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甄嬛傳》原著:甄嬛一句“他何曾是我的蕭郎”,說透她贏的真相

菜單

《甄嬛傳》原著:甄嬛一句“他何曾是我的蕭郎”,說透她贏的真相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這是甄嬛入宮前,溫實初流著眼淚,給甄嬛寫的信箋。

看到溫實初的字字深情和內心的苦痛,甄嬛只是惱怒:竟有這樣自作多情的人,他何曾是我的蕭郎?

面對溫實初的痴情,甄嬛只有兩個反應:一是溫實初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二是怕溫實初的痴情,給自己惹麻煩。

甄嬛只是將這封信揉成一團,直接拋進火盆裡。

愛與不愛,一眼看盡。這是甄嬛對感情冷酷的地方,有用時,溫實初可以是“實初哥哥”,受到威脅時,是“癩蛤蟆”,這也是她拎得清的地方,更是她贏的真相。

陪伴不一定是最長情的告白

溫實初是御醫,與甄嬛家關係不錯,私下也經常來往,所以冒著風險,主動來給甄嬛請“平安脈”,甚至還會深情告白一句:

嬛妹妹,若我來提親,你可願嫁給我。

放到平常女兒家身上,即便不愛也會沾沾自喜和感動,畢竟溫實初也算是一個青年才俊,感情又專一和痴情。

《甄嬛傳》原著:甄嬛一句“他何曾是我的蕭郎”,說透她贏的真相

不過甄嬛可不是平常人,她立志要嫁給世間最好的男兒,溫實初絕對入不了她的法眼,面對溫實初真情的告白,她只是說一句:

溫大人今日的話,甄嬛只當從未聽過。

聽到甄嬛這樣果斷的拒絕,溫實初又自作多情地說:

是我不好,唐突了嬛妹妹,請妹妹息怒。實初只是希望妹妹不要去宮中應選。

看甄嬛和溫實初的對話,有三個訊號:

首先,溫實初是真的愛極了甄嬛。即便冒著御醫不能給皇族之外的人看病,也為了甄嬛而破例,足可以看到用情之深和為了愛而奮不顧身;

其次,甄嬛對溫實初只有利用,沒有情感。甄嬛要的是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感情上的糾纏不清。

最後,溫實初錯判了甄嬛也對他有意。要知道從語言上變化“溫大人”的客氣與疏離,已經說明她對溫實初沒有半點的感情,只有客套,但溫實初還是一句一個嬛妹妹,顯然有點分不清狀況。

《甄嬛傳》原著:甄嬛一句“他何曾是我的蕭郎”,說透她贏的真相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既對也不對。對於喜歡你的人來說,陪伴可以讓雙方更甜蜜,感情更深厚,但對於不喜歡你的人來說,陪伴像是如坐針氈的怕惹麻煩。

不愛的人,哪怕承諾一生一世不變心,也無濟於事。

有用的時候,才願意去撩撥

甄嬛一點也不愛溫實初,可是並不耽誤去撩撥他,這裡面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溫實初對她有用。

甄嬛數次強調:溫實初不是內心所想之人。按她的處事得不拖泥帶水,不到遇到難處時,自然是不願意與溫實初有任何來往的。

但在遇到兇險的時候,甄嬛還是會第一時間想到溫實初,想讓他為自己赴湯蹈火,護自己周全,甄嬛是這樣試探和撩撥的:

當日快雪軒廳中溫大人曾說過會一生一世對甄嬛好,不知道這話在今日是否還作數

注意,這裡甄嬛用的是“溫大人”,很客氣和收斂,也是一種變相的試探,看看溫實初在她為嬪妃後的反應。

等到溫實初表明心意:無論小主身在何處,微臣對小主的心意永志不變。

《甄嬛傳》原著:甄嬛一句“他何曾是我的蕭郎”,說透她贏的真相

得到了溫實初真情的誓言後,甄嬛並沒有太表明心跡,但頓時輕鬆,而是繼續試探:

如今我有一事相求,不知溫大人肯否幫忙。

甄嬛之所以繼續用了“溫大人”的口吻來對話,是因為接著要講會讓溫實初“掉腦袋”的事,那就是讓溫實初製造假象,幫助甄嬛假裝身體不適,不去侍寢。

溫實初剛開始的反應是一驚,進而苦笑:

微臣雖然心中不願小主侍寢,但小主既已入宮,侍寢是遲早的事,為前程計自然早些更好。

溫實初的“一驚”是他最本能的反應,他當然能製造假象幫助甄嬛,但是面臨的可是欺君之罪,直到甄嬛說:

我實在害怕,這個時候侍寢,溫大人,你看一樣東西。

溫實初看了麝香之後,面色微變,甄嬛一邊不安一邊說:實初哥哥,我真害怕。

頗有點小女兒的嬌嗔,又有點楚楚可憐。這樣嬌弱的模樣,激起了溫實初的保護欲,他先是深深看了甄嬛一眼,又說聲“別怕”。

《甄嬛傳》原著:甄嬛一句“他何曾是我的蕭郎”,說透她贏的真相

從溫大人到實初哥哥稱呼的轉變,甄嬛也完成了對溫實初無痕跡的撩撥。一步步的試探,一點點的撩撥,最終讓溫實初心甘情願為她賣命。

甄嬛的確是心狠手辣,能屈能伸。用一句話形容,那就是:有用的時候,才對溫實初有撩撥和溫情。

利益至上,才能贏到最後

甄嬛是一個十分冷靜和聰明的人,與其說她善良可愛,不如說她拎得清。無論是姐妹情深,還是與溫實初的冷熱鮮明,都是因為利益捆綁。

如果說是姐妹情深,她裝病的事都不會告訴關係最好的眉莊和安陵容,而是選擇隱瞞,不過是因為怕走漏風聲,讓自己陷入危險境地。

對感情的拎得清,也是她成大事的前提,即便對願意為她送命的溫實初也從未動過情,只是利用的時候,才會用一句“實初哥哥”來安撫他“我見猶憐”的英雄救美。

甄嬛是個內心強大而且清醒的人,她明白自己最重要的需求就是安全感,安全感是保證她活著和成大事的基礎保障。

《甄嬛傳》原著:甄嬛一句“他何曾是我的蕭郎”,說透她贏的真相

心理學中,認為安全感就是一種安全的感覺,可以在這個環境下活著,不會突然受傷或死掉,沒有意外的威脅,也沒他人的加害。

甄嬛正是需要安全感,才會去撩撥溫實初,來依賴他創造安全的環境。等待著自己的強大,等待著即便在危險的時候,也能確保自己的安全,只有這時,她才會“王者歸來”。

而甄嬛是這樣透過四步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從而贏到了最後:

第一步,她害怕得不是危險,而是未知的陷害。表面上看,她害怕的是侍寢,但實際上是害怕侍寢後自己還不夠強大,就被莫名其妙地陷害。

第二步,危險是潛在的,而非現實。對甄嬛來說,危險可能會發生,也可能不會發生,但她要確保萬無一失,只有這樣才能放長線釣大魚。

第三步,危險是她無法掌控的。在宮中,甄嬛無權無勢,還沒有可利用的人,也沒什麼根基,所以這時退而結網,對她來說是最好的自保。

第四步,潛意識中的恐懼。親眼看到了埋在樹下的麝香,讓甄嬛潛意識中感到了危險,這是一種對危險的本能的防禦。防禦是因為對不確定的事物的恐懼,也是自保。

《甄嬛傳》原著:甄嬛一句“他何曾是我的蕭郎”,說透她贏的真相

這樣看,甄嬛選擇遠離溫實初是一種自我保護,而選擇撩撥溫實初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只不過前者是恐怕連累,後者是非他不可的幫扶。

理解了“他何曾是我的蕭郎”,再看看“實初哥哥,我害怕”,前後鮮明的立場和變化,不是因為感情的浮動,而是因為利益的牽引。

為了利益而撩撥,這樣的感情既冰冷又理性,也是大女主的修煉記,得到了利益最大化,失去了純粹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