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歷史上真實的曹沫是什麼樣的?位居歷史上刺客排行榜第一位的曹沫!

菜單

歷史上真實的曹沫是什麼樣的?位居歷史上刺客排行榜第一位的曹沫!

英雄莫問出處之:位居歷史上刺客第一位的曹沫

歷史上真實的曹沫是什麼樣的?位居歷史上刺客排行榜第一位的曹沫!

咱們先來聊聊太史公筆下佔據“刺客排行榜第一位”的曹沫。這個曹沫是魯國人,活動在春秋初期,和孔老夫子是老鄉,大概就是現在山東曲阜一帶,按說本鄉本土的應該也屬於“老實巴交、仁者愛仁”那類人,但恰恰相反,這哥們是隱匿於市井之間的一位勇士,精於劍術,勇敢而富有謀略,通俗一點說吧!跟周星馳演的《國產零零漆》裡面的“阿七”差不多那類人,因為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只能淪落成市井之徒,沒事喜歡拿著寶劍晃來晃去,喊兩嗓子“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還好,運氣不太壞,曹沫當了半輩子的布衣後終於等到了一位明主——魯莊公,這個魯莊公特別喜歡壯漢,這跟若干年以後舉鼎而死的秦武王(就是《羋月傳》裡宋丹丹兒子飾演的那個)差不多,看見壯漢眼都發直,估計現在那些健美冠軍都能在他那裡某個一官半職。於是曹沫終於看到了曙光,便“以勇力事魯莊公”,就是仗著自己的勇敢和力氣給魯莊公打工,八成屬於保鏢級別的人物,不過有一點很重要,雖然級別不高,但屬於在領導身邊工作的人,這就為他接下來揚名青史埋下了伏筆。

歷史上真實的曹沫是什麼樣的?位居歷史上刺客排行榜第一位的曹沫!

春秋初期,有一個國家不能不提,那便是齊國,正是這個齊國,開啟了春秋爭霸的序幕;正是這個齊國,制定了“春秋義戰”的遊戲規則;正是這個齊國,喊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帶領中原各國打敗了北方的戎狄部落,挽救了周王朝和中原文明,。連孔老夫子都說如果沒有管仲輔佐之下的齊國,我們可能都會成為披頭坦胸的野蠻人。當然了,這都是後話。當時的齊國還沒有稱霸中原,因為他要邁過兩道門檻,第一道是是魯國、宋國和鄭國這三個中原國家對其霸業的威脅,這幾個國家在當時佔據著中原和齊國通往中原的要道,而且國富民強,特別是宋國和魯國,號稱“春秋小霸”,實力不容小覷。第二道門檻就是遏制楚國向中原的擴張之勢,這個南方大國胃口太大了,而且敢於自認蠻夷,明目張膽與中原各國對抗,大有“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味道。

歷史上真實的曹沫是什麼樣的?位居歷史上刺客排行榜第一位的曹沫!

既然要進兵中原,那扼守出入通道的魯國便首當其衝,很不幸,魯莊公碰到了齊桓公,這個名字非常秀氣但卻有著強烈擴張慾望的齊國君主毫不遲疑地拿魯國開刀了。更重要的是,齊桓公要教訓一下干預齊國廢立之事的魯國,當年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在公孫無知死後,都火速趕往臨淄即位,二人的師傅也都不是等閒之輩,一個是鮑叔牙,一個就是管仲,管仲箭射小白的帶鉤,小白裝死,然後星夜馳回臨淄即位,是為齊桓公。此後,魯莊公繼續靠武力支援公子糾,但被齊國打敗,無力抵抗之下只得按照齊桓公要求殺死了公子糾,並將管仲交與齊桓公,剩下的事中學的課本上就都有了。我想,公子糾在死前肯定會大發感慨:“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魯莊公這哥們八成也演了一把惺惺相惜的戲:沒辦法,兄弟,你不死,我魯國就完了。

歷史上真實的曹沫是什麼樣的?位居歷史上刺客排行榜第一位的曹沫!

在齊軍大兵壓境之下,魯莊公派出了勇力過人的曹沫,看來在領導身邊果然機會多多,我估計曹沫這人也肯定特能忽悠,你想,從一個保鏢晉升為防禦總司令,不但要能打,更得能說。但是,事與願違,魯軍戰敗,而且連敗三場!《史記》記載:曹沫為魯將,與齊戰,三敗北。短短十一個字,就把這三場決定國家命運的戰爭交代完了。太史公可謂是惜墨如金,作者可以這麼交代,但是作為讀者,我們不能也簡單地這麼解讀,我一直認為,古人不願多說之事,恰是需要細細品味的地方,如何從此細微之處發掘事件的原委,闡述自己的看法和猜測,實在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上面交待這三句話,我認為有以下幾層含義:一是齊國兵強馬壯,戰鬥力比魯軍高出一大截。但有人會問,為什麼前些年還敢幹預齊國廢立的魯國如此不堪一擊呢?很簡單,因為齊國軍隊的“主子”換了。齊桓公任用管仲進行改革,在農業上打破井田模式,進行“包產到戶”,農民積極性增加,糧草有了保障;設專門機構管理手工業,特別是武器裝備製造,更是給予特殊關照,手中武器裝備換代很快;建立規範的市場交易場所,鼓勵商業經營,盤活了市場;開放紅燈區,並將性服務人員列入國家公務員倘編制。由此國家財力日漸雄厚;最重要的是,管仲為齊桓公設計了爭霸的戰略:做一個能主持公道的老大,誰家有困難我就幫誰,誰為非作歹我就收拾誰。由此引出了第二層含義,在三次敗北之後,為什麼沒人來救魯國?中原的宋國、鄭國和南方的楚國都坐視魯國被吞併?他們不知道“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道理?不知道“唇亡齒寒”的後果?我想他們誰都明白,但即使這樣他們也不能干預,因為齊國手裡有面旗子——道德,透過前期的努力,齊國儼然已經成了諸侯國的領袖,道德的化身,這有點像前些年的伊拉克戰爭一般,老子說你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是有,即使查出來沒有,好辦,有造它的心思也不行,還是要打你。哪個敢幫他,這個國家就是同謀,這樣一來,誰還敢出頭?

歷史上真實的曹沫是什麼樣的?位居歷史上刺客排行榜第一位的曹沫!

於是,在接連敗了三場之後,魯莊公很害怕,就把遂邑這個地方獻出來求和,這個地方在哪現在已無可考,但肯定是個交通要道,要不齊國也不會同意議和。但有一點讓人很意外,雖然喪地辱國了,但魯莊公卻繼續用曹沫為將,“猶復以為將”,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魯國真就沒有將才了嗎?亦或是曹沫此人靠著三寸不爛之舌說動了魯莊公,有辦法奪回失去的土地?我想都不是,我認為這充分體現了春秋戰國時期君臣那種信任與默契,當時的國君還沒有後來那麼的高高在上,君臣的關係相對來說是很友好的關係,《孫子兵法》說:“將聽吾記,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記,用之必敗,去之”,就是說你聽我的,我就留下來給你服務,你不聽我的,我立馬走人,可以說是來去自由,不用籤什麼合同之類。而且那時的國君都比較謙虛,動不動就說“請先生教我,寡人願與先生共分吾地”,所以,龐涓被孫臏用圍魏救趙的計謀打敗之後仍然可以接著幹上將軍。從這點來說,此時的魯莊公可能從多方面考慮留下了曹沫,人才難得,勝敗乃兵家常事,要是此時從重處罰,本來地狹人少的魯國還有多少人會站出來。

歷史上真實的曹沫是什麼樣的?位居歷史上刺客排行榜第一位的曹沫!

接下來就有好戲看了,既然要講和那就要很正式地辦這件事,要讓天下所有的諸侯都知道。於是,齊桓公選擇了“柯”這個地方來與魯國會盟,一則體現齊國的大度,另外就是壓一壓魯國的勢頭。這次的談判很是艱辛,齊桓公帶著報復的心態,堅持要讓魯國將國都五十里以外直到齊國邊境的大片土地割讓給齊國,如果按齊國的這種方案,齊軍從邊境線上出發,到魯國的都城可以朝發夕至,魯國都城豈非日夜處於戰戰兢兢之中。但是齊國作為軍事上的勝利者,似乎無視魯國的反對意見,殘酷的現實也逼著魯莊公不得不答應。正在兩位國君對天盟誓,喝著雞血酒的時候,曹沫突然拿著把匕首衝了上去,沒等齊桓公的左右待衛反應過來就劫持了齊桓公。估計在場的人肯定都傻眼了,這哥們是怎麼把一把匕首帶進來的?這安保人員也忒不負責任了吧。管仲在一旁急忙說:“先生您有啥要求請說。” 曹沫衝著齊桓公說:“齊國強、魯國弱,魯國又沒有什麼地方得罪齊國,齊國卻數次侵入魯國,這也實在太過份了。現在魯國的城牆一旦倒塌就能壓著著齊國的邊境了,這個後果,國君你可要好好想想。” 縱是齊桓公雄才大略,面對曹沫鋒利的短劍,也一時失去了主意,“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簡直就是瘋子,還是先保命要緊。於是便脫口而出:“寡人答應你就是,齊國歸還所佔魯國的全部土地。”曹沫道:“國君無戲言,您要記得這承諾。”說罷扔下匕首,若無其事地在眾人驚慌的眼神中走下來,回到群臣的行列中,氣定神閒,似乎啥事也沒發生過。等齊桓公回過神來的時候,就禁不住生起氣來,這是丟面子是小,吞到肚子裡的肉又吐出來,這滋味可不好受,於是,齊桓公想反悔了,“桓公怒,欲倍其約”。但是管仲卻不這樣看,認為這正是一個機會可以讓天下人都看到齊國是一個何等信用的國家,他對齊桓公說:“您可千萬不能反悔,不能因為一點小利益就反悔自己承諾過的話,這樣在諸侯中間也會失去守信的美名,從而失去對您道義上的支援,不如把土地還給魯國。君上既想稱霸天下,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嗎?”於是,齊國遵守諾言,把侵佔魯國的土地都還給了魯國,在曹沫手裡丟失的土地全部都回來了。

歷史上真實的曹沫是什麼樣的?位居歷史上刺客排行榜第一位的曹沫!

曹沫保住了魯國的國土,可謂是魯國第一功臣。但齊桓公也沒有吃虧,他重信守諾,贏得了各諸侯國的一致讚譽,所以後人對齊桓公評價甚高:“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就是說,從柯之盟開始,齊桓公守信用的名聲便傳遍海內。這是一次雙贏的談判,一方贏得有形資產,一方贏得無形資產,這是歷史的喜劇。齊桓公雖然有被劫持的驚險一幕,但齊國還是成為齊、魯交鋒中的勝者。

曹沫雖勇,但終歸是小勇,魯國缺的是像管仲這樣奠定後世基礎和成就霸業的能臣,缺的是一個清晰戰略規劃和一場徹底的變革。相較之下,管仲才是大智大勇。此後魯國不得不屈服於齊國之下,數年之後,齊國稱霸途中的第一個障礙被清除。

歷史上真實的曹沫是什麼樣的?位居歷史上刺客排行榜第一位的曹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