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雲上”連線,“地下”考古!直擊貴州穿洞遺址發掘現場

菜單

“雲上”連線,“地下”考古!直擊貴州穿洞遺址發掘現場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本網記者 應騰)6月24日,貴州普定穿洞古人類遺址,昔日鬱鬱蔥蔥的洞口已被鋼構考古大棚覆蓋。40年前,這裡成為“全國第一、世界罕見的出土磨製骨器最多的史前遺址”震驚考古學界;40年後,這個遺址帶著“解決遺留問題”的任務,開啟新一輪考古發掘。

6月24日,在“普定穿洞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啟動儀式現場,隨著“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舊石器時代人類演化與遺傳穿洞工作站”“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穿洞工作站”掛牌,意味著將重啟對穿洞的認知,貴州史前洞穴遺址的考古工作也將迎來新的局面,獲得更多更新的認知。

“雲上”連線,“地下”考古!直擊貴州穿洞遺址發掘現場

新一輪發掘,將為探尋史前文明演進軌跡,描繪出更多彩的模樣

與建設工程有明確的預期不同,考古發掘屬於科學探索,結果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很少舉行發掘啟動儀式。那麼,穿洞遺址考古發掘為何如此“高調”?

實際上,本次發掘的“前哨戰”早在1979年就打響了。

發現於1978年的普定穿洞,曾在1979年進行試掘,1981年,1982年在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張森水主持下,進行過兩次考古發掘。期間,我國舊石器考古學奠基人裴文中也曾探訪穿洞遺址。

該遺址先後出土石器、骨器、動物化石和人類化石一萬多件,骨角器1000餘件,人類完整頭骨兩件,成為當時全國第一、世界罕見的出土磨製骨器最多的史前遺址。

“雲上”連線,“地下”考古!直擊貴州穿洞遺址發掘現場

一本跨越40年的考古日記

“時隔40年重啟發掘,主要目的是解決此前遺留的學術問題,發掘研究過程也將更加精細,科技含量也更高。”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穿洞遺址考古領隊張興龍告訴記者,新一輪考古發掘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進行,“期間,還將彙集全國眾多科研單位實施‘團戰式’考古攻關。”

“雲上”連線,“地下”考古!直擊貴州穿洞遺址發掘現場

考古大棚將和外圍的圍牆、攝像頭一起構建嚴密的文物安全網

“本次考古發掘區的佈設經歷了一個極為謹慎、細緻、科學的研討過程。”張興龍表示,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本次發掘面積40平方米,發掘團隊將充分利用批准的發掘面積,兼顧好遺址的保護,研究,展示的需要,把發掘區做成一個能夠展示不同時期重要遺存的“時間走廊”,為以後能夠向大眾全面展示穿洞文化面貌,做好充分準備。

“雲上”連線,“地下”考古!直擊貴州穿洞遺址發掘現場

穿洞遺址考古領隊張興龍介紹重啟發掘的重點

時隔40年,“地下”考古更有“雲上”連線來助力。

在發掘現場,亞洲舊石器考古聯合會榮譽主席高星,首次透過“雲”連線,參與到現場考古發掘中。注重“儀式感”的背後,成為國內舊石器大咖對穿洞遺址研究工作重視,最生動的反映。

“重新啟用穿洞遺址研究工作”“把意義和價值提取出來”“寄予厚望”,是高星在“雲”連線中強調的重點。

“雲上”連線,“地下”考古!直擊貴州穿洞遺址發掘現場

“地下”考古更有“雲上”連線來助力

據悉,在接下來的發掘和研究工作中,將運用考古學、體質人類學、環境考古學等多學科方法,分析古人類生存模式、技術文化特點,以及對極端環境的適應過程與機制,探討古人群遷徙、擴散、交流與族群融合的過程及動因。“相信新的考古材料將對以往學術進行補充或修正,研究是永無止境的。”張興龍說。

“雲上”連線,“地下”考古!直擊貴州穿洞遺址發掘現場

長期和有計劃的考古工作,是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的前提和基礎

40年前,相繼出土的石器、骨器,成為人們探問穿洞遺址的開始。

40年後,更多的發現即將破土而出,穿洞留下的未解之謎,將有新的考古資料來回答。

記者:應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