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速審速判速殺:建興十二年,季漢軍銜最高的將領被處死,諸葛亮能否察覺其中陰謀?

菜單

速審速判速殺:建興十二年,季漢軍銜最高的將領被處死,諸葛亮能否察覺其中陰謀?

建興十二年,對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多事之秋:丞相領司隸校尉、益州牧、武鄉侯諸葛亮星隕五丈原;徵西大將軍、涼州刺史、前軍師、漢中太守、南鄭侯魏延被誅滅三族;在此之前,車騎將軍、都鄉侯劉琰因打老婆而棄市。

《三國志·卷三十三·後主傳》對這一年的記載很簡單:

“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馬運。秋八月,亮卒於渭濱。徵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爭權不和,舉兵相攻,延敗走;斬延首,儀率諸軍還成都。大赦。以左將軍吳懿為車騎將軍,假節督漢中。以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統國事。”

速審速判速殺:建興十二年,季漢軍銜最高的將領被處死,諸葛亮能否察覺其中陰謀?

《三國志·卷四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除了記載魏延被殺,還記載了另外一件事,這件事也發生在建興十二年,劉琰的妻子胡氏正月進宮給吳太后拜年,不知道為什麼,吳太后專門把胡氏留了一個月才放出去:

“太后令特留胡氏,經月乃出。”

吳太后把胡氏放出去的時候,諸葛亮已經出征,這個時間節點掐得剛剛好。

諸葛亮已經離開成都,車騎將軍(大家注意這個職務,下文還會提到)劉琰醋海興波,命令手下拿鞋底子抽了老婆一頓大嘴巴。

在漢朝乃至整個封建時代,丈夫打老婆,都不算什麼大罪,吳起殺妻求將,劉安殺妻待客,張巡殺妾饗士,這些行為在史料和傳說中,似乎都沒有受到應有的指責,但是到了劉琰這裡,就成了死罪,而且還是他的妻子告發的。

劉琰的妻子有沒有跟劉禪有曖昧,半壺老酒持否定態度:劉琰是劉禪的父輩,年紀應該相當不小了,胡氏作為他的正妻,雖然可能風韻猶存,但絕不可能引起小夥子劉禪的興趣——劉禪生於關羽207年,建興十二年是公元234年,劉禪還不到三十,劉備的發小劉琰,已經六十多歲了,他的正妻應該也小不到哪去。

速審速判速殺:建興十二年,季漢軍銜最高的將領被處死,諸葛亮能否察覺其中陰謀?

在古代,妻子狀告丈夫,是要走一些特殊程式的,這程式怎麼走,出於對女性的尊重,咱們本文不予置評,咱們要聊的,是這件事是否涉及到權謀與黨爭。

胡氏到公堂之上把丈夫告了,車騎將軍劉琰第一時間被抓了起來,判決也相當迅速,甚至比陳繼志的審訊時間還短:

“胡具以告言琰,琰坐下獄。有司議曰:‘卒非撾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琰竟棄市。”

棄市,就是在鬧市斬首後不許收屍,至少要展示三天,也可能永遠展示下去直到風乾。這就不能不讓人莫名驚詫了:別說是在重男輕女的古代,就是男女平等的現代,劉琰頂多也就是拘留十五天以下,怎麼一個堂堂準三公級別的車騎將軍,會受到比斬立決更嚴重的處罰?

處決軍方最高階將領,一般來說都會震驚朝野,但是車騎將軍劉琰被殺,好像一切都很平靜,諸葛亮的態度不見於史料,朝臣有沒有把案情向前線的諸葛亮彙報,史料也沒有半個字記載。

速審速判速殺:建興十二年,季漢軍銜最高的將領被處死,諸葛亮能否察覺其中陰謀?

是劉禪親自下旨,還是吳太后和宦官們矯詔,其中的奧妙很難說清楚,我們只知道季漢首任車騎將軍為張飛,張飛辭世,衛尉中軍師後將軍劉琰繼任,劉琰被殺,車騎將軍一職就落到了國舅吳懿身上,其族弟吳班後來也當了驃騎將軍。

劉琰被快審快殺,諸葛亮還在征途之中,如果他對此毫不知情,這裡面問題就大了:當時季漢沒有大將軍,驃騎將軍馬超病逝後也沒有繼任者,車騎將軍就成了名義上的軍方第一人,誰有權利判處他死刑?

劉琰不跟隨諸葛亮出征,一方面可能是跟魏延不和,而魏延又正受諸葛亮重用,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大後方需要一個重量級人物坐鎮,因為劉備的老班底,也就剩他這麼一號了:

“劉琰字威碩,魯國人也。先主在豫州,闢為從事,以其宗姓,有風流,善談論,厚親待之,遂隨從周旋,常為賓客。先主定益州,以琰為固陵太守。後主立,封都鄉侯,班位每亞李嚴,為衛尉中軍師後將軍,遷車騎將軍。”

建興十二年,李嚴已經被趕回家種紅薯,按照君主面南背北,文在東武在西的規矩,丞相諸葛亮為東邊老大,劉琰坐西邊首席。

速審速判速殺:建興十二年,季漢軍銜最高的將領被處死,諸葛亮能否察覺其中陰謀?

一個重量級人物被殺,事前事後我們都能看到吳家人的身影,這就不能不讓人懷疑這裡面有陰謀了:為什麼吳太后要把劉琰的夫人留在宮中一個月之久?為什麼直到諸葛亮出征後才放出來?劉琰被殺後,為什麼吳太后的孃家哥哥吳懿接任了車騎將軍?

左將軍、高陽鄉侯吳懿接任車騎將軍,爵位晉升為封濟陽縣侯,同時還假節,領雍州刺史,他的族弟吳班也成了軍方大佬:

“以豪俠稱,官位常與懿相亞,後主世,稍遷至驃騎將軍,假節,封綿竹侯。”

一門兩縣侯,一個車騎將軍,一個驃騎將軍,還都假節,這種情況即使是在西東兩漢也很罕見,在姜維之前,季漢的大將軍都是基本不會武功的文官,吳家兄弟在軍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讀者諸君都知道,蔣琬和費禕更注重文事,跟諸葛亮魏延相比,他們似乎應該屬於“鴿派”:

“維自以練西方風俗,兼負其才武,欲誘諸羌、胡以為羽翼,謂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也。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速審速判速殺:建興十二年,季漢軍銜最高的將領被處死,諸葛亮能否察覺其中陰謀?

費禕的解釋十分消極:“咱們跟諸葛丞相差遠了,他尚且不能北定中原,咱們就更不行了,還是老老實實趴在西川,等有能力的人出現吧,如果我們貿然北伐,一旦失敗,就會追悔莫及!”

費禕這話很傷人:我不行,你也不行,能行的人還沒有出現,至於那個能行的人會不會出現,只有天知道。

在魏延與楊儀的衝突中,費禕和蔣琬都是堅定地站在楊儀一邊的,除掉了魏延之後,主戰派只剩下了一個資歷較淺的姜維,既要受到費禕的壓制,還有擔心黃皓的進讒,處境也是十分艱難。

劉備集團原本就人才緊缺,建興十二年可以說是季漢的一個關鍵轉折點,甚至可以說劉備的老班底已經被一掃而空:劉琰是劉備的同宗發小,魏延曾為劉備家丁私兵,諸葛亮是劉備的肱股之臣,這三人先後離世,季漢連遭三次重創,鴿派完全佔據了主動。吳懿吳班兄弟的態度,也是十分耐人尋味——他們跟劉禪連半點血緣關係都沒有,但軍職卻遠遠高於張飛趙雲等人的後代。

速審速判速殺:建興十二年,季漢軍銜最高的將領被處死,諸葛亮能否察覺其中陰謀?

建興十二年,劉備最倚重的五虎大將早已全部隕落,隨著劉琰、諸葛亮、魏延的病逝和被殺,蜀漢基本完成了權力更迭。至於這權力是迴歸劉禪手中,還是被其他人掌控,外戚和宦官的權力,是否已經變得像東漢末年一樣大,熟讀三國史料的讀者諸君只有公論,咱們要討論的,是劉琰被殺的背後,是不是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陰謀?

吳太后原本有丈夫,劉備原本有正妻(至少有三任),這兩人再入洞房,並沒有生出一男半女,有沒有感情只有天知道,但是吳太后卻高踞長樂宮(也不知成都是否還有遺蹟),享受著母儀天下的威權,並且能把當時的車騎將軍之妻留在後宮一個月之久,氣得精神原本就有一些問題的劉琰徹底爆發。

不管怎麼說,劉琰都是當時軍方第一人,不管他有沒有實權,級別也是位列三公或位次三公,因為打老婆而被殺,在任何朝代都說不過去,這就不能不讓人懷疑:吳家在意的是劉琰的老婆,還是他車騎將軍的位子?劉琰被殺,是不是蜀中門閥發起的一次試探性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