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天天在黃山之巔看迎客松,是一種什麼體驗?

菜單

天天在黃山之巔看迎客松,是一種什麼體驗?

測量枝幹傾斜度,檢視樹皮健康程度,檢查支撐杆狀況……每天清晨6點半,是我和師傅胡曉春雷打不動的“早操”時間。從加入黃山迎客松應急保護隊那天起,這樣的“早操”,我已堅持了2200多天。

天天在黃山之巔看迎客松,是一種什麼體驗?

丁丁在黃山一岩石上清理防火道

1987年,我出生在黃山腳下的三口鎮。站在小鎮街道上,抬頭能望見黃山主峰之一光明頂。這讓我對黃山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與迎客松的“緣分”,得益於我在原第二炮兵工程部隊8年的服役經歷。

天天在黃山之巔看迎客松,是一種什麼體驗?

迎客松

2006年高中畢業後,我在家人的鼓勵下參軍入伍。我所在的部隊承擔洞窟挖掘任務。“白天見不著太陽,晚上見不著月亮”的工作環境,讓我和戰友們比常人更耐得住寂寞,也錘鍊了我嚴謹、細心的品質。當兵第2年,我進入“主力排”,第3年當上掘進班長,第4年所帶班成為連隊掘進主力。

2014年脫下軍裝時,我的行囊裡多了集體三等功、優秀士兵、優秀士官等大大小小的證書、獎章。2016年,我憑著這些榮譽順利透過招聘,成為黃山風景區管委會玉屏管理區防火隊員。

上崗後的第一天,領導帶我來到“守松人”胡曉春的值班室。得知自己將配合胡曉春共同守護千年迎客松時,我興奮得幾天睡不好覺。

天天在黃山之巔看迎客松,是一種什麼體驗?

守松人與遊客交流

“我們守護的不僅僅是一棵古松,更是一種傳承、一種使命!”我至今記得師傅那天的囑咐。在他的帶領下,我悉心學習每一項防護知識。

2018年春節前後,黃山風景區遭遇凍雨天氣,下的是雨,淋到身上就結成了冰。迎客松枝幹上的冰越結越厚,松針上很快結出冰球,隨時可能壓斷枝條。在胡曉春的帶領下,我和其他10名迎客松應急保護隊隊員,在不到6平方米的值班室裡全時待命。每小時監測記錄資料,對下垂幅度較大的枝條進行臨時支撐保護……6天裡,我們頂風冒雪,全力保護迎客松。

因為當工程兵時有過嚴苛惡劣環境施工經驗,每一次檢查、加固、防護,我都衝到前面。眉毛、睫毛上結了霜,我反而覺得自己也變成一位“老人”,更加理解迎客松的堅韌、頑強,彷彿與它有了情感上的共鳴。

天天在黃山之巔看迎客松,是一種什麼體驗?

丁丁和同事為迎客松固定支撐架

這些年,為更好完成工作任務,我想方設法提高自身本領。2018年,景區配備無人機,用於松林檢測和病蟲防治工作。我第一個報名參加培訓,上課認真學、下課“開小灶”,很快掌握了無人機操作要領。原先對天都峰和蓮花峰的松林進行人工巡查,4個人巡查一趟需要2小時。如今我獨自一人用無人機巡查,僅用40分鐘就完成了任務。

6年來,我對迎客松和每一棵黃山松的感情越來越深。它們紮根岩石的鑽勁,櫛風沐雨的韌勁,像極了一位位戰士。作為“守松人”,我或許可以化身成為黃山松的“班長”,時刻準備著,既與它們並肩作戰,又在緊急情況下竭盡所能守護它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