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關羽的三個短板,正是張飛的長處:張飛才是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

菜單

關羽的三個短板,正是張飛的長處:張飛才是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

堡壘總是從內部被攻破。關羽失荊州並非由於疏忽大意而是因為內部不團結導致的後院起火。

在出徵襄樊之前,關羽已經預料到孫權可能背後捅刀子,並且採取了有效的防範措施:

“去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選高阜處置一烽火臺,每臺用五十軍守之;倘吳兵渡江,夜則明火,晝則舉煙為號。”

關羽的小心謹慎,並不能阻止呂子明白衣渡江:曹魏孫吳兩面夾攻,即使是劉備和諸葛亮都在荊州,也只能收縮防線甚至棄荊州而走西川。三家實力相差不是很懸殊,相對較弱的劉備集團,絕對頂不住曹操和孫權傾巢出動聯手進擊。

關羽的三個短板,正是張飛的長處:張飛才是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

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關羽因此威震華夏。這說明關羽當時的兵力,即使頂不住兩面夾攻,也能嬰城固守以待劉備從漢中、西川馳援——漢中戰役已經結束,只需魏延一人留守足矣,張飛、趙雲以及降將馬超、李嚴、吳懿等人沒有作戰任務,可以抽調出一部分以對東吳進行軍事威懾。

關羽之所以兵敗如山倒,主要原因糜芳士仁叛變,關羽失去了後勤補給和出征將士家眷;劉封孟達見死不救,關羽失去了強有力的支援;對於禁羞辱而不招降,三萬降卒沒有成為生力軍而成了沉重的負擔。

熟悉《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讀者都知道,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張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關羽的三個短板,正是張飛的長處:張飛才是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

在古代,君子小人指的是社會地位而非人品:名門望族出來的壞蛋也會被尊稱君子,草根階層的道德典範也只能自稱小人。

關羽善待士卒,一旦戰敗,士卒並沒有為關羽死戰到底,說明“小人”一詞從地位變成人品,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孫權,他們在普通士卒眼裡,都只是飯轍而已。吃糧當兵、當兵吃糧互為因果,誰給飯吃就幫誰打仗。打贏了立功受賞,戰事不利就逃跑或投降,換套軍裝照樣拿糧餉,拼命的事情,是沒有士兵肯幹的——不但士兵可以大規模投降,就是地位較高的曹魏五子良將和蜀漢五虎上將,也有一半以上換過老闆。

三國爭霸就是三個漢賊搶地盤,曹劉孫打的都是漢家旗號:曹操是漢丞相,劉備是漢左將軍領豫州牧(他自封大司馬、漢中王,都是漢朝官爵),孫權是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劉備推舉他為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性質也是一樣),他們能指望的也就是地位較高的既得利益集團,小兵是靠不住的。

關羽的三個短板,正是張飛的長處:張飛才是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

在劉備陣營中,關羽張飛趙雲魏延的忠誠度毋庸置疑,糜竺糜芳是原始股東,似乎也不應該反叛,但就是糜芳推倒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芳、仁使人迎權……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

從這段記載中,我們知道糜芳的同夥姓士而不姓傅:只有姓士名仁才能簡稱為“仁”,如果他姓傅,就應該簡稱“士仁”。三國時期還有個活了九十歲的較大軍閥叫士燮,應該就是士仁的本家。

士仁姓什麼暫且放在一邊,咱們還是言歸正傳,來看看關羽和張飛的不同之處。

前面咱們說過,關羽失荊州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跟部下搞好關係,不但得罪了糜芳、士仁,還跟劉備的養子劉封結怨,與錦州“治中從事留典州事”潘浚也鬧了彆扭。

關羽的三個短板,正是張飛的長處:張飛才是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

關羽把荊州高層得罪了個遍,“驕於士大夫”是關羽致命的短板,“愛敬君子”則是張飛的長處,即使在士大夫那裡受了委屈,張飛雖然會很生氣,但絕不會翻臉結仇:

“張飛嘗就巴宿,巴不與語,飛遂忿恚。”

劉巴得罪了張飛,卻並沒有被

飽以老拳

,反倒步步高昇,當了蜀漢尚書令——本來劉備是很生氣要搞劉巴一下子的,但是看張飛沒有太大反應,也就把這一篇翻過去了。

張飛鎮守荊州,肯定會跟糜芳士仁潘浚等人搞好關係——張飛原本就是個財主,也算半個士大夫,跟亡命天涯的關羽有本質的區別,甚至可以說是兩個階層的,相比之下,張飛跟劉備集團的貴族更有共同語言。

根據三國正史分析,關羽和糜芳、劉封都有宿怨:糜夫人和關羽一同被曹操擒獲,後來關羽在前線隻身逃奔劉備,糜夫人就此消失,糜家和劉家的紐帶斷絕;劉備收寇封為養子而非義子,並將其改姓劉,就是賦予了他繼承權,關羽強烈反對。

關羽的三個短板,正是張飛的長處:張飛才是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

這就是關羽的第二個短板:太注重名位,有時候會說出一些不符合身份的話。

關羽跟劉備鬧半紅臉不是一次兩次了,當年被曹操追得十分狼狽而軍心不穩之際,關羽還說了一番不利於提振士氣的怨言:

“及在夏口,飄搖江渚,羽怒曰:‘往日獵中,若從羽言,可無今日之困。’”

且不說許田圍獵時刺殺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能不能逃掉,就是兵敗出逃時關羽朝劉備發火,這態度就十分不可取,不知道的還以為關羽此時已經不把劉備放在眼裡了呢。

關羽反對劉備收養子,應該沒有盼著劉備無後而“兄終弟及”,他只是不想有人比自己地位高而已,馬超跟他平起平坐,也是不可接受的。在這一點上,他遠不如張飛敞亮:

“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關羽的三個短板,正是張飛的長處:張飛才是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

劉備自守西川,關羽坐鎮荊州,於情於理,張飛都是漢中太守的最佳人選。煮熟的鴨子飛了,這要換做關羽,早就一蹦三尺高了,但是張飛卻很平靜地接受了現實,並沒有憤怒地將魏延貶低一番。

劉備後來冊封張飛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的時候,對張飛給予了高度評價:

“以君忠毅,侔蹤召虎,名宣遐邇,故特顯命,高墉進爵,兼司於京。其誕將天威,柔服以德,伐叛以刑,稱朕意焉。”

召公姬虎(姬姓召氏,名虎,母為召姜)是周宣王中興的首功之臣,在周厲王弭謗導致國人暴動的時候,用自己的兒子替換了太子靜(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脫),太子靜就是後來的周宣王。

召虎文武全才,《詩經》中收錄了他很多作品,“顛沛之揭,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就是召虎的名句。

關羽的三個短板,正是張飛的長處:張飛才是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

劉備把張飛比作召虎,不但是對他顧大局識大體的讚賞,也蘊含著將來

託孤寄命

的意思:關羽可能比劉備年紀大,張飛一定比劉備歲數小。

張飛鎮守荊州,糜芳士仁不會叛變,劉封孟達也不會坐視不救,水淹七軍對張飛來說也不算啥難事兒——在劉備集團,最善於用計的武將,就是張飛張翼(益)德。

張飛也能水淹七軍,但卻未必會囚于禁斬龐德,這就是關羽的三個短板和張飛的第三個長處。

關羽有些傲慢,對“老朋友”于禁十分藐視,罵了一頓關進大牢而不用,那三萬降卒全都送到後方去消耗糧食:

“漢水暴起,羽以舟兵盡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

一員大將三萬人馬棄而不用,還要消耗大量糧食,最後只好去搶孫權的糧倉,這種事情也只有關羽做得出來。

關羽的三個短板,正是張飛的長處:張飛才是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

如果換做張飛,生擒于禁後肯定不會那麼傲慢地表示連殺都不屑殺更不屑使用,大機率會“親解其縛,延之上座”,面對梗著脖子的龐德,沒準兒還會“納頭便拜”。

在漢末亂世,大將和小兵都不以投降為恥,只要對方禮貌周全許以高官厚祿,即使是關羽也不會硬抗到底。如果於禁為荊州所用,即使不讓他參與樊城攻堅戰,也可以將其調往南郡、公安,拆散了劃歸糜芳士仁統領以防範東吳,有這三萬人馬參戰,呂蒙別說白衣渡江,就是穿上迷彩服,也抄不了關羽的後路。

關羽的霸氣和傲慢,讓他沒有搞好內部關係,也沒利用好收降的三萬將士,所以在排兵佈陣時捉襟見肘顧此失彼。這就給讀者諸君留下兩個問題:如果張飛鎮守荊州並俘虜了于禁龐德和三萬曹軍,他會怎樣合理利用?如果這三萬人馬被合理利用,荊州還會丟得一寸不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