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稱霸歐洲的世界帝國,和中國大戰後,兩大世界帝國從此一蹶不振!

菜單

稱霸歐洲的世界帝國,和中國大戰後,兩大世界帝國從此一蹶不振!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大多數王朝都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不過,曾經世界上的一個帝國,卻恰恰與我國相反,他們鼓勵貿易和商業活動,甚至成為了人民必需的生活狀態,這個國家就是我們熟知的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其君主被稱為哈里發,相當於我國的皇帝。阿拉伯人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掌舵手,他們長期控制著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對整個西亞乃至歐洲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稱霸歐洲的世界帝國,和中國大戰後,兩大世界帝國從此一蹶不振!

說起這個民族,還要從它的宗教說起,我們知道,現今穆斯林世界存在著兩大派,他們分別是什葉派和遜尼派。它們曾經都屬於伊斯蘭教,是穆罕默德傳教的基礎。什葉派和遜尼派是伊斯蘭教後來形成的局面,在此之前,它們是統一的。

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是和伊斯蘭教的聖主,它在伊斯蘭世界的地位就相當於耶穌在基督教世界的位置。七世紀初的時候,穆罕默德曾在麥地那建立了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這就是所謂的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曾經是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大帝國,它的影響力甚至可以和當年的羅馬帝國相比拼。在七世紀中葉的時候,它就已經在阿拉伯半島發芽生根。阿拉伯帝國不僅是影響東西方貿易的一個阻隔性政權,更是一個商業貿易型的國家。當其控制絲綢之路的通道後,它就已經成為了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稱霸歐洲的世界帝國,和中國大戰後,兩大世界帝國從此一蹶不振!

阿拉伯帝國很早就與中國建立了聯絡,在我國唐朝時期,阿拉伯帝國就多次被我國史書提及。在《舊唐書》和《新唐書》中,阿拉伯帝國通常被稱為大食,它們被唐朝稱為大食人,擔負起了貿易的重責。阿拉伯帝國與大唐之間很早就有貿易往來的記錄。

據史書記載,早在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國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就派出使節來到了中國,他們會見了大唐的皇帝唐高宗,並提出了兩國世代友好的建議。後來,兩國使節往來頻繁,而阿拉伯人,便成為了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掌舵手。

阿拉伯帝國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它不僅是實際上的統一帝國,而且是伊斯蘭教傳播的載體。阿拉伯歷代哈里發都是忠實的伊斯蘭教徒,為了使得伊斯蘭教傳遍於四方,阿拉伯帝國就需要不斷的擴張。

稱霸歐洲的世界帝國,和中國大戰後,兩大世界帝國從此一蹶不振!

在阿拉伯帝國四大哈里發統治時期,阿拉伯帝國進行了長期的對外戰爭,足跡不僅遍佈了整個西亞,甚至還到達了非洲和歐洲,就連今天的葡萄牙、西班牙也受到了其的統治。

阿拉伯帝國將歐洲作為理想的征服目標,因為它是絕對不允許基督教來取代自己位置的。故而,自穆罕默德之後,阿拉伯帝國就對歐洲進行了多次的戰爭,也正是因為這無休止的戰爭,才讓伊斯蘭教發揚光大,而阿拉伯帝國也進入了鼎盛時期。

阿拉伯帝國雖然和唐朝建立了友好的關係,但並不能代表兩國就有共同的利益趨向。唐玄宗時期,阿拉伯帝國曾與大唐展開了一次激戰,這次戰爭,不僅動搖了唐帝國的根基,也使得阿拉伯帝國走向了衰弱,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怛羅斯戰役。

稱霸歐洲的世界帝國,和中國大戰後,兩大世界帝國從此一蹶不振!

怛羅斯戰役爆發於公元751年,在此之前,大唐與阿拉伯都將中亞視為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在怛羅斯戰役爆發的前一年,大唐帝國戰將高仙芝率領唐軍攻破了中亞石國的都城,石國軍民不堪忍受唐軍的欺辱,遂請求阿拉伯出兵救援石國。

阿拉伯帝國哈里發聽到了這個訊息,認為這是一個吞併中亞的機會,遂遣大軍救援石國。公元751年,阿拉伯人與唐軍交戰於怛羅斯,此次戰役唐軍共有三萬餘人,然而,由於中亞各國的突然倒戈,唐軍最終大潰,三萬餘人全軍覆沒,最後只有高仙芝等少數人逃回了大唐。

稱霸歐洲的世界帝國,和中國大戰後,兩大世界帝國從此一蹶不振!

怛羅斯戰役對於大唐帝國的根基有著不少影響,再加上安史之亂爆發,唐帝國從此一蹶不振。怛羅斯戰役之後的阿拉伯帝國也很快走向了沒落,怛羅斯戰役後,阿拉伯帝國的教派之爭也更加的激烈。

當時,伊斯蘭教派中的什葉派取得了上風,而遜尼派也是不甘示弱。不久,兩派之間就進行了長期的戰爭。因為激烈的內耗,加上戰爭侵略的負面影響,阿拉伯帝國最終被東方的蒙古帝國消滅。

【參考資料:《中亞通史》、《新唐書》、《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