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二戰最費時費力的無用產物,德國豹式炮塔碉堡,雞肋般的武器

菜單

二戰最費時費力的無用產物,德國豹式炮塔碉堡,雞肋般的武器

二戰期間,為了將武器能力發揮到最大化,“廢物利用”一直都是各國軍隊戰鬥第一法則。除了財大氣粗的美國,其他的國家都希望將武器運用到最關鍵、最實用的地方中去。

不過在這些“廢物利用”的武器當中,有一款武器卻一直被後世稱為雞肋。雖然在實戰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總體上依然是被外界稱為無用之物,它就是著名的豹式炮塔碉堡。

1943年8月,納粹德國在庫爾斯克戰役失敗後,勝利的天平開始完全轉向了蘇聯一方。德軍的裝甲部隊開始有計劃地向德國周邊集結,以便於防禦蘇軍對德國本土的進攻。

但在德軍大本營看來,因為原料的緊缺無法研製一款新型防禦武器,於是德軍高層決定將防禦武器的重點轉移到廢棄的武器上面。這當中最支援該說法的是時任裝備部長阿爾伯特·施佩爾。他的想法也是簡單而粗暴:在德國本土建造一批鋼製的反坦克碉堡,然後將其分割後,送到指定地點後安裝。

二戰最費時費力的無用產物,德國豹式炮塔碉堡,雞肋般的武器

那麼哪一款反坦克碉堡能夠堪當大任呢?施佩爾考慮再三後,發現了一些被運回的“豹式”坦克炮塔,於是決定將“豹式”炮塔作為反坦克碉堡的主要武器。此言一出,不少德軍將領表示反對,認為現在正處在裝甲武器的短缺局面下,將原本可以安在坦克上的炮塔放在固定碉堡上,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二戰最費時費力的無用產物,德國豹式炮塔碉堡,雞肋般的武器

還有一些將領直言不諱的提出,用裝甲部隊去前線與蘇軍作戰,總要比龜縮在國內被動防禦要強的多。因此施佩爾的反坦克碉堡提議一直沒有在大本營中獲得堅定的支援。不過作為元首身邊的紅人,施佩爾對於自己的方案還是很堅定的,在多次“深入交流”之後,元首希特勒鬼使神差地同意了這一方案。而且命令施佩爾,不僅要建造,而且還得以數量取勝,多多益善。

外形上,豹式反坦克碉堡看起來十分驚人——一個長寬高均為3米的正方形鋼製外殼,在外殼的最上層安放著一門70長倍徑75mm的坦克炮。炮塔吊籃深入底板下面,這一位置作為戰鬥室和炮彈儲存室。深入地下的面積,當中有著一張摺疊床和一套供照明和排煙使用的發電機,在一側開有逃生門。

二戰最費時費力的無用產物,德國豹式炮塔碉堡,雞肋般的武器

根據大本營的要求,所有的炮塔碉堡都要事先生產好各部分的零件。然後分為兩個部分運往指定的防線,然後在當地進行組裝、結合才算大功告成。整個反坦克堡壘重量可以達到40。8噸,幾乎與一輛“豹式”坦克重量相當,可以說這款反坦克堡壘在重量上已經是達到了“巨無霸”的級別了。

二戰最費時費力的無用產物,德國豹式炮塔碉堡,雞肋般的武器

反坦克碉堡在佈置完成後,炮塔中與“豹式”坦克裡面的人員相一致,可以說是一款不能移動的固定“豹式”坦克。雖然從火力上來看,這款反坦克堡壘對任意一款蘇式坦克造成嚴重的破壞,作為一款反坦克的利器絕對是合格的。

不過該堡壘的缺點也是相當明顯:因為沒有原來炮塔上的液壓旋轉裝置,因此該堡壘的炮塔轉動時,必須要炮手和裝填手在保持絕對水平的情況下,勻速地進行轉動,旋轉一週大約需要8分13秒左右。如果有任何的傾斜,那麼這個炮塔是無論如何都旋轉不動的;此外該碉堡的隱蔽效果在實戰中也表現不佳,一旦開火,這種固定的火力點很容易被盟軍輕易擊毀。更為尷尬的是,如果敵方從其他方向進攻的話,這種固定的炮塔碉堡地就變得毫無用處。

二戰最費時費力的無用產物,德國豹式炮塔碉堡,雞肋般的武器

1944年中期,經過一系列實戰研究之後,德軍武器局要塞設計處對該反坦克碉堡提出了三點不足,並希望大本營停止該碉堡的生產。首先就是該碉堡的重量過於笨重,在運輸中十分不便;而且在實戰中無法保證安裝時間,十分浪費寶貴的作戰時效。

第二點就是為了增強防護力,該碉堡周圍需要建立一處牢固的混凝土防護帶,德軍認為這時浪費功夫,不如直接修建最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碉堡來得實在;最後一點就是大量的耗材浪費,修建這樣一個反坦克碉堡需要大約32噸的鋼材,而傳統碉堡僅需要2。5噸就可以輕鬆搞定。以德國現在的工業實力,如此大量消耗鋼材是根本行不通的。

二戰最費時費力的無用產物,德國豹式炮塔碉堡,雞肋般的武器

不久之後,豹式碉堡的升級版本被研發出來,與之前相比該碉堡設計是完全按照鋼筋混凝土碉堡方式進行製作;同年年底,第三版本的碉堡方案也應運而生,為了節省物料,地下部分完全使用木材,也不再安裝混凝土保護層。上部用一塊帶孔鋼板封閉,炮塔就安裝在其上。根據戰後的統計,納粹德軍在整個二戰中總共部署了大約1000個這樣的反坦克碉堡。

實戰當中,這款被施佩爾賦予眾望的武器並沒有拿出來什麼過於傲人的戰績。以部署最多的義大利山區為例,雖然有一些的德軍士兵以“打黑槍”的方式擊毀了一些盟軍的坦克和裝甲車,但一旦被盟軍火力發現,等待這些固定火力點的只有被摧毀的結局。

二戰最費時費力的無用產物,德國豹式炮塔碉堡,雞肋般的武器

還有一些碉堡,面對盟軍瘋狂的潮水進攻時,幾乎沒有打出一發炮彈,就連人帶炮成為了盟軍的戰利品。眾多的碉堡也極大浪費了本就寶貴的“豹式”坦克炮,造成盟軍進攻德國本土時,德軍根本沒有足夠的坦克對盟軍展開防禦和對峙。如果這些炮塔能夠安裝在坦克車體之上,那麼盟軍在進攻時就不會如此輕鬆地進入德國境內。

除了“豹式”坦克以外,德國後期研發的四號殲擊車在選擇火炮方面也因為同樣的原因,而換成了老式的48倍徑火炮,也極大影響了該殲擊車的作戰效率;並且無論哪一型豹式炮塔地堡,其施工時間都比較長。造成許多炮塔地堡施工尚未完畢即已被敵軍繳獲,根本沒發揮出作用。

二戰最費時費力的無用產物,德國豹式炮塔碉堡,雞肋般的武器

戰爭後期,德軍也一度將部分坦克用作固定堡壘來抵禦進攻的盟軍。雖然在靈活性方面有了明顯的改善,但依然無法挽回納粹最終戰敗的局面,這款“豹式”反坦克碉堡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豹式”反坦克碉堡雖然體現了德軍一貫的節儉觀念,但在實際研發和實戰中,這款武器摻雜了過多的人為因素和利益糾紛。德軍上到大本營,下到裝備、工兵部門都竭力從中獲得一些利益,這也反映了納粹內部官僚傾軋和管理混亂的一個縮影,也註定了“豹式”反坦克碉堡最後的悲慘結局。

參考資料

1。《第三帝國的反裝甲作戰》

2。《第二次世界大戰武器名錄:德國篇》

3。《第二次世界大戰編年史: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