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馬克沁重機槍,槍口為何都要裝一個小圓鐵片?這可是保命的裝置!

菜單

馬克沁重機槍,槍口為何都要裝一個小圓鐵片?這可是保命的裝置!

冷兵器時代,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似乎一直是兇悍、入侵者的代名詞。如著名的蒙古騎兵,在“上帝之鞭”的指揮下,給全世界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鐵蹄所到之處,無不摧枯拉朽。但是到了近代,遊牧民族似乎忽然之間銷聲匿跡了,變成了載歌載舞,熱情好客的溫和牧人,是什麼改變了他們?——馬克沁重機槍!

馬克沁重機槍,槍口為何都要裝一個小圓鐵片?這可是保命的裝置!

在馬克沁重機槍誕生之前,人們使用的槍都是非自動的,一發子彈一槍,火力比較弱小,也沒什麼壓制力,打出子彈後要人工填裝。這樣的作戰方式,這樣的槍支,讓很多士兵在填裝子彈的時候,被敵人射來的子彈、弓箭,甚至被衝鋒到眼前的騎兵擊斃。1884年,一個叫做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的貧窮美國人,改變了這個世界。

海勒姆發明了“馬克沁重機槍”,《武器裝備百科全書》說:“馬克沁機槍的出現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自從拿破崙時代起曾經使用過的戰術完全沒用了”。縱觀人類歷史,能夠導致一場戰爭的程序為之改變的、並能影響整個武器發展方向的,除了馬克沁機槍以外,沒有第二件武器,可以達到這樣的程度和高度了。

馬克沁重機槍,槍口為何都要裝一個小圓鐵片?這可是保命的裝置!

馬克沁機槍是有史以來殺人最多的槍械,一戰期間,馬克沁重機槍幾乎殺盡整整歐洲一代年輕人,“寡婦製造者”絕不是浪得虛名。馬克沁機槍的誕生,徹底改變了戰場的形態。之前最重要的兵種“騎兵”,在戰場上的作用被無限降低,因為在馬克沁機槍的面前,騎兵部隊遇到了致命的挑戰。

最經典的就是一戰索姆河戰役,英法依舊是像往常一樣,集團衝鋒,但是德國人已經大規模裝備了馬克沁機槍,僅僅一天時間,六萬英法士兵倒在了馬克沁機槍的槍口下面。集團衝鋒壓根沒用,血肉之軀根本就無法突破馬克沁機槍的火力網,等於是送死。馬克沁一戰成名。

馬克沁重機槍,槍口為何都要裝一個小圓鐵片?這可是保命的裝置!

看一下馬克沁重機槍的數值:槍長1080毫米,口徑7。63毫米,淨重27。2千克,有效射程2000米,初速是每秒740米,射速約為每分鐘500發。但是這樣的高射速,很容易導致機槍槍管過熱,開始發紅變軟,有炸膛的危險,因此馬克沁採用的是水冷技術,機槍前半部分的圓柱體就是水冷倉。只要水冷倉裡有水,槍管的溫度就不會超過100℃,十分安全。

不過也有人發現,馬克沁這把機槍每一挺機槍槍口都有一個圓鐵片,這小圓片又是起著什麼作用的呢?

槍管助退器

馬克沁重機槍是“管退式”自動武器,槍管在水套筒內不是固定的,是會被每一次射擊的後坐力推動向後後坐一小段距離的,靠槍管在射擊時一次次短促後坐推動自動機工作完成自動迴圈。為加速槍管後坐,增大後坐能量,馬克沁重機槍的槍口還有“槍管助退器”,用一個膨脹腔讓火藥燃氣在這裡膨脹,加速推動槍管後坐。

槍管助退器工作時,會向四周排洩火藥氣體,這些未燒盡的火藥氣體接觸空氣就會發出火光,形成放射性的槍口焰。一是容易暴露目標,二是產生的光焰影響射手視力,三是火藥殘渣有可能向後噴濺,傷害射手,所以加一個圓鐵片(擋焰片)遮擋排氣孔,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至於槍口向前噴出的火焰,透過槍口前的喇叭形消焰器抑制。

馬克沁重機槍,槍口為何都要裝一個小圓鐵片?這可是保命的裝置!

戰場上,機槍手是敵方狙擊手最重要的狙殺目標,別看只是簡單的一個小圓片,卻可以大大提高機槍手的安全性。經過一戰,各國紛紛意識到了重機槍的威力,開始研製、裝備各式各樣的機槍。機槍的設計越越來越人性化,不再像馬克沁機槍那般笨重,效能都有了極大的提升,槍口的圓鐵片(擋焰片)也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