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古建築失火事故令人惋惜!“破廟專業戶”連達:我畫過很多古建築,證明它確實存在過

菜單

古建築失火事故令人惋惜!“破廟專業戶”連達:我畫過很多古建築,證明它確實存在過

古建築失火事故令人惋惜!“破廟專業戶”連達:我畫過很多古建築,證明它確實存在過

↑連達手繪廣勝寺飛虹塔

紅星新聞記者 任江波

編輯 餘冬梅 實習編輯 朱潔英

8月6日晚上,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的萬安橋著火,橋體燒燬坍塌。資料顯示,萬安橋距今已有超過900年的歷史,2006年5月25日作為“閩東北廊橋”之一公佈為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古建築特別是木結構建築失火的事故並不鮮見。2021年2月14日下午5時許,翁丁村老寨突發大火,短短几小時內全寨幾近燒燬,共燒燬房屋104間。法國巴黎聖母院在2019年4月15日的火災中,其支撐屋頂與塔尖的木結構被嚴重燒燬。

在與古建築打了20多年交道的連達看來,中國木結構建築最怕的就是蟲害(白蟻)、火災和潮溼。以應縣木塔為例,應縣木塔地處晉北,氣候相對來說比較乾旱,蟲害也沒有,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防火。

20多年來默默地揹著大包走在古長城和山西的城鎮鄉村裡,陶醉在與古建築的精神交流中,用一支筆記錄了上千幅歷經千百年風雨的古建築的風姿,古建築畫家連達被人稱為“破廟專業戶”。“我畫過很多古建築,客觀上也對它們的保護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畫過的古建築後來倒塌)這種遺憾是很多的,但我畢竟當時留下了一幅畫,證明它確實存在過,否則它就那樣倒了,可能連一張畫都沒留下。 ”

古建築失火事故令人惋惜!“破廟專業戶”連達:我畫過很多古建築,證明它確實存在過

↑連達在山西採風圖片

談古建:損毀不可逆,能保住一處是一處

紅星新聞:

據媒體報道,近年來,木拱廊橋保護狀況堪憂。2016年,浙江泰順縣有三座古廊橋在臺風襲擊中被損毀。除被洪水沖毀外,閩北武夷山的餘慶橋、建甌步月橋都毀於大火。山西宋遼金以前木結構古建築佔中國75%以上,您如何看待木結構古建築保護問題?

連達:

中國木結構建築最怕的就是蟲害(白蟻)、火災和潮溼。以應縣木塔為例,應縣木塔地處晉北,氣候相對來說比較乾旱,蟲害也沒有,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防火。

應縣木塔基本上各種保護手段都採用了。比如防火方面,木塔周圍不能用火、不準上香,現在甚至都不準登塔。有的遊客剛想在院子裡抽菸馬上就會有人來制止。

相比於應縣木塔每天都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保護它,

福建的萬安橋地處鄉間,每天都有大量往來的村民和路人從橋上經過,保護等級比應縣木塔也差很多。同時,據我瞭解,像福建的很多橋,裡面有神龕,並沒有完全禁火,這就是很大的隱患。

另一方面,比如我之前關注過的一座金代的石拱橋,我仔細查過縣誌,確實始建於金代,但只清代記載就已經被洪水沖塌過三次,最後一次重建都已經是清光緒年間。每次修繕在當地縣誌都有詳細記載。其實古建築到了年限或者受損了,自然要修繕。當然我是希望

(這幾座橋)

能平安地儲存下去,但真的就這麼毀掉了,我覺得也要採取一個泰然處之的態度,自然規律也是不可逆的。

古建築失火事故令人惋惜!“破廟專業戶”連達:我畫過很多古建築,證明它確實存在過

↑連達手繪古建作品

我們可以按照傳統的方法把它修復起來,有可能再過一二百年又成為當地的一個名勝。

據我所知,這座萬安橋最近的一次修繕好像還是民國時期,真正的年代不算太久遠,只不過是它始建年代很早。所以儘量以平和心態來看,加強保護和宣傳,能保住一處是一處,這是我的看法。

紅星新聞:

去年山西暴雨,您曾經畫過的閆家莊魁星樓倒塌了,媒體也都做了相關報道。還記得這件事嗎?

連達:

去年暴雨中倒塌的魁星樓是我6年前畫的。當時就感覺它就要倒了,但還是挺了6年,要是沒有去年那場大雨它可能至今還繼續挺著。當初因為我的粉絲拿著我的書實地去看魁星樓的時候發現它倒了,要不也不會引起注意。

紅星新聞:

您曾經說過,為它畫像覺得是一種類似於臨終關懷的最後一幅畫像,證明它曾經存在過。在文物保護方面,您的繪畫發揮過哪些作用?

連達:

我畫過很多古建築,客觀上也對它們的保護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畫過的古建築後來倒塌)這種遺憾是很多的,但我畢竟當時留下了一幅畫,證明它確實存在過,否則它就那樣倒了,可能連一張畫都沒留下。

古建築失火事故令人惋惜!“破廟專業戶”連達:我畫過很多古建築,證明它確實存在過

↑連達手繪古建作品

另一方面,從2016年到現在經常有人問我有沒有新的作品,當我把一些作品釋出在網路或刊登出來,標註好某某地某某破廟,幾個月後去當地旅遊的人就按照我的記載會實地發現,這個古建築已經給破壞性修復。

我也很在意這件事,

除了用繪畫這種形式記錄,我很少公開呼籲某某地方古建築這麼破怎麼不修,我不做這樣的事情。因為我個人感覺(也可能說的不對),有些建築雖然很破但畢竟有三五百年曆史,它今天仍然還在堅挺就說明它不差這三五年的時間。我希望等到它的保護級別升為省保,有這麼一個契機,由專業的隊伍來修繕,而不是匆忙亂修。

如果我畫出古建築殘破的感覺,客觀上給當地文物造成了破壞性修繕的結果,這不是我想達到的效果。但有些事情就是這麼複雜,你可能認為它的滄桑感是一種能打動人的美,但在有些人眼裡看來就是在潑髒水。

紅星新聞:

這也是我們目前古建築發掘和修復的悖論?

連達:

我也參與過這方面的討論。

我始終認為,現在文物(古建築)修繕的理念還是不太完善。我不認為它長了草或是有點破敗就一定要修得嶄新如初,完全可以在儲存它的主體結構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儘量保持它真正的面貌。

我覺得這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是現在很多地方文物修繕的理念,就是一定要把它弄得煥然一新,新到雖然它有一千年的歷史,就感覺像昨天新建的一樣。

而且我們中國的古建築很多是跟環境相融合、相協調的。比如一座樓,過去可能是當地最高的建築,跟周圍房子比起來格外高大雄偉。現在我們把所有的房子都拆光,修一個超級大廣場,然後這座樓就像一個小盆景一樣,孤零零地擺在那裡沒有了生命。

談創作:如果只看照片,我就不會愛上山西古建

紅星新聞:

您畫了20多年的山西古建築,還記得第一次是在哪裡開始的嗎?

連達:

具體到現在我也記不清了,印象中是晉祠聖母殿。最開始純屬是塗鴉,無門無派,沒有目的性。這些年邊畫邊學,有的時候畫得不滿意就扔掉了,或者送給圍觀的群眾,朋友要走的就不計其數了,留下來的作品有2000多幅吧。

古建築失火事故令人惋惜!“破廟專業戶”連達:我畫過很多古建築,證明它確實存在過

↑連達在山西採風圖片

紅星新聞:

畫了這麼多年,您還是把自己定義為古建築愛好者,而不是美術工作者。

連達:

我在欣賞古建築的同時,繪畫作品對我來說是可有可無的副產品。我看古建築的時候順手畫一畫,可以把細節反覆琢磨,算是和古建築的一種精神上的交流。

但另一方面,我也感覺自己繪畫技術進步很慢。我住大連,就算一年去山西兩三次,時間也很短。經常呆上十多天,感覺對有些結構和筆法開始有點領悟了就得返程了,過幾個月或者半年再去,上次的手感早就沒有了。如果我要能一直住在山西,在一兩年之內每天不斷地繪畫,不至於這麼久作品才勉強像樣。

古建築失火事故令人惋惜!“破廟專業戶”連達:我畫過很多古建築,證明它確實存在過

↑連達在山西採風圖片

紅星新聞:

必須要在現場看著古建築臨摹嗎?看照片不行嗎?

連達:

很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覺得有照片就不用跑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壓根兒都不用出門,在網上找幾張照片就都解決了。

但實際上這是完全不同的。照片上看到的古建築缺少空間感、層次感,建築細節就更不用說了,很多地方你根本看不清楚。而直面建築給你帶來精神上的刺激,讓你陶醉其中,產生創作慾望。這是照片永遠帶來不了的體驗。

如果只看照片,我或許根本就不會愛上山西古建築。

很多東西你拍出來的照片看上去很陳舊、破爛不堪,可能你覺得這就是一個破房子。但等你到實地看了以後會發現,它會有種穿越歷史的莊嚴感,就像一個歷經滄桑、不為人知的隱士出現在你面前。這種真實感最能打動人,能夠引發精神上的共鳴。

因為體驗過被它打動過的感覺,就想看到更多這一類令你感動的東西,而且這種東西越來越少,迫使你加快速度去追尋。當初僅僅看照片的話,我早就改行了,不可能這麼多年執著追求。

古建築失火事故令人惋惜!“破廟專業戶”連達:我畫過很多古建築,證明它確實存在過

↑連達手繪古建作品

紅星新聞:

現在能都打動你的地方還有嗎?

連達:

現在越來越少了。很多當年看有感覺的古建築都被修復得不忍再看了。歷史就給你這麼一個視窗期,四五年或者二十年,從它被發現時的破敗到被毀滅性修復,你趕上了就趕上了,趕不上就永遠沒有機會了。

談展覽:精選140餘幅作品,最滿意飛雲樓和應縣木塔

紅星新聞:

8月8日,由雲岡研究院主辦的“一筆千年——連達古建繪畫作品展”在雲岡美術館開展。這次是您第一次舉辦大規模的個人畫展嗎?

連達:

其實這次畫展不是我自己組織的,是由雲岡研究院主辦、長城小站策劃執行。策展人跟我都認識,他們想推出一個宣傳山西古建築和傳統文化的文化活動,不約而同想到了我,商量給我辦個畫展。我當然很高興,對展覽也很滿意,我自己在展廳裡面轉來轉去都覺得看不夠。

古建築失火事故令人惋惜!“破廟專業戶”連達:我畫過很多古建築,證明它確實存在過

↑“一筆千年——連達古建繪畫作品展”現場

我這些年前後畫過2000多幅古建築作品,最後從中篩選140多幅,分五個部分:晉東南、晉南、晉中、晉北的古建築以及長城。有些手稿由於尺寸太小,畫面複雜,策展方選取了一些手稿放大展示,放大後細節清晰豐滿。真正的原始手稿不到40幅,其它的全部放大展示,還有一些是與實景照片進行對比。

這些作品裡面,我最喜歡的還是萬榮縣飛雲樓和應縣木塔。無論是建築本身結構的複雜程度,還是我自己的滿意度,兩個作品都是這裡面最好的。而且這兩個建築在山西的整個古建築裡面也特別具有代表性,號稱“南樓北塔”,這也是現存的古代木結構建築裡面最複雜、絕無僅有的文物。

紅星新聞:

您出席畫展前再次遊歷了山西的一些著名古建築?

連達:

正好是暑假,我就想著帶上我的兩個孩子,對他們進行一次傳統文化的薰陶。所以就提前一週,先到太原看了晉祠,到山西南部看了看飛雲樓、廣勝寺的飛虹塔,到山西北部看朔州的崇福寺等等。

古建築失火事故令人惋惜!“破廟專業戶”連達:我畫過很多古建築,證明它確實存在過

↑連達手繪萬榮縣飛雲樓

孩子們感到很新奇,他們在大連從沒有見過這麼多古建築。看見眼前這些古建築和我當年一樣,感覺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讓他們大開眼界,也多少能明白他們的爸爸為什麼去畫這些東西。

簡介:連達,1978年出生於黑龍江,定居大連。古建築畫家、人文作家、旅行家,曾經徒步考察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及遼寧大部的明長城,收集散失的長城碑刻資料,用拍攝、繪畫和拓片等方式記錄長城現狀。尋訪山西各地古建築,足跡遍佈山西眾多市縣和鄉村,留下了近千幅寫生作品。著有《尋訪山西古廟》、《不一樣的長城》、《斗栱飛簷畫古建》等作品。曾在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南大學、長沙學院、湖南理工學院、中國國家圖書館進行宣傳古建築文化的講座。

—END—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