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晚清讀書人走出農村,如何在大上海生存下去?“關係”很重要

菜單

晚清讀書人走出農村,如何在大上海生存下去?“關係”很重要

晚清讀書人走出農村,如何在大上海生存下去?“關係”很重要

上海夜景

上海,作為當今中國的經濟中心城市,是展現中國改革開放成果的視窗與象徵,也吸引了無數知識分子、科學家及各行各業的人才前來定居。作為中國城市的代表,上海的崛起見證了中國社會的變革以及生活方式的變遷,更見證了自晚清開始讀書人由鄉村轉向城市的轉變歷程。有人或許要問讀書人前來城市生活不是很正常很容易的事嗎?其實這是典型的以今人視角反觀歷史的例子,若讓我們將視角轉換至晚清,或許會驚奇地發現一個與今日大不同的中國。

晚清讀書人走出農村,如何在大上海生存下去?“關係”很重要

一、轉型時代下計程車人遷徙

如果說晚清時代計程車人與今日讀書人的最大不同,其中一點可能便是居住場所的不同。在人才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東部地區尤其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對於人才的吸引力是非比尋常的,在戶口、購房與高額工資的吸引下,大量精英從西部或東北地區遷往一線城市,戲稱“孔雀東南飛”。但農業文明時代,士人們,這些社會精英,即使身居高位,在晚年致仕後也會選擇返回家鄉,也就是說在城市化程度相對低下的古代中國,讀書人的生活主陣地是農村,而不是城市。而士人也以鄉村為基礎,在當地建立起以自我為主導的人際、權力與文化網路,充當著基層實際掌控者的角色。

晚清讀書人走出農村,如何在大上海生存下去?“關係”很重要

社會精英流向北上廣深等東部城市

但自近代開埠之後,數量相當龐大的讀書人開始從鄉村轉向城市,尤其是接受過新式教育的讀書人,他們花費大量金錢和精力所獲得的知識,根本無法在鄉村中應用,出於謀生的目的,他們也得在城市中留下來。如果說傳統時代下計程車人所依託的是鄉土社會,依託他們的血緣、鄉緣打造自身的人際網路,那麼在生活相對獨立的城市中,士人如何再造人際網路,並以此為基礎在城市立足謀生,便成為他們面臨的首要問題。

晚清讀書人走出農村,如何在大上海生存下去?“關係”很重要

新式學校的興起使得大量讀書人湧入上海

二、初入大上海

鄉村生活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可以使讀書人不必把心思全放在金錢方面,但在城市裡,沒錢寸步難行。1883年,剛剛考中進士並踏入仕途的劉光第經過上海,他在日記中感嘆道,上海燈紅酒綠的生活“真稱鬼國”,一些十分有用的書,他這個剛剛入仕的精英也是買不起的。

儘管劉光第在日記中記載的只是他對時事的一種“吐槽”,但我們卻能從中看出許多訊息。其中一點就是,作為一名進士與官場新秀,他在上海竟然連書都買不起,更不用說體驗上海的“西式”生活了。要知道,進士在鄉村基層可是“人中龍鳳”,待遇與地位之高也算是“登峰造極”,根本不可能連書都買不起,但現在的劉光第卻被上海的繁榮映襯得相當寒酸窘迫。

晚清讀書人走出農村,如何在大上海生存下去?“關係”很重要

晚清時期繁華的外灘景象

儘管人人都知居上海大不易,但城市的崛起還是以一種不可阻擋的態勢出現,並在擠壓鄉村的同時吸引大量讀書人前往上海。但問題是,在工商業經濟佔據主導地位的城市當中,士人如何生存下去又成為新的問題,即使是新科進士都被“一分錢”難倒,何況大部分普通士人。既然依靠自己很難在城市生存下去,那麼就必然要依靠自身的關係網路。而近代的上海可謂是文人墨客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的集中地。正是在這張網路的庇護之下,大量士人湧入上海並在此尋得謀生的路徑。

晚清讀書人走出農村,如何在大上海生存下去?“關係”很重要

一個晚清讀書人

三、陌生人城市與熟人網路

在幾乎全都是“陌生人”的西方化城市上海,讀書人要想融入進去,必須要有相應的庇護網路。上邊提及的劉光第,是無數窘迫讀書人當中的一員,除他之外,即使是大師王國維,在尚未成名的時候也經常感嘆上海生活的不易。他儘管在16歲便中了秀才,但在隨後的5年裡卻接連考不中,不得已只得來到上海在《時務報》擔任書記,以賺取微薄的薪酬餬口。要命的是,王國維因腿有傷病,在上海與家鄉海寧之間的來回奔波消耗了他大量的時間,他在上海本就沒有什麼根基,經此傷病後,距離上海的文人圈子就更加疏遠,《時務報》倒閉之後,王國維頓時失去收入,要不是好友接濟,就很難生存下去了。

晚清讀書人走出農村,如何在大上海生存下去?“關係”很重要

即使是王國維也曾在上海感嘆生活的不易

與王國維這等小秀才相比,一些早就混跡官場或商場計程車人,在上海里倒是混得遊刃有餘,風生水起,他們憑藉著權力、金錢與人情搭建出來的龐大的關係網,足以庇護許多前來投靠的外來讀書人。就以李鴻章及其洋務事業而言,尤其是其開展“求富”運動之後,大量近代工商業建立在上海及江南周邊城市,藉助於此,李鴻章包括後來的張之洞派系的大量官員與商人,在上海構造出一張龐大的權力文化網路。他們透過企業、政府、學校等機構,催生出了晚清民初時代影響力十分龐大的江南精英集團,包括虞洽卿、曾鑄、李平書等為後人所知的商人等,幾乎全都是誕生於這一網路之下。

晚清讀書人走出農村,如何在大上海生存下去?“關係”很重要

輪船招商局等近代企業的建立催生出大量商人精英

晚清著名報人、小說家包天笑,也是秀才出身,但他憑藉著智慧與膽識,並結合家鄉蘇州的人脈網路,在上海透過辦報紙、辦學會等方式,成功構造出一個獨特的、不同於官員與商人掌控的“文化人際圈”。

不管怎樣講,在當時的上海,在這個對大多數讀書人來講都是陌生且新奇的西方化都市中,想要按農業文明時代下的鄉村運作模式來生活,顯然是不可能了。混跡仕途或商場計程車人顯然可以憑藉手中的權力與資金打造關係網路,並庇護投靠者;而對小知識分子來講,要是不想過得像王國維那般悲慘,也只能是透過智慧與技巧在上海另謀出路,以打造屬於自己的圈子與網路了。

文史君說

上海,無論對於晚清時代的讀書人還是今日的讀書人來講,所具有的強大吸引力是同樣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能留下來生存下去。現代化的巨大都市在吸引人的同時也在默默地、殘酷地“挑選”人,適者生存,不進則退,是大部分普通讀書人和打工人最生動的寫照。

參考文獻

楊國強:《晚清的清流與名士》,《史林》2006年第 4 期。

瞿駿:《入上海與居上海——論清末士人在城市的私誼網路(1895—1911)》,《史林》2007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陽)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

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