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壹現場丨沒吃完的保健品能退錢?北京法官揭穿“保健品”新騙局

菜單

壹現場丨沒吃完的保健品能退錢?北京法官揭穿“保健品”新騙局

7月1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豐臺法院獲悉,近日陸續出現“沒吃完的保健品能退錢”的新型騙局。通常的保健品騙局,主要詐騙手段是將經過虛假包裝的“三無”產品或普通飲品提高價格後售予老人,騙取錢財。但隨著老年人防騙意識增加,能賣出去的保健品越來越少,不少騙子又將視線鎖定了曾經被騙的老主顧。

據瞭解,金女士平時非常關注養生保健,很喜歡參加健康講座,聽到保健品銷售公司的宣傳也常常忍不住購買。後來在保健品上花的錢越來越多,家裡存著吃不了的保健品也越積越多,金女士有點後悔之前的衝動購買行為。

2021年12月,金女士在一場健康講座上認識了崔某某。

崔某某稱,現在有關部門對保健品行業打擊力度大,以後保健品會越來越貴,所以各保健品廠家都在高價回收保健品。之前買過的保健品可以退回廠家,即使是過期的保健品也能返錢。

並表示“自己認識一些廠家,可以幫您退回,只需要交納16000元的手續費。”金女士相信了崔某某的話,將手中的保健品分批退回,並給付了16000元手續費。

然而過了1個月,崔某某再次找到金女士,稱“我和保健品廠家聯絡過了,給您帶來了一個好訊息,只要再多交4000元手續費,廠家就能再多退錢。”

金女士開始從家中湊錢,之後被家人發現了她的異常,經過詢問,家人認為金女士可能被騙了,立刻報警。後崔某某被民警抓獲,賠償了被害人全部損失。

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崔某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老年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一萬元。目前該案已經生效。

豐臺法院刑事審判庭董曉宇法官提示,透過高價售賣保健品騙取老年人財物,是詐騙老年人常見的犯罪手段之一。近年來,犯罪分子更是瞄準了老年人關注養生保健、嚮往高質量老年生活的心理需求,設計了一系列保健品詐騙“套路”,形成一條完整的犯罪鏈條,不但給老年人帶來經濟損失,還會嚴重影響老人身心健康,導致一些老年人輕信保健品療效而喪失最佳醫療時機。

當前,涉保健品詐騙犯罪中行為人呈現分工逐漸細化、詐騙手段形成閉環的趨勢。有人負責收集資訊、聯絡老人,或將老人誘騙至非正規診所,充當“醫托”;有人透過贈送禮品、免費體檢、專家講座等方式,給老人洗腦並誘騙老人購買產品。行為人有明確的組織分工,互相配合,使老年人識騙防騙的難度加大。隨著犯罪手段翻新,有人抓住老人警惕意識較弱的特點,披上“維權”或“返錢”的外衣,博取老年人信任,使犯罪行為更具迷惑性。例如本案被告人即以幫助老年人辦理保健品退費為由騙取“手續費”,對老人造成了更大的財產損失。

對此,法官給廣大老年朋友提供三點防騙建議,稱當前犯罪分子的詐騙手段愈發具有隱蔽性和迷惑性,但無論詐騙手段如何翻新,最後的目的都是要錢,一旦遇到他人要求轉賬、付款,一定要保持警惕,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

另外,提醒老年人,科學保健防騙局,理性養老享健康。不要參加所謂的“健康講座”“免費體檢”等活動,不要購買“包治百病”的“特效藥”“萬能保健品”,不然輕則損失財產,重則延誤病情。如果感到身體不適要去正規醫療機構,切勿病急亂投醫。

面對誘惑要冷靜,不貪不給不上當。法官表示,經調研發現,大部分養老詐騙案件都是因一時“貪”念,企圖用低成本換取高收益。請老年朋友面對所謂的“萬能產品”,一定要冷靜衡量其“價效比”,看似是“餡餅”實則可能是“陷阱”。同時,也不要相信所謂“交錢就能辦理退款”等假話,防止財產受到更大的損失。

而最重要的是,老年人需提高識騙防騙能力,遇事多和身邊人溝通。“收益豐厚、條件誘人、機會難得、名額有限”都很可能是忽悠,一定要警惕、警惕、再警惕!多留個心眼兒,遇事多和家人商量再做決定。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浩雄

壹現場丨沒吃完的保健品能退錢?北京法官揭穿“保健品”新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