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紛亂的熔爐,淺說巴爾幹戰爭的意義與影響

菜單

紛亂的熔爐,淺說巴爾幹戰爭的意義與影響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小探探八卦圈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前幾篇文章大概介紹了兩次巴爾幹戰爭的起因、經過與結果。有朋友私心北凌關於這兩次巴爾幹戰爭的影響,本文就從下面幾個方面介紹一下巴爾幹戰爭的意義與影響,以及與一戰的詳細關係吧。

紛亂的熔爐,淺說巴爾幹戰爭的意義與影響

一,民族方面:

眾所周知,巴爾幹半島號稱歐洲火藥桶,而這個稱號主要源於錯綜複雜的民族分佈與宗教信仰,克羅埃西亞與波斯尼亞主要信奉天主教,奧斯曼、阿爾巴尼亞主要信奉伊斯蘭教,其餘國家則主要信奉東正教,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基本上可以看做新興東正教國家反抗伊斯蘭教宗主國的解放戰爭,經過戰爭,伊斯蘭教勢力基本上被趕出巴爾幹半島,與之相伴的則是東正教勢力的的大幅擴張,作為東正教的盟主,沙俄的影響力也隨之急劇擴大。洶湧發展的東正教各民族之間為爭奪地盤也矛盾重重,兩次巴爾幹戰爭不但未能消除矛盾,反而加深了各民族之間的仇恨,尤其是保加利亞族對其他東正教民族的仇恨!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時,塞爾維亞陸軍在南下進攻科索沃的過程中,大量的屠殺當地的阿爾巴尼亞族穆斯林並移民塞爾維亞人。戰爭中發動種族滅絕屠殺、意圖透過換血改變民族構成的形式吞併土地,即使是在一百年前也是駭人聽聞的,塞爾維亞此舉非但未能達到目的、還招致國際社會的一片譁然,就在歐洲列強眼前發生種族滅絕屠殺,造成的影響絕對是非常震撼與恐怖的,一時間,塞爾維亞國際形象大損,老對頭奧匈帝國與義大利以此為藉口堅決反對將阿爾巴尼亞地區交給塞爾維亞,以免有更多的穆斯林遭殃。其實奧匈帝國的目的在於不讓塞爾維亞強大起來,而義大利的目的則在於控制阿爾巴尼亞。

紛亂的熔爐,淺說巴爾幹戰爭的意義與影響

塞爾維亞形象大損,連靠山沙俄也表面上放棄支援塞爾維亞,以至於面對奧匈帝國的戰爭威脅,塞爾維亞不得不放棄阿爾巴尼亞,轉而向保加利亞提出分割瓦爾達爾馬其頓,以補償在阿爾巴尼亞的損失,這就是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主要原因之一了。這場針對阿爾巴尼亞族的屠殺,也招致整個西方對塞爾維亞的敵意,阿爾巴尼亞族更是恨塞爾維亞入骨,科索沃問題也正是這場屠殺留下的後遺症。

二,國際關係方面:

這裡的重點在於保加利亞,還有塞爾維亞。

紛亂的熔爐,淺說巴爾幹戰爭的意義與影響

保加利亞號稱“小普魯士”,國內實行軍國主義,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動員四十多萬人參戰,到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結束時,作戰部隊已接近六十萬人,而保加利亞全國人口也不過四百三十萬,也就是說,保加利亞動員率超過10%,甚至接近15%,這是個非常恐怖的資料了!然而如此巨大的投入與獲得的好處並不成比例,尤其是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失敗,將第一次戰爭獲得好處丟掉了大半。塞爾維亞背信棄義、意圖分割瓦爾達爾馬其頓,希臘偷雞摸狗、趁保加利亞不備搶佔薩洛尼卡,羅馬尼亞落井下石,搶奪南多布羅加;在保加利亞看來這三個同屬東正教的國家實屬可惡,這三個天主教鄰國中,塞爾維亞一直是沙俄的鐵桿小弟,希臘的背後是英國與法國,羅馬尼亞也是沙俄小弟,雖然中間與德國關係良好,但近來又與法國眉來眼去,這三個國家都與協約國集團關係良好。比較下來,反倒是東面的奧斯曼帝國看起來不那麼討厭一些。

保加利亞此時的靠山奧匈帝國是同盟國集團的核心成員,而保加利亞周圍有都是協約國勢力,若想收復丟失的地盤,實現大保加利亞計劃,唯一的路線就是加入同盟國集團,寄希望於同盟國獲勝。保加利亞就這麼做了,並於1915奧匈攻入塞爾維亞後參戰,並在一戰中表現出強大的戰鬥力,這是後話。

紛亂的熔爐,淺說巴爾幹戰爭的意義與影響

再看看塞爾維亞,透過兩次巴爾幹戰爭,塞爾維亞的領土翻了一番,人口也增加近兩百萬。隨之增長的則是空前高漲的民族士氣與野心勃勃的擴張計劃。前文提到的波斯尼亞問題足以讓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充滿戒心。阿爾巴尼亞地區的得而復失,讓塞爾維亞對奧匈恨之入骨,《布加勒斯特合約》簽訂後,塞爾維亞與奧匈帝國的戰爭已不可避免,缺的只是一個足夠合適的藉口而已,第二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刺殺,奧匈隨即對塞爾維亞宣戰,一戰爆發。戰後奧匈帝國轟然倒塌,作為戰勝國,塞爾維亞合併波黑、克羅埃西亞與斯洛維尼亞,看起來,大塞爾維亞計劃已經實現了。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希臘與奧斯曼帝國,巴爾幹戰爭只是兩國爭奪領土過程的一個片段,希臘以拜占庭帝國的復興者自居,目標毫無疑問是改稱伊斯坦布林的君士坦丁堡,而伊斯坦布林正式奧斯曼的首都,兩國矛盾不可調和,始終敵視對方,一戰結束後,兩國之間又爆發一場戰爭,這是後話。兩國關係直至目前,仍是互相敵視。

紛亂的熔爐,淺說巴爾幹戰爭的意義與影響

三,軍事方面:

巴爾幹戰爭正處於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應用轉化的過程,高烈度的戰爭正是檢驗各新出現的武器與戰術的大好時機。埃迪爾內戰役中,保加利亞利用偵察飛機投擲炸彈轟炸奧斯曼陣地,雖然造成的損失不大,卻沉重打擊了對奧斯曼守軍士氣,戰爭不再是平面。基爾基斯戰役中,面對希臘的全線進攻,保加利亞展開配置大量機槍的塹壕,給希臘造成慘重的傷亡。雖然最終寡不敵眾而失敗,但這種塹壕戰術給大國一個很大的啟發,一戰中的西線戰場,塹壕戰術被髮揮的淋漓盡致!此外,無線電也大規模進入戰場,軍事指揮技術發展迅速。無不啟發著不久後的一戰。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保加利亞意圖發動突襲、快速作戰、首先擊敗大敵塞爾維亞。未能成功就意味著最終的失敗,而後的被迫展開多線戰爭,這與一戰的德國極其相似,且最終結果也一樣,戰敗割讓大量領土,導致國內復仇的呼聲高漲,為下一場戰爭做準備。

紛亂的熔爐,淺說巴爾幹戰爭的意義與影響

兩次巴爾幹戰爭,從本質上看,都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產物,然而戰爭並未能解決民族矛盾,反而使得矛盾激化了,在這尖銳的民族矛盾中,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在孕育!

就是這樣,我是北凌寒苑,喜歡的朋友關注一下不過分吧,哈哈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