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文化)通訊:古詩裡讀中國——墨西哥詩人帕斯的東方暢想

菜單

(文化)通訊:古詩裡讀中國——墨西哥詩人帕斯的東方暢想

新華社墨西哥城8月25日電通訊:古詩裡讀中國——墨西哥詩人帕斯的東方暢想

新華社記者朱雨博 吳昊

“漁夫的歌飄蕩在靜止的岸邊,王維酬張少府,在其湖心的茅庵中,然而我卻不願在聖安赫爾或科約阿坎有個智者隱士的居所。”結束多年外交官和國外旅居生活後,墨西哥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1914年-1998年)借用中國唐代詩人王維作品意象,寫下了長詩《迴歸》。

帕斯曾將許多中國詩歌譯成西班牙文,他在《雙重火焰》一書中寫道,古代詩歌是中國留給世界最偉大的文化遺產之一。

墨西哥漢學家弗洛拉·博頓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詩歌讓帕斯靠近了中國,從讀他人的中國詩歌譯本,到自己上手翻譯,他逐步讀懂詩歌背後的時代背景與古代中國人的所思所想。”

1914年,帕斯出生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祖父伊雷內奧·帕斯是記者與作家,其豐富的圖書儲備為帕斯走上文學道路打開了大門。帕斯因其文學成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從1951年開始,帕斯與東方文化正式相識,他作為外交官出使日本、印度等國。中國、印度、日本等國文學陪伴帕斯度過在遙遠東方擔任外交官的日子,同期他還翻譯了大量東方文學作品。在帕斯筆下,莊子、杜甫、王維、蘇軾等名家作品被譯成西班牙文,飄向遠隔重洋的美洲大陸讀者。

1968年,帕斯因故辭去駐印度大使職務。他對唐詩《酬張少府》的作者王維當時的心境也有了更深切的感受。王維一定想不到,他的故事在千年後會引發一位異國詩人的共鳴,在《迴歸》裡,帕斯借這個典故表達在相似境況下自己的處世哲學。

在一場關於東方文化的電視訪談中,帕斯談及對中國哲學思想的認識,他念起自己翻譯的王維五言絕句《鹿柴》,詩中幽靜、空寂的境界令他著迷,更神往現實與超現實統一的禪修境界。

在選譯集《翻譯與消遣》中,帕斯專設“中國”一章收錄了大量中國詩歌與散文。對於20世紀的拉美讀者來說,探索中國詩歌因為語言差異絕非易事,未系統學習過中文的帕斯同樣如此。

“帕斯是這項事業的先驅者之一,當時幾乎沒有西語資料可供參考,他翻譯時主要參照英語與法語譯本。”博頓感慨,對這項事業的深入鑽研與挖掘最終幫助帕斯克服了語言藩籬。

透過大量閱讀,帕斯對中國詩歌的理解不斷深化。僅《鹿柴》一首詩,他就在數年裡翻譯了三個版本。博頓說,這首詩是最能體現帕斯翻譯方式的案例:從逐字翻譯,到理解詩人藏在字裡行間的意境,再到以語法與選詞的轉變把原詩中空寂境界體現出來。

“透過三次嘗試,帕斯還原了詩歌內涵,如果王維本人能看到最終的譯文,他或許也會感到滿意吧。”在博頓看來,帕斯作為詩人的敏銳直覺與長期積累是他翻譯過程中的最大依靠。

在翻譯杜甫的《春望》時,帕斯在短短八行詩句後附上了近兩頁評論註釋,描述安史之亂下唐朝國破家亡、戰亂分離的景象,讓杜甫的興衰感慨與悽苦哀思突破語言差異限制傳達給拉美讀者。

1991年,帕斯作品的第一本中文譯本在中國出版,隨後《孤獨的迷宮》等一系列作品走進了中國讀者的視野。2015年,為紀念帕斯誕辰,上海地鐵車廂內飄進了他的詩句,其代表作《太陽石》等被摘錄印在車廂壁和抓手上:“一棵晶瑩的垂柳,一棵水靈的黑楊,一股高高的噴泉隨風飄蕩,一株筆直的樹木翩翩起舞,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流,前進、後退、迂迴,總能到達要去的地方。”

幾十年文學生涯裡,帕斯用詩歌與散文譯作拉近了墨西哥乃至拉美與中國的距離。要是看到自己曾文學遨遊過的東方國度,如今有不少讀者像他熱愛中國文學般品讀著他的作品,帕斯應感到欣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