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逆勢增長,這家企業如何成就“天作之合”

菜單

逆勢增長,這家企業如何成就“天作之合”

2022年對於中國汽車業來說,將是起伏跌宕的一年。複雜的國際形勢、晶片短缺等因素疊加交織,對整個產業產生了巨大影響。不過,在讓人始料未及的變化中,仍有企業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一汽-大眾就是其中最具典型性的一家。根據最新資料顯示,今年8月,一汽-大眾在終端的單月新車銷量達到了167575輛,前8個月終端累計新車銷量已經達到了1211192輛,排名全國第一,持續領跑乘用車市場。

逆勢增長,這家企業如何成就“天作之合”

縱觀在中國市場上競爭的數十家中外合資企業,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一汽-大眾都堪稱公認的最成功、最具吸引力的合資車企。從長春出發,經過31年的時間磨礪,目前一汽-大眾已經在全國擁有了共計5大生產基地。更為重要的是,透過一汽-大眾,德國在汽車製造領域的雄厚技術積澱,與中國廣闊的市場、完整的產業鏈,得到了完美結合,共同成就了中德汽車領域的一次“天作之合”。

共同利益始終為先

談及一汽-大眾成功的原因,可以從“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方面來分析。

“天時”指的是改革開放政策。四十餘年的改革開放,構建了中德之間長久的穩定關係。兩國之間穩定的關係,又支撐和驅動著德國企業不斷深耕中國市場。

“地利”則指的是國內整體優良的汽車產業環境。目前,中國已經穩居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超過10年,汽車產業已經佔到國內GDP約10%,對於穩經濟、保增長,發揮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更為重要的是,中國還為創新培育了優渥土壤,中國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世界汽車格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三個因素中最關鍵的還是“人和”。一汽-大眾的中德股東雙方,都對合資企業有著極強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逆勢增長,這家企業如何成就“天作之合”

這其中,一汽-大眾董事會秘書、總經理辦公室主任李志宏可謂感觸頗深。“實現一汽-大眾利益最大化,是中德股東雙方共同的目標。”李志宏表示,對於一汽-大眾,股東雙方擁有高度一致的戰略目標,即同心協力、全面賦能,助力公司的發展。例如,在人才和幹部的賦能上,會委派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備全球視野的人選;在產業鏈佈局上,會重點考慮產品技術及零部件的本土化,並致力於帶動和激發本土合作伙伴發展壯大、共同成長。

做長久的合作伙伴

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及大眾品牌執行總監麥德嶽(Michael Mayer)第一次來到長春是在1995年,當時這家中德合資公司剛成立不久。2017年,麥德嶽再次回到一汽-大眾,對於這裡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驚訝不已:“回想1995年第一次到這裡的時候,一汽-大眾的產品相對單一,產量也較低。今天,它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合資汽車製造商,擁有世界一流的組織結構、人才體系,這可以說是我經歷過的印象最深刻的變化。”

逆勢增長,這家企業如何成就“天作之合”

從初創期、到爆發期,再到現在的市場領先者,麥德嶽認為一汽-大眾取得成功的原因就在於中德股東雙方始終把合資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求同存異的開放文化下,一汽-大眾無論是基層員工,還是股東代表,都始終保持耐心,積極嘗試解決問題,基於事實的溝通和對話已經成為一汽-大眾內部不可或缺的關鍵構成部分。

一汽-大眾(技術)副總經理迪亞德(Andreas Dick)是在1999年來到中國,並在一汽-大眾先後經歷了多個不同崗位。作為一名資歷頗深的“一汽-大眾人”,他同樣認為一汽-大眾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就在於中德股東雙方均致力於建立長期的緊密合作關係,始終為雙贏而努力。

在迪亞德看來,中德股東雙方並不滿足於透過一汽-大眾在短時間內獲取最大利潤,而是站在一個幾十年的時間跨度上,去思考這家合資企業的長遠發展,這種合作的思路也成為了一汽-大眾取得成功的堅實基礎。

合資進入2。0時代

從最初的以市場換技術,到現在的股東雙方實現共創共贏,一汽-大眾不僅成為了國內合資車企的典範,其標杆效應更是外溢到了全產業領域。

建設“製造強國”已經成為國家的戰略,汽車產業在我國製造業升級轉型過程中,對全產業鏈上下游技術進步的帶動效應也更加明顯。一汽-大眾作為其中的領軍者,在產品技術和零部件本土化方面,更是帶動並激發了眾多相關企業的崛起。

在剛開始啟動執行的時候,一汽-大眾的許多零部件多依賴於從德國進口,目前大眾品牌部分車型的零部件國產化率已經達到100%,切實助力了本土零部件企業的發展。如國內動力電池“一哥”寧德時代,就是透過一汽-大眾寶來新能源車專案,輸出了自己的第一套車載動力電池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並以此為基礎,一步步成為世界級電池企業。

近兩年,隨著電動化、智慧化技術的不斷髮展,汽車產業也迎來了一場百年未遇的大變革。儘管有人認為,國內的新能源車熱賣,是受到政策的引導,但其中汽車行業自身的觸發和推動,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絕對不容忽視的。站在市場最前端的一汽-大眾,早早就敏銳察覺到使用者需求的變化,並據此以使用者為中心,開始了全新的數智化轉型。

這種戰略轉型,得到了中德股東的最大支援和指引。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親自提出了合資合作2。0理念,明確了高效益轉型增長目標,創新引領,加速變革。

逆勢增長,這家企業如何成就“天作之合”

可以預見的是,在接下來的全新市場競爭中,一汽-大眾仍將是中國汽車市場上的中堅力量。中德股東雙方的長期持續投入,表達了對一汽-大眾未來的一致看好。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中德合作的典範,“實現共創共贏”已經成為一汽-大眾的DNA。而站在中德建交50週年的重要節點上,這種“共創共贏”的理念,無疑會在未來的產業合作、文化交流、乃至兩國的互通往來中,成為聯絡雙方的最好紐帶,也必將會為更多的跨國交流合作,提供模式借鑑和價值參考。

圖片來源:一汽-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