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大宋悲歌,崖山海戰十萬餘人,為何寧願自盡也不和蒙古軍打?

菜單

大宋悲歌,崖山海戰十萬餘人,為何寧願自盡也不和蒙古軍打?

一個朝代的滅亡都逃不過一場戰爭,在歷史上,有一場戰爭造成的傷亡十分慘重,而且最後的場面極為壯烈,1279年,南宋軍隊與元軍之間發起戰爭,在崖山,陸秀夫見勝利無望,帶著年僅8歲的小皇帝一起跳了海,而剩下的十萬官兵見到此場面以後,竟然也陸陸續續的跟著跳了下去。

大宋悲歌,崖山海戰十萬餘人,為何寧願自盡也不和蒙古軍打?

這場戰爭就是崖山海戰,是南宋的最後一戰,一時間海面上漂起了十萬餘具屍體,但當時追殺而來的元軍只有兩萬兵力,為何這十萬官兵寧願跳海自盡,也不願意轉身與他們殊死一搏?說不定就有扭轉的時機,其實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他們真的做不到。

崖山距離附近有人煙的城鎮距離很遠,當時元軍的首領是張弘範,元朝是歷史上著名的不以漢族為首的朝代,但是這個張弘範,他的父親其實就是漢人,而且是金國人。他們一家子都驍勇善戰,其父親張柔自己集結了許多人組成了一個寨子,1218年蒙古軍打入中原時,兩方發動了戰爭,張柔被打敗以後投降於蒙古軍,自此以後為元朝效力。

大宋悲歌,崖山海戰十萬餘人,為何寧願自盡也不和蒙古軍打?

雖然張弘範自己就是漢人,但是在追殺南宋軍隊時,他一點也不會手軟,雖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是張弘範並不受這些的拘束,他一路追殺,把南宋軍隊累的精疲力盡。都知道南宋有三傑,即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在崖山海戰之前,文天祥就不幸被俘,陸秀夫帶著小皇帝趙昺,張世傑則負責排兵佈陣。

大宋悲歌,崖山海戰十萬餘人,為何寧願自盡也不和蒙古軍打?

在一路逃亡的路上,他們搶到了不少船隻,因為崖山這裡地勢險要,一不留神可能就會掉下去,南宋帶領的軍隊不擅長海戰,於是張世傑就讓手下的人把所有船隻,大概一千多隻排成一字,再用繩子把它們都固定到一起,再在四周搭建一個小小的城牆,以此來做出一個南宋的小堡壘,與元軍抗爭到底。

大宋悲歌,崖山海戰十萬餘人,為何寧願自盡也不和蒙古軍打?

元軍在知道他們的策略以後,還曾想要用火攻把船隻都燒了,但是張世傑早有準備,提前在船上塗抹了很多溼泥,還用很多長木棍擋住了張弘範派來火攻的船隻,見到自己的方法不行,張弘範就決定採取消耗戰的策略,他封鎖了海口,把南宋軍隊控制了起來。

大宋悲歌,崖山海戰十萬餘人,為何寧願自盡也不和蒙古軍打?

南宋軍隊沒有淡水,渴了以後只能喝海水,但是海水的味道很不好,很多士兵喝了以後就吐出來了,而且形勢越來越不好,元朝軍隊又有了支援兵力,他們的攻勢也更加猛烈,可以說是從早打到晚,南宋軍隊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早就快撐不住了,很多船隻也開始被攻破。

陸秀夫看到這麼多船隻都被元軍打破了,他覺得已經不可能扭轉戰局了,於是就先讓自己的妻子兒女跳下海去,然後又把小皇帝抱過來,在他面前叩首,說皇帝應當為國殉命,於是就揹著小皇帝一起跳海自盡了。

大宋悲歌,崖山海戰十萬餘人,為何寧願自盡也不和蒙古軍打?

在南宋統治的這幾百年裡,一向都很重視任用士大夫,所以這些軍民都很有氣節,十萬官兵之所以跳海都不和元軍決一死戰,不僅是因為他們有骨氣,皇帝都不在了,自然追隨統治者而去,還有就是因為其實在這麼多人裡面,能打仗的人很少。

逃亡的路上,南宋兵力損失慘重,很多官兵都死在了路上,在剩下的十萬餘人裡,大概只有三分之一是有戰鬥力的,其他人都只是普通百姓而已,而且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消耗,他們也都心力交瘁、疲憊不堪了,就算衝上去也只是去送死而已,還不如自己跳海,至少可以體面有尊嚴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