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希特勒的虎王和鼠式戰車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局?

菜單

希特勒的虎王和鼠式戰車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局?

70多年前,如果沒有走入虎王和鼠式這樣的死衚衕而直接進入了E系列戰車的生產軌道,希特勒的帝國夢或許能多做幾年也說不定。

希特勒的虎王和鼠式戰車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局?

希特勒好像是個特別執著於數字的偏執狂。從1942年他下達了那個大量增產重型武器的命令開始,古德里安的“閃擊戰”方針似乎就失寵了,整個德國工業的齒輪都在朝著生產消耗類武器的方向緩緩轉動,然後一步步把第三帝國拖向資源不足的深淵裡。

幸虧還有個著名的建築師施佩爾在給元首主持經濟和軍工大局,這位施佩爾堪稱希特勒的好基友,據說希特勒跟他在一起的時候是拒絕接見任何人的。

希特勒的虎王和鼠式戰車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局?

而在西德後世研究者所稱道的“斯佩爾時代”裡,建築師先生做的也不算多,不過是幹了件“統一度量衡”的事——整合軍工資源,讓全國所有工廠不論大小都可以按照統一標準生產同樣規格的槍炮、彈藥或坦克零件,讓德國的軍事工業體系破天荒的能從大規模生產中獲益,而不再是各自為戰,這相當於是開啟了德國軍工業的新紀元,能將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希特勒的虎王和鼠式戰車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局?

斯佩爾後來曾不無得意地指出:儘管空襲不斷,在他的把持下,德國工業生產的上升勢頭依然保持到1944年秋季。這一年,新生產的武器足夠裝備200萬人,包括130個步兵師和40個裝甲師。德國經濟研究所算出的數字更高:僅1944年生產的軍火,就可以裝備225個步兵師和45個裝甲師。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E系列”戰車計劃誕生了——在現有戰車與未來戰車之間尋找一個結合點,以一個完整的車族來替換德國動物園中所有的履帶作戰車輛,大到鼠式,小到追獵者,無論噸位差別多大,在E系列裡都能實現最大限度的共享技術和各種零部件。

希特勒的虎王和鼠式戰車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局?

如果垂直裝甲發展成傾斜裝甲是一種大進步的話,那這種進步跟“E系列”的設計思路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E系列”的思路簡直太超前了,超前到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這樣做的好處,但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國家沒能完全實現這種通用化,包括德國自己。不過拜希特勒的偏執所賜,E系列並沒能獲得太多的研發資源,希特勒把更多的希望寄託在了各種稀奇古怪的“大玩意兒”上,最後,隨著第三帝國的垮臺,E系列和其他各種新奇的設計方案一起被盟軍繳獲,淪為今天軍事愛好者們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