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考古中國|遺蹟從先周持續到漢代,這裡是中華文明的存續

菜單

考古中國|遺蹟從先周持續到漢代,這裡是中華文明的存續

考古中國|遺蹟從先周持續到漢代,這裡是中華文明的存續

徐良高(受訪者供圖)

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2022年2月,“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以下簡稱“考古十大”)入圍終評專案名單公佈。歷史積澱深厚的陝西共有兩個遺址進入最終名單,一是2021年底“修正千年謬誤”、被確認為漢文帝霸陵所在地的陝西西安江村大墓,另一個便是已經開展發掘工作幾十餘年、曾獲得“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陝西寶雞周原遺址。

再次入圍“考古十大”,周原遺址的考古研究工作必定有了重大的進展和突破。這些年來,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三家單位聯合組成的周原考古隊,以釐清城市結構和判斷遺址性質為首要學術目標,以尋找框架性遺蹟為田野工作重點,對周原遺址進行持續的勘探和研究。久而未定的周原遺址的佈局與性質,有了確切的答案。在這裡,考古工作者們發現了先周大型建築與西周城址。

何為框架性遺蹟?周原遺址的考古工作為何不以發掘文物為主?封面新聞邀請從1999年開始參與周原遺址發掘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徐良高解讀。對此,他解釋道:“發掘文物只是周原遺址考古工作中的一個小點。雖然已經進行了幾十年的研究,但是作為先周和西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周原遺址的考古研究工作,依舊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框架性遺蹟用於確定古城範圍

文物發掘只是大遺址工作思路中的一部分

考古中國|遺蹟從先周持續到漢代,這裡是中華文明的存續

王家嘴1號建築基址(周原遺址考古專案組供圖)

找到框架性遺蹟,是找到城牆、水系,確定古城範圍與結構佈局的更準確說法。徐良高對記者說道,實際上,無論找不找得到城牆,周原遺址對於西周時期的研究來說,都非常重要。

“有城牆的話,城就會有更準確的範圍,對它的功能性等會有更明確的認識。但是沒有城牆,很多大遺址同樣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可能也具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性質。現在已經有學者提出觀點說,大的都城可能不一定有城牆。比如說漢初長安城就沒有城牆,殷墟和二里頭遺址迄今也沒有發現城牆,但它們依舊是當時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徐良高介紹,目前周原遺址的考古工作集中於鳳雛遺址、王家嘴、召陳等地區。“鳳雛遺址是一個遺蹟密集區,已經持續做了好多年的發掘工作,其中就包括我們發掘的3號、4號、6號等建築遺址。”

徐良高說,在周原遺址的發掘工作中,文物發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以“大遺址的工作思路”進行研究。“我們依照聚落考古的思路來進行相關考古工作,對於宮殿大型建築基址、墓葬、一般居民區、手工業作坊的研究,還有今年對於城牆的研究,都是整個體系工作的一部分。所以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關於周原遺址的考古工作思路,徐良高這樣解釋道。

遺蹟從先周持續到漢代

體現中華文明的傳承與源遠流長

考古中國|遺蹟從先周持續到漢代,這裡是中華文明的存續

確定戰國美陽縣的所在(周原遺址考古專案組供圖)

在2020年至2021年周原遺址的發掘工作中,周原考古隊首次發現了先周時期大型夯土建築基址、一座西周早期城址(內城)、一座規模巨大的西周晚期城址(外城),以及一座戰國時期的大型建築基址。這些發現進一步豐富了周原遺址的內涵,填補了以往周原遺址無先周時期高等級建築的空白。周原遺址的重要性顯露後,甚至已有學者提出,周原或許就是周禮興起的“宗周”之地。不過這個觀點是否成立,還有待商議。

在講到周原遺址的研究成果時,徐良高始終保持著謹慎:“有人認為周原是周人的宗廟所在,也有人認為他是周公的采邑,也有人說他是西周的幾個都城之一。但無論是哪種說法,都說明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點。它有大量的遺蹟,有很高等級的建築、墓葬、青銅器。可以說,它從先周到西周,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中心。”

雖說周原遺址是研究西周時期的制度和生活的重要資料寶庫,但其實在周原遺址,從新石器時代、先周、西周,一直到漢代,都留下了很多重要的遺蹟現象,形成了一個連續性的遺址分佈密集區。“我們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在周原遺址這個地方也有所體現,只是它在周代扮演的政治角色和地位更加突出,所以我們會著重對於周代的遺蹟進行研究。”

“周原膴膴,堇荼如飴。”周原的土地,連長出來的苦菜都是甜的。現在的我們,只能透過想象,重構周原的盛大。但眼前的遺蹟,是可以安置想象的所在。當時的中國人是如何生活在周原地區,我們期待著更多的考古探索。

考古中國|遺蹟從先周持續到漢代,這裡是中華文明的存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