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哈利勒叛亂安樂背後的不滿

菜單

哈利勒叛亂安樂背後的不滿

哈利勒叛亂:安樂背後的不滿

關鍵詞:《帕薩洛維茨條約》簽訂、吉祥事變

前因

《帕薩洛維茨條約》簽訂:公元1718年,奧斯曼帝國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簽訂《帕薩洛維茨條約》,暫停了對外戰爭。

哈利勒叛亂安樂背後的不滿

▲奧斯曼帝國

後果

吉祥事變:公元1826年,奧斯曼帝國蘇丹馬哈茂德二世粉碎軍事政變,隨後解散了耶尼切裡,開啟了奧斯曼軍隊的現代化。

哈利勒叛亂安樂背後的不滿

▲蘇丹馬哈茂德二世(1785年7月20日-1839年7月1日)

詳細過程

一、奧斯曼帝國的常備軍耶尼切裡發動叛亂

公元1730年,奧斯曼帝國的常備軍耶尼切裡發動叛亂,蘇丹艾哈邁德三世被迫退位,馬哈茂德一世繼位。

這一年7月,奧斯曼帝國邊境報告,伊朗人入侵大不里士(今伊朗西北,當時被奧斯曼帝國佔領),大維齊爾(宰相)達馬德·易卜拉欣建議蘇丹艾哈邁德三世親征。軍隊很快集結完畢,艾哈邁德三世卻遲遲不肯動身。

到了8月,大不里士失陷的訊息傳來,軍中一片譁然,出征即將取消的謠言立刻傳遍軍營。艾哈邁德三世為了穩定軍心,不得不親自到軍營巡視,當眾宣佈大維齊爾即將率軍出征。

哈利勒叛亂安樂背後的不滿

▲馬哈茂德一世

又過了二十天,大軍還是沒有出發。耶尼切裡士兵徹底失去了耐心,在阿爾巴尼亞人哈利勒帶領下包圍了皇宮,叛軍數量超過一萬人,要求蘇丹交出大維齊爾達馬德·易卜拉欣等37名官員。

艾哈邁德三世命令叛軍解散,但是叛軍群情激憤,根本不聽號令,堅持要求蘇丹交出那37名官員。為了逼蘇丹就範,哈利勒帶人切斷了皇宮的水源。

艾哈邁德三世萬般無奈,下令處斬了大維齊爾達馬德·易卜拉欣和他的兩個女婿,把人頭送給了叛軍。艾哈邁德三世以為事情到此為止,沒想到叛軍竟然要求自己退位。

耶尼切裡是奧斯曼帝國的常備軍,蘇丹的侍衛隊,他們這一叛亂,艾哈邁德三世手裡連軍隊都沒有了。艾哈邁德三世別無選擇,只能讓位給侄子馬哈茂德,這就是馬哈茂德一世。

哈利勒叛亂安樂背後的不滿

▲艾哈邁德三世

二、哈利勒帶人切斷了皇宮的水源

馬哈茂德一世繼位後,按照哈利勒的要求赦免了他們的叛亂罪。哈利勒還要求廢除前任蘇丹實行的改革措施,比如停止裁撤軍隊冗員,也得到了馬哈茂德一世的同意。

馬哈茂德一世所有的舉措,都是在安撫耶尼切裡的情緒,甚至為此拆掉了新建的宮殿,表示不再玩樂。而哈利勒廢除裁軍政策後,又提出放開參軍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報名,連未出生的胎兒都可以領軍餉。

哈利勒叛亂安樂背後的不滿

▲哈利勒曾經是一名水手,因此除了擴大軍隊,他最關心的是能不能當上海軍上將

哈利勒是想借擴大軍隊規模,贏得民眾的支援,但是這種做法造成了耶尼切裡內部的分裂。這時的耶尼切裡已經開始世襲化,算是特權階層,哈利勒盲目擴大軍隊規模,讓人人都有特權,那特權也就形同作廢了。

不久之後,一名軍官被刺殺,耶尼切裡內部矛盾公開化。馬哈茂德一世意識到機會來了,開始密謀除掉哈利勒。

馬哈茂德一世假意宣佈要提拔哈利勒等30名叛軍首領,把他們召進皇宮。哈利勒等人毫無防備,被埋伏好的衛士全部殺死。大搜捕隨即展開,四天之內一千多人被殺,哈利勒的叛亂最終平息。

這場叛亂的經過到此就講完了,但還有兩個問題必須要解釋清楚。

哈利勒叛亂安樂背後的不滿

▲艾哈邁德三世噴泉,鬱金香時期的代表建築之一

三,為什麼國家遭到伊朗入侵,艾哈邁德三世卻遲遲不肯出兵?

在艾哈邁德三世治下,奧斯曼帝國已十幾年沒有大規模戰事發生,帝國高層沉迷於享樂,流行培育鬱金香,所以這十幾年也被稱為“鬱金香時期”。過慣了安穩日子,艾哈邁德三世根本不願意出去打仗。

哈利勒叛亂安樂背後的不滿

▲鬱金香時期

四、為什麼蘇丹不肯出兵會導致耶尼切裡發動叛亂?

奧斯曼帝國是在對外擴張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蘇丹率領軍隊四處征戰,所得戰利品分給士兵,耶尼切裡作為奧斯曼帝國的常備軍,是擴張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結果到了“鬱金香時期”,奧斯曼帝國和歐洲各國簽訂和約,暫停了對外戰爭,耶尼切裡突然變得無所事事,軍隊上層還有家產,基層士兵沒了打仗的戰利品,僅靠軍餉一項收入,生活都成問題。

更要命的是,大維齊爾達馬德·易卜拉欣還提出裁軍,以減少帝國的日常開支。軍隊內部對不思進取的帝國高層非常不滿,一心想恢復軍事擴張的傳統。好不容易盼來和伊朗作戰的機會,大軍卻只集結不出發,對出征取消的懷疑,變成謠言流傳開來,引燃了長期積蓄的怨氣,最終爆發了兵變。

哈利勒叛亂安樂背後的不滿

▲耶尼切裡一般指蘇丹親兵

結論:

隨著奧斯曼帝國停止向歐洲擴張,耶尼切裡開始成為國家的財政負擔,文官主導的改革,引發了軍方的對抗情緒,哈利勒叛亂就是這種情緒的第一次集中爆發。耶尼切裡綁架奧斯曼帝國對外政策的行動從未停止,直到1826年吉祥事變才徹底得到解決。

參考資料:《土耳其史》、《奧斯曼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