稅費,收入自然也就進了這些官員私人的腰包。洋商在對華貿易中,對這種隱形稅費頭疼不已。

鴉片戰爭被打敗後,清朝卻意外多了一筆鉅額收入

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隨著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的開放。清朝的對外貿易飛速增長,關稅收入也明顯提升。但正是所謂“閻王易見,小鬼難纏”,各地海關官員亂收費的現象依然普遍存在,洋商在貿易中還是不得不接受清朝官場中的“潛規則”。

真正改變這一切的要從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開始。西方國家希望本國商人在華利益能夠得到有效保護,而清政府也希望改變官場這種不良風氣,將關稅收入真正囊括到自己腰包中。於是,雙方就簽訂了《通商章程善後條約:海關稅則》,聘請外國人代管海關行政。

鴉片戰爭被打敗後,清朝卻意外多了一筆鉅額收入

1863年(同治二年),英國人羅伯特·赫德被任命為海關總稅務司,全權主持全國海關的管理。此後的半個世紀時間裡,清朝海關事務一直都是在赫德的管理下進行。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赫德表現出了高度的職業操守。他將英國的海關管理方式引入中國,建立了稅收、統計、浚港、檢疫等一整套嚴格的海關管理制度。

鴉片戰爭被打敗後,清朝卻意外多了一筆鉅額收入

1861年,清朝的關稅收入約為490萬兩。到了1871年,已經達到1100餘萬兩。此後,清朝關稅收入一直保持著爆發式增長。到1908年,赫德離職返回英國時,清朝關稅收入已經接近了4000萬兩。而清朝在康乾盛世時期,國家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是3000-4000萬兩白銀。僅僅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閉關鎖國和官僚體系的“潛規則”對國家產生了多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