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秦王嬴政並沒有下令呂不韋自盡,只是讓他遷到巴蜀,為何他就自盡了呢?

菜單

秦王嬴政並沒有下令呂不韋自盡,只是讓他遷到巴蜀,為何他就自盡了呢?

如果可以生,誰會選擇死?呂不韋從一名商人搖身一變成為秦國的丞相和萬戶侯,這期間他付出了多少心血?這樣的人是不可能輕易放棄生命的,然而,呂不韋又的確是在接到秦王政的一封信後選擇了自殺。秦王政給呂不韋的信很短,只有三十個字,絲毫沒有提及讓呂不韋自盡的事,只是讓呂不韋將全家遷到蜀地。但是高手過招,根本不需要說的那麼直白。這裡先貼出那封只有三十個字的信: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是不是完全沒有讓呂不韋自盡的意思?但是,這三十個字在呂不韋看來卻只有七個字:

呂不韋,你自盡吧!

秦王政要的是兵不血刃的解決呂不韋,並且不能留下刻薄寡恩的壞名聲,而呂不韋要的是自己死後,家裡人能夠免於一死。因此呂不韋自盡是最好的結局,畢竟秦王政想殺呂不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彼此心裡都有數。

秦王嬴政並沒有下令呂不韋自盡,只是讓他遷到巴蜀,為何他就自盡了呢?

呂不韋原先只是一個商人,在邯鄲經商的時候遇到了落魄公子子楚,彼時,子楚只是秦國太子安國君的一個庶子,生母還不得寵愛,而子楚奉命在趙國做質子,兩國衝突不斷,子楚在趙國的處境實在不怎麼好。然而正是因為這樣,呂不韋才認為子楚奇貨可居,如果能把這樣的一個公子扶上未來的秦國國君之位,才能讓子楚感激自己,那樣呂不韋得到的才會更多。

也正如呂不韋所想的那樣,子楚向呂不韋承諾,將來自己做了國君,會和呂不韋一起共掌秦國國政,相當於兩人均分秦國。

呂不韋拿出千金來打點這件事,先是讓子楚在趙國得到了比較好的待遇,然後呂不韋親自到秦國說服華陽夫人將子楚過繼過去,讓子楚成為嫡子,將來會在安陽君成為國君的時候做秦國的太子。

呂不韋在子楚身上投入的可不止金錢,還有美女。呂不韋在家中宴請子楚的時候,子楚看上了呂不韋的小妾,也就是趙姬,未來的趙太后。呂不韋忍痛割愛將趙姬讓給了子楚,很快兩人就結婚,並生下了趙政,也就是未來的始皇帝。而也正因為如此,一直有秦始皇是呂不韋私生子的傳聞,但實際上秦始皇根本不可能是呂不韋的兒子,他只可能是子楚的兒子。

秦王嬴政並沒有下令呂不韋自盡,只是讓他遷到巴蜀,為何他就自盡了呢?

後來秦國攻打趙國邯鄲,呂不韋和子楚趁機逃回了秦國,而趙姬帶著趙政在趙國被軟禁了起來,趙政在趙國還有一個玩伴叫做太子丹,就是著名的荊軻刺秦王中的燕太子丹,他當時也在趙國做質子,兩個人在異國他鄉成為好朋友,只是長大後又成為了敵人。

秦昭襄王去世後,安陽君繼位,子楚被立為太子,趙姬和趙政被護送回了秦國。只是安陽君比較悲催,繼位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子楚繼位,趙政成為太子,而呂不韋這個大功臣成為丞相、文信侯並食邑十萬戶,位極人臣,權勢滔天。三年後,子楚也去世了,十三歲的趙政登基成為秦國的國君,因其年幼,秦國國政實際上把握在呂不韋手中,而且他的地位進一步提升,成為相國,以及趙政的“仲父”。何為“仲父”?就是國君對重臣的一個尊稱,其地位僅次於父親。

呂不韋做臣子做到這個地步應該是已經達到極致了,這樣的權臣對任何準備有作為的國君來說都是攔路石,都是應該被清除的。在趙王政那樣的有野心和雄心的國君面前,呂不韋應該急流勇退才可能保全性命,但是在秦王政還年輕的時候,呂不韋捨不得權力,而且他還犯了一個大錯。

子楚去世後,呂不韋就和趙姬重新勾搭在一起了。雖然當時的秦王政年紀小,但不代表他什麼都不知道,只是選擇了隱忍而已。到了後來,隨著秦王政一天天長大,呂不韋知道自己繼續和趙姬這樣下去很可能會被趙王政解決掉,才給趙姬推薦了嫪毐。

秦王嬴政並沒有下令呂不韋自盡,只是讓他遷到巴蜀,為何他就自盡了呢?

趙姬和嫪毐雙宿雙飛之後,呂不韋覺得自己終於可以繼續安心為官了,但是嫪毐顯然沒有呂不韋那樣的頭腦,他以假太監的身份和趙姬待在一起,還讓趙姬懷孕生下了兒子,兩人搬到了雍地,真正過上了一家人的生活,任何一個帝王都不可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而且嫪毐狐假虎威,藉助趙太后的力量,不僅成為長信侯,有了封地、門客,排場也很大,甚至嫪毐還動了讓自己的孩子做未來國君的心思。

秦王政一直隱忍不發, 只等著親政後將這些人一網打盡,前239年,在秦王政親政前夕,朝中的風向就開始轉變,秦王政新君上任三把火是必須要有的,因此已經有人將嫪毐的一切行徑報告給了秦王政。第二年,秦王政正式親政,嫪毐害怕秦王政向自己對手,遂搶先一步對秦王政動手,當然,結果是嫪毐失敗被車裂,夷三族,兩個兒子也被秦王政亂棍打死。

處理完了嫪毐,回過頭就是呂不韋,秦王政是想借著這件事直接處死呂不韋的,畢竟嫪毐是呂不韋進獻給太后的,其假太監的身份也和呂不韋有關。但是呂不韋的情況又和嫪毐不一樣,嫪毐對秦國完全沒有功勞,所以處死這樣一個人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但是呂不韋就不同了。

秦王嬴政並沒有下令呂不韋自盡,只是讓他遷到巴蜀,為何他就自盡了呢?

呂不韋這些年對秦國是有大功的,是他一手將子楚扶上了秦國國君的位子,甚至可以說沒有呂不韋,就不可能有秦王政。而且呂不韋在秦國甚至諸侯國間還是很有威望的,他門客眾多,他們也都為他說情。在這樣的情況下,秦王政不可能強行處死呂不韋,畢竟他剛剛親政,權力還沒有完全握在手中,一旦處死呂不韋,會寒了很多官員的心,這樣就是得不償失。

因此,秦王政只是在第二年免去了呂不韋相國之職,又讓他離開國都到河南的封地去。雖然做了這樣的決定,秦王政還是不放心呂不韋,而且他時時刻刻在想著怎麼處死呂不韋,徹底解決這個隱患。機會終於來了,一年後,很多諸侯國的賓客紛紛來到秦國慰問呂不韋,這讓秦王政終於按耐不住了,就給呂不韋寫了一封信。

本文開頭已經貼出了信的內容,秦王政在信中直接質疑呂不韋何德何能食邑十萬戶並且做“仲父”,並命令呂不韋一家遷到蜀地去。

呂不韋看完信,知道秦王政早晚會要了自己的命,先是免了他的職務,將他趕到封地河南,現在又要收回封地,將他趕到蜀地,下一步就是要他的命了。而且如果讓秦王政主動動他的話,很可能整個呂家都要遭殃,還不如趁著現在秦王政還對他有一絲忌憚,直接自盡了事,這樣秦王政也不會為難呂家。實際上這也是秦王政想要的結果,也算是彼此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