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對外戰績逆天,對內清理權臣,如此優秀的晉厲公為何會聲名不彰?

菜單

對外戰績逆天,對內清理權臣,如此優秀的晉厲公為何會聲名不彰?

晉景公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壽曼繼位,史稱晉厲公。

在晉景公時期,晉國力壓秦齊楚,已成為天下第一強國,而晉厲公在上位之後,也延續了自己老爸的那種強硬作風,而且他更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王霸之氣”。

對外戰績逆天,對內清理權臣,如此優秀的晉厲公為何會聲名不彰?

就在晉厲公剛繼位沒多久的時候,秦國就來挑釁了。

面對這種局面,晉厲公並沒有立刻發動反擊,而是廣撒綠林英雄帖,集結了一支由晉、齊、宋、衛、魯、鄭、曹、邾、滕共同組成的九國聯軍,殺氣騰騰地衝向了秦軍。

雙方在麻遂交戰,晉軍大勝,並一路追擊進入秦國境內。

這一仗有兩個重點:第一是齊國響應了晉國的號召,擺出一副小弟的姿態;第二是晉軍直接衝入了秦國國境,而秦軍卻無可奈何。

收拾完秦國之後,晉厲公接下來又把楚國收拾了一頓:楚國國王楚共王的眼睛被射瞎,兒子熊茷被俘,統帥公子側因酗酒誤事,回國後畏罪自盡。

晉厲公是公元前580年繼位的,擊敗秦國是在公元前578年,擊敗楚國是在公元前576年。

好傢伙,四五年的時間,直接擊敗兩大強國,如果不開上帝視角,我們完全可以說:“晉厲公似乎比他老爹晉景公還厲害啊!”

對外戰績逆天,對內清理權臣,如此優秀的晉厲公為何會聲名不彰?

可就在擊敗楚國之後,晉厲公就變成了一個“昏君”。這是怎麼回事呢?

據說,晉厲公常年征戰,為解決個人問題,就在外面養了很多寵姬。

擊敗楚國之後,晉厲公覺得可以享受一段太平日子了,所以便準備回國,而那些養在外面的寵姬也要帶回去,因為她們一直跟著自己在外面過苦日子,是時候把她們接回去過過好日子了。

不但要讓寵姬們過上好日子,還要讓她們的兄弟都當上大官,把之前的那些官員全都換掉。

其中有一位寵姬很受晉厲公寵幸,他的哥哥胥童也因此受到了晉厲公的重用,可這個胥童和重臣郤至有仇,準備趁著自己受寵的時候,找機會把郤至給收拾了。

透過一番手段,胥童向晉厲公誣告,說郤至裡通外國,晉厲公始終不願意相信,於是又問其他幾位臣子,大家都說沒有這事,但晉厲公從此開始厭惡郤至。

主子有了這個想法,他身邊的小人們自然要藉機欺負郤至。有一次,郤至向晉厲公進獻了一頭豬,卻被晉厲公身邊的小宦官給貪汙了。

郤至措辭強硬地要求這個小宦官把豬還回來,結果雙方話不投機,郤至手起刀落,直接砍死了這個小宦官。

晉厲公聞言勃然大怒,立刻將郤至抓起來殺死,一同被殺的還有

郤錡和郤犨。

對外戰績逆天,對內清理權臣,如此優秀的晉厲公為何會聲名不彰?

後世很多人都說,這是晉厲公昏庸無道、殘殺忠臣的表現,可在我看來,這只是晉厲公集權的一種手段,無關對錯。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說了實力強大的趙氏,八個重要位置,他們一家佔了三個。

就憑趙氏這種囂張跋扈的勁兒,必然會引起晉景公的忌憚,然後藉著一些捕風捉影的事件痛下殺手。

在晉厲公時代,郤氏也像當初的趙氏一樣,八個重要位置佔了三個,而且就是郤至、郤錡、郤犨三人。

如此強勢,引來晉厲公的殺機,不也是理所應當的嗎?

更何況,想收拾郤氏的可不止是晉厲公,其他幾家也看不慣郤氏。在胥童舉報郤氏的過程中,欒氏也出了大力。

如果事情僅停留在這一步,晉厲公將郤氏清理出局之後立刻收手,局勢還不至於惡化,可胥童卻一鼓作氣,直接把欒氏和中行氏的重要人物也給抓了起來,並卻晉厲公再接再厲,把這兩家也清理出局。

當時的晉厲公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聽胥童的話,一種是拒絕。

左思右想之後,晉厲公覺得不能這麼做,於是放掉了欒氏和中行氏的重要人物,希望此事到此為止。

可欒氏和中行氏的重要人物被嚇住了,他們唯恐這是晉厲公的緩兵之計,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搶先把晉厲公給抓了起來,同時殺死了胥童。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當時晉國的豪門望族強盛到何等地步了,一聲令下居然可以直接俘虜國君。

對外戰績逆天,對內清理權臣,如此優秀的晉厲公為何會聲名不彰?

晉厲公為什麼不聽胥童的建議呢?因為政治博弈不是武俠小說裡的大火併,殺人很容易,但善後太難了。

想當初,晉景公清理趙氏,還要藉著他們鬧內訌的東風,而不敢貿貿然動手。晉厲公倒好,藉著幾件小事,直接就把郤氏最重要的三個人給弄死了。

其他家族或許嫉妒郤氏的專權,但他們更會恐懼鐵血的晉厲公。

應該說,從當初準備收拾豪門望族的那一刻起,晉厲公就犯了操之過急的錯誤,如果多佈局幾年,對郤氏緩緩圖之,事態未必會惡化到這個程度。

被抓之後,欒氏和中行氏最初只是將晉厲公囚禁起來,然後開始等待。

這時候,如果有人站出來指責欒氏和中行氏,他們肯定不敢亂來,晉厲公畢竟是國君,身份擺在那裡。

可問題就在於:晉厲公被囚禁的那段日子裡,根本沒人站出來為他說話。

到此時,局勢就已經很明朗了,所以欒氏和中行氏毫不手軟,直接殺死了晉厲公,以臣弒君。

從這件事上,我得出的結論是:晉厲公雖然看起來很像他爹晉景公,但只是形似而神不似,類似於漢文帝和漢景帝的差別。

在對外戰爭方面,晉厲公做得似乎更出色;但對內奪權方面,他顯得過於急躁,以至於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對外戰績逆天,對內清理權臣,如此優秀的晉厲公為何會聲名不彰?

幹掉晉厲公之後,豪門望族集中在一起討論:新君應該立誰呢?

大家的主要意見都是:絕不能再立一位強勢君主了,得選一個出身不那麼好,實力比較弱的人才行。

選來選去,他們看中了晉厲公的一個堂侄公子糾。

可笑的是,這一次豪門望族又看走眼了,這個公子糾可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歷數晉國各代君主,除了晉文公重耳之外,就數這位公子糾最拉風了。

對外戰績逆天,對內清理權臣,如此優秀的晉厲公為何會聲名不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