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4次建儲,為何說嘉慶是乾隆無奈選擇?傳位詔書8個字,暗含不信任

菜單

4次建儲,為何說嘉慶是乾隆無奈選擇?傳位詔書8個字,暗含不信任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乾隆四十三年(1778)九月初九,六十八歲的乾隆前往盛京拜謁皇陵時,錦縣生員金從善攔住了御駕,遞上了自己的意見書。

這個酸秀才不在家讀書,卻跳出來和皇帝較勁,目的是要參政議政。

4次建儲,為何說嘉慶是乾隆無奈選擇?傳位詔書8個字,暗含不信任

金從善條陳的四件事中,首要一條就是請求立儲,他直言批評道:

“大清不宜立太子,豈以不正之運自待。”

金從善的意思是,皇帝還不立太子,是想等著倒黴運嗎?

此舉出於鞏固國本之公心,還是以諫邀寵之私意,已經無從考察,但這種政治投機,卻讓他掉了腦袋,國家大政不是誰隨便議論的。

這個書呆子死得有點兒冤,皇帝立不立太子關你什麼事。他根本不知道,太子的名單早就藏在了“正大光明”匾後,而且本朝秘密立儲不止一次。

1、乾隆的第一次建儲

乾隆元年(1736)七月初二,二十六歲的弘曆在乾清宮西暖閣召開御前會議,宣佈冊立皇太子。當日,他效法雍正,實施秘密立儲。

此時,乾隆只有三個兒子,分別是九歲的永璜、七歲的永璉、兩歲的永璋。誰能成為帝國的幸運兒,“正大光明”匾後並不光明的秘密,牽動著無數人的神經。

大臣們對永璜更多了幾分尊敬,除了皇長子,誰有資格走上“紅”名單?

乾隆不到而立之年,只要現任皇帝不出意外,這個名單作為國家最高機密,將處於無限期封存狀態。

沒料到不到兩年,謎底就以意外的方式揭曉,答案並不是眾人所猜想的。

乾隆三年(1738)十月十二日,九歲的永璉傷風夭折,乾隆悲痛欲絕,接連五天沒有上朝。他將秘密名單取出,“曉諭天下臣民知之”,當初擇立的皇太子是永璉。

永璉越過永璜成為儲君,只有一個原因,他是孝賢皇后富察氏所生,是事實上的嫡長子。

4次建儲,為何說嘉慶是乾隆無奈選擇?傳位詔書8個字,暗含不信任

在擇立太子的方式上,乾隆選擇了嫡長制。永璜、永璋不在考慮範圍內,就在於出身不好,雖然都是一個爹的種,但母親的出身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2、乾隆的第二次建儲

乾隆十一年(1746)四月,永琮出生,乾隆當即認為他“可屬承祧”。

永琮雖在皇子中排名老七,但也是孝賢皇后所生,永璉沒了,按理他屬於嫡長子。沒有想到,冊立儀式尚未舉行,次年十二月,永琮患痘疹夭折。

三個月後,孝賢皇后也因病去世。

皇后和兩位嫡子的病亡,讓暗中垂涎的永璜、永璋看到了機會。他們不僅沒有悲慼之色,還暗中沾沾自喜。

由於小算盤撥弄得太響,驚動了乾隆。

乾隆把他們訓斥了一番,並說:

“從前大阿哥斷不可立之處,朕已洞鑑,屢降旨於訥親、傅恆矣。至三阿哥,朕先以為尚有可望,亦曾降旨於訥親等。”

乾隆的話裡透露了兩個資訊。

4次建儲,為何說嘉慶是乾隆無奈選擇?傳位詔書8個字,暗含不信任

永璜之所以屢屢失之交臂,是因為表現比較差,乾隆對他有意見。而永璉夭折後,乾隆曾考慮過永璋。永琮出生以後,因嫡子之故,立即取代永璋,成為乾隆的目標。

3、乾隆的嫡子情節與第三次建儲

永琮之後,乾隆雖然放慢了立儲的腳步,但一直苦苦尋覓合適人選。

若干年後,他透露了自己早年的政治心事。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九月,乾隆對大臣們說:

“朕視皇五子於諸子中覺貴重,且漢文、滿文、蒙古語、馬步騎射及演算法等事,並皆嫻習,頗屬意於彼,而未明言,乃復因病旋逝。”

他所說的皇五子是永琪。事實證明,乾隆確實看好永琪。

乾隆三十年(1765)十一月,二十五歲的永琪成為眾皇子中的第一位親王。沒有想到,永琪命薄,第二年也死了。

儲君位置似乎成為皇子們的剋星。

自己選中的意中人每每夭折,乾隆並沒有放棄立儲的打算,選擇嫡子作為接班人,已成為他解不開的一個心結。

永琮死後沒幾天,乾隆談到立儲問題時說,自從順治皇帝到現在,紹成大統的沒有一個是嫡子,“豈心有所不願,亦遭遇使然耳”,我想以嫡子承統,就是要打破這個紀錄,“邀先人所不能獲之福”,這個打算不算過錯吧。

乾隆十五年(1750)八月,乾隆立皇貴妃烏拉納喇氏為皇后。兩年後,生下了皇十二子永璂,成為乾隆的第三位嫡長子。皇十二子命名永璂,暗含永固基業之意。乾隆本來打算立他為儲,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將永璂打入了政治冷宮。

永璂能進入乾隆的視野,得益於他是皇后所生的嫡子。烏拉納喇氏人老珠黃,乾隆興趣慢慢轉移,寵上了年輕聰慧的魏佳氏,打算提升為皇貴妃。

4次建儲,為何說嘉慶是乾隆無奈選擇?傳位詔書8個字,暗含不信任

皇后擔心自己受冷落,在乾隆三十年春天隨駕南巡途中,削髮代首,以死抗拒乾隆的提議。乾隆大怒之下,將她先行遣返回京。乾隆回到京城後,不顧皇后反對,晉魏佳氏為皇貴妃。第二年七月,烏拉納喇氏憂鬱而死。乾隆雖然保留了皇后的名號,葬禮卻按照皇貴妃的規格舉行。

皇權的根本特徵是人治,而人治的本質則是慾望、偏好和個人稟賦決定規則制度,在這種體制下,說得露骨一點,個性支配執政風格,興趣影響政治風向。

帝后之爭,讓乾隆惡屋及烏,徹底葬送了永璂的承統資格。

乾隆三十年,皇帝就快六十歲了。在古人看來,六十歲就算高壽。朝廷舉行的千叟宴,入席資格就是六十歲。

皇帝頭髮白了,還沒有接班人,不僅臣子議論紛紛,乾隆本人也憂心忡忡。

4、乾隆的第四次建儲

從乾隆對永琪的態度,可以看出在沒有嫡子可供選擇的情況下,他已經傾向於立賢。

早在乾隆十三年(1746)六月,他就說:

“從前皇太子、七阿哥,朕亦非以系皇后所生另加優視,因較眾阿哥實在聰明出眾,亦爾眾人所共見共聞者。”

這一說法雖然是在掩飾自己的偏心,而不是公開提倡立賢,但卻表明他很看重候選人的品能。

乾隆三十八年(1773)冬,六十三歲的乾隆實行第二次秘密立儲,他再次將接班人的名字,藏到了“正大光明”匾後,正式結束了長達35年的考察。

在最後的考察物件中,共有7名候選人,分別是:

三十五歲的四子永珹,三十一歲的六子永瑢,二十八歲的八子永璇,二十二歲的十一子永瑆和十二子永璂,十四歲的十五子永琰,八歲的十七子永璘。

在這7個候選人中,永璂已經失去了資格,永珹、永瑢也因為出繼,失去了提拔的機會。

太子的人選,就鎖定在金佳氏所生的永璇、永瑆,以及魏佳氏所生的永琰、永璘身上。

這4位候選人,都不是嫡子,這是乾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4次建儲,為何說嘉慶是乾隆無奈選擇?傳位詔書8個字,暗含不信任

乾隆四十三年(1779)九月二十一日,金從善攔駕條陳後第12天,乾隆釋出了2100多字的長篇大論,公佈了自己立儲的思想和做法。

金從善事件讓乾隆意識到,如果不從輿論上正本清源,會影響朝廷的政治穩定。

乾隆認為,從歷史上看,立太子是不得已而為之。

因為一旦立了太子,“眾見神器有屬,幻端百起,兄弟既多,所猜嫌宵小且從而揣測者獻媚逢迎,以陷於非;其強者設機謀孽,以汙其過,往往釀成禍變,致父子之間,慈孝兩虧”。

然而,從傳承國家命脈來說,太子又必須要立,什麼樣的方式最好呢?

在這份相當於新聞釋出會文稿的上諭裡,乾隆批判了立嫡長制。

他說,“至於立嫡立長,尤非確論”。如果漢高祖立漢文帝,唐高祖選擇唐太宗,明太祖看好明成祖,他們不是拘泥於立嫡長,就不會發生呂氏之禍、玄武門之變、金川門之難。

乾隆還認為,金從善之流“諫請立儲,動輒徵引古說,自以為得事君之道,不知其心隱以為所言若得采納,即屬首功,可博他日之富貴。名議國是,實為身保”。

正是這種博弈行為,讓金從善上了斷頭臺。

4次建儲,為何說嘉慶是乾隆無奈選擇?傳位詔書8個字,暗含不信任

乾隆的這份上諭,可以說為自己立賢做了輿論準備。

5、為何是永琰?

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初三,乾隆公佈了儲藏了22年的秘密名單,宣佈將權力交給接班人十五子永琰。

在4位熱門候選人中,永璇“為人輕躁,做事顛倒,故皇帝不以子待之”。永瑆書法很出色,但“天性陰技,好以權術馭人”,乾隆明確表示:“朕初不以為喜。”

永琰“聰明力學,頗有人望”,“度量豁達”,“慮事剛明”,心很受乾隆器重。永璘“材質中平”,曾經因為逛窯子,被降為貝勒。

選擇永琰做接班人,固然是因為他比較優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不可忽視,那就是乾隆非常寵愛其生母魏佳氏。

儘管他本人曾批判“因愛其母而欲立其子”,表示“我朝家法相承,乾綱獨斷,惟期慎簡元良,從不稍存私愛”,“但選擇永琰,背後晃動著魏佳氏俏麗的影子。

舉賢不避親,歷來是舉親最堂皇的遮羞布。

永琰能當上皇帝,最主要是靠三個條件,一是因為機會好,二是由於關係硬,三是因為時運濟。

乾隆共有十七個兒子,其中十個命不硬,過早地夭折了。

在諸皇子中,永璉、永琮、永璂的機會最好,關係最硬,但由於時運不濟,早早地自動出局,而且永璂被淘汰,則還因為關係慢慢疏遠了。由於乾隆壽命長,把剩下的兒子熬老了。等到乾隆立儲時,已經沒嫡子可選,加上乾隆寵愛魏佳氏,機會就幸運地降臨到永琰頭上。

年齡是個寶,能力供參考,機會很重要,如果沒關係,白白等到老。

6、讓位不讓權的“太上皇”

嘉慶從乾隆手裡接過玉璽的時候,感覺那雙蒼老的手頓了一下。這不像是一雙耄耋老人的手,它的堅強有力讓嘉慶莫名地不安。

4次建儲,為何說嘉慶是乾隆無奈選擇?傳位詔書8個字,暗含不信任

嘉慶元年(1796)正月初一,皇宮大內洋溢著節日的氣氛。新年第一天,乾隆在太和殿舉行傳位大典。第一次零距離觸控模著龍椅的扶手,嘉慶的心快跳到嗓子眼了。然而這種激動如同殿外的寒風,只呼嘯了一聲就了無蹤跡。

他悄悄地看了看乾隆,又暗暗將挺直的胸膛收了下去。太上皇的眼神雖然混濁而慈祥,但掩飾不住君臨天下的氣度。

嘉慶的心裡更加惶恐。

鴻臚寺官員登上天安門城樓,宣讀了太上皇傳位詔,詔書中的八個字,成為新皇帝小心翼翼最精準的註腳。

詔書說,在京各部院和京外各督撫今後“題奏事件,悉遵前旨”。這句話的潛臺詞是說,今後彙報和處理政務,要按以前的規定辦。所謂“前旨”,是年前乾隆頒佈的一個“凡是”。

上年九月初三,在登基60週年這天,乾隆宣佈皇十五子永琰為太子,下一年改元嘉慶。

在永琰激動不已的時候,乾隆釋出了一道上諭,他說:

“至朕仰承昊眷,康疆逢吉,一日不至倦勤,即一日不敢懈怠。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將來知秉承,不致錯失,豈非國家之大幸?”

這是一道讓嘉慶從頭涼到腳的諭旨。

在上諭裡,乾隆打著不讓兒子犯錯誤的旗號,給他的頭上套了一個緊箍,今後凡是軍事、政治和用人等問題,必須聽從太上皇的教導。太上皇年齡雖然大了,但生命不休,奮鬥不止,一天不知道厭倦,一天不會不問政事。

嘉慶雖然當上了一把手,但只是嗣皇帝,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個實習生,可以以國家元首的方式,參加祭祀、經筵、大閱等象徵性活動,至於國家大事,對不起,還是得聽老爸的。

4次建儲,為何說嘉慶是乾隆無奈選擇?傳位詔書8個字,暗含不信任

這道諭旨是一份沉甸甸的宣告:

乾隆雖然退居二線,但並不意味著交出了最高領導權,這是典型的讓位不讓權。

7、訓政與歸政的差別

既然乾隆不讓權,他為什麼讓出位置,而後又挖空心思給嘉慶戴上一個緊箍呢?

乾隆自己的解釋是,“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如果老天保佑我執政六十年,我就八十五歲了,那時就讓位太子,歸政退閒。

這一解釋雖然可信,卻未必盡然。乾隆一生服膺康熙的文治武功,雖表示自己不能也不敢超越祖父,但從他自封“十全老人”來看,卻是暗含一股攀比標榜之意。

他說這番話時,是發生金從善攔駕請立儲君的乾隆四十三年。當時,他已經六十八歲。

即使乾隆的身體再好,預測能力再強,也不可能猜想到自己能活到八十五歲。

大清以孝治天下,乾隆絕不能自食其言。隨著年齡的增大,退位之日一天天來臨,他一方面表示要按期歸政,裝模作樣地修繕養老的寧壽宮,一方面強調“一日未息肩,萬民恆在懷”,暗示自己不會放棄對最高權力的掌控。

如何找到一條最佳路徑,既能表達對乃祖的敬意,又能牢牢握住權柄,便成了乾隆思考的頭等大事。

考慮的結果,就是以訓政代替歸政,實行幕簾政治。

4次建儲,為何說嘉慶是乾隆無奈選擇?傳位詔書8個字,暗含不信任

所謂幕簾政治,就是端坐在幕後透過代理人實施權力操控的治政方式,前臺的領導者不過是一個影子或者傀儡。從本質上說,這是個人終身獨裁的一個變種。

乾隆以退居幕後的道德標榜的高姿態,藉助於私人培植起來的代理人,從事著事實上的權力控制和壟斷。這種披著禪讓外衣的權力交接,是一種地地道道的政治欺詐。

乾隆六十年(1795)二月,刑部有兩個小案子處理得不太妥當,乾隆借題發揮,為推行幕簾政治造輿論:

“不特朕未歸政以前,斷不肯任其矇混,即歸政以後,朕亦豈肯置天下之事於不問!維時若臣下等敢於嘗試,更當重治其罪,絕不因歸政而稍存寬貸也”,明確提出要在歸政後干政。

他還以重治矇混之臣的名義,暗指自己掌握生殺懲戒大權,有誰站錯了隊,將從嚴予以處罰。

為將幕簾政治制度化,他親自主持制定了新的朝廷禮儀,老皇帝稱太上皇,新皇帝稱嗣皇帝;臣下題奏時,太上皇高三格抬寫,皇帝高兩格抬寫;太上皇生日稱萬萬壽,嗣皇帝生日稱萬壽;新元鑄造錢幣時,乾隆嘉慶年號各半。

無論是形式上的禮儀,還是事實上的財政,都突出乾隆的特殊地位。

8、太上皇的禁忌

乾隆退位剛剛半個月,就發生了湖廣總督畢沅奏摺不按規定格式書寫奏章事件。

中國的政治奉行檔案治國,尊卑有序體現在檔案上,就是有一套成文的禮儀規制,人情練達皆文章,遣詞造句俱政治,語詞和格式裡面有大內容,如果不按規矩來,則意味著對尊長的冒犯。

我們現在很難猜測畢沅此舉是有意為之還是無意疏忽。如果是有意為之,則表明他為了迅速向新皇帝靠攏,採取了一種摸“老”虎屁股的方式。

如果是無意疏忽,則說明以他為代表的一些臣子,已經開始將屁股挪到新皇帝的周圍。

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都意味著乾隆的權威受到挑戰。

八十六歲的乾隆老而不朽。

搞了一輩子政治,其敏感的嗅覺不可能聞不出畢沅此舉散發出的味道。

他絕不能容忍無視自己權威的情況發生,同時,他也意識到,這也是自己教育新皇帝和群臣的大好機會。

乾隆當即降旨,以敲山震虎的方式,對畢沅進行斥責。

4次建儲,為何說嘉慶是乾隆無奈選擇?傳位詔書8個字,暗含不信任

他說,我去年就頒佈諭旨告訴你們,一切軍國政務還由我親自料理,嗣皇帝敬聆訓誨,跟著我好好學習,他只是我的跟班,是個實習生。官員們的題奏,嚴格按照固定格式書寫。

“畢沅等並不遵照辦理。是何意見?”

各項工作,我都會親自處理,隨時訓示,“豈有因授受之典,即自暇自逸,置政事於不問乎!”

為了敲打嘉慶和臣屬這些猴子,他小題大做,將畢沅當成了出頭的鳥,交部議處,給予重罰。

乾隆深知,國家的大權在於軍隊、官吏任免獎懲和經濟,這是支撐一個政權同時也是一個領導人的三根擎天柱,抓住了軍事、人事和財政,也就等於控制住了國家權力的牛鼻子。

在乾隆退位前後,先後爆發了苗民起義和白蓮教起義,他借鎮壓義軍,牢牢握住軍事指揮權。

他曾不無得意地說:

“一切軍務機宜,俱朕酌指示。”

朝廷的用度開支以及田賦捐稅,也把持在他自己手中。沒有乾隆的批准,各種大型工程立不了項,各項錢糧豁免落實不下去。

在人事方面,乾隆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不培植自己的幹部,他這個太上皇就會被架空。

授受大典後四個月,他就規定吏部和兵部,知縣和武備以上應行引見者,必須由該部堂官輪流引見過目。臣是我的臣,民是我的民,誰也別想染指。

嘉慶三年(1798),乾隆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了小結。他很滿意地給自已下了八個字的評語:“三載以來,孜孜訓政。”這可以從側面說明,乾隆之所以選擇平庸的嘉慶繼位,以便於自己“訓政”,也就是堂而皇之的以“訓政”之名掌權。

4次建儲,為何說嘉慶是乾隆無奈選擇?傳位詔書8個字,暗含不信任

在嘉慶惶恐而幽怨的眼神中,他赤裸裸地將歸政切換為訓政,將“退閒”二字拋到了九霄雲外。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