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菜單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如果提到中國帝王史,將中國歷史上的三百多名帝王按功績排個序列,那唐太宗李世民一定能夠排上前五。

身為唐帝國的第二任皇帝,在李世民執政生涯的二十三年中,對內廣納賢才,減免賦稅,對外征討四方,開疆拓土,大名鼎鼎的“貞觀之治”正是在他的手下促成。

不僅如此,面對西域諸國和其它民族,唐太宗說:“王者視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

開放而包容的政策一度讓唐帝國成為當時世界的中心,也讓“貞觀”一詞成了盛世的象徵。

然而,作為千古一帝,李世民的皇位卻來得不是那麼光明正大,甚至可以說,他是踩著自己兄弟的鮮血和屍體才得到了繼承皇位的資格,在奪權之路上,他們兄弟幾人同室操戈,進行了一場又一場殘酷的廝殺。

無數場血腥的較量最終在一場更為血腥的較量下畫上了句號,在此之後,李世民迎來了最後的勝利,而最後的這場較量,就是在歷史上被稱作為“玄武門之變”的事件。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歷史上的腥風血雨: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是史學界討論李世民的時候無法避開的話題,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親手射死了當時身為太子的李建成和自己的弟弟李元吉,最終逼迫父親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太子,不久李淵退位,李世民順理成章地登基,成為了唐朝的第二任皇帝。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短短的一句話,就可以概括玄武門之變,但是世間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講一個前因後果,玄武門之變顯然也並不是李世民的一時興起,

事實上,在玄武門之變發生之前,李世民和兄弟之間的矛盾就已經到達了一個不可調和的地步。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公元597年的一個冬天,李世民出生在了李家別館,這是李家降生的第二個兒子。

幼年的李世民就表現出了超過常人的聰明機智,人們驚奇地發現,在大事上,這個小孩的決策從來都是那麼堅定果斷,並且每件事情都被他處理得井井有條。

儘管他只是一個小孩,但在當地沒有人敢小瞧了他,很多人也暗自估計,這個少年的未來必將是不可限量的。

當時正處在中國歷史上的隋朝時期,公元615年,隋煬帝在雁門被突厥包圍,在全國範圍內招募兵員前往營救,李世民立刻參軍,在將要出發的時候,他曾建議他的上級擴大聲勢,佈置疑兵,突厥人果然上當,以為是大軍壓境,就紛紛撤走了。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這是李世民第一次登上歷史的大舞臺,這個時候他只有十七歲,但已經展現了驚人的軍事天賦。

公元616年,李淵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也跟隨父親到了太原,在短短的一年內,李世民又立了不少功,還曾深入敵營,救出了被困的父親。

除了軍事上的嶄露頭角,在政治上,李世民也擁有超乎常人的敏銳。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公元617年,李世民便察覺到隋朝的末日將近,於是便開始謀劃起義的事,他在私下招兵買馬,拿出許多財物來供養門客。

而此時的李淵依舊在猶豫是否要當這個“亂臣賊子”,他心中仍然抱著一種為國盡忠的單純想法,這個時候李世民再度站了出來,他分析利弊,權衡事實,最終讓李淵堅定了起義的決心,自此二人在晉陽起兵,歷經數次征戰。

最終,隋恭帝於公元618年禪位於李淵,李淵稱帝,立國號為唐,開啟了這個王朝近三百年的歷史。

跟隨父親一路征戰的李世民被封為了秦王,這是他應得的獎賞。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劇照

事實上,如果沒有李世民的苦苦勸告,李淵也未必能夠成就這麼大的功業。

李淵一生的成就至少有一半都應該歸結在這個優秀的兒子身上,所以儘管李淵是唐朝的第一位君主,但後世的史學家們放在他身上的目光也顯然不及李世民多。

一個問題的解決必然伴隨著許多個問題的誕生,

隨著李淵的稱帝,李淵和李世民二人也從單純的父子關係轉變為君臣關係,當上皇帝的李淵,顯然不是一個單純的父親,而身為秦王的李世民,更加不是一個單純的兒子。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所有的衝突就此開始埋下隱患:

在李淵稱帝過後,李世民依舊在外征戰,這位軍事天才又建立了許多功業。

公元621年,李世民打敗了強大的對手竇建德,六月,他身披黃金鎧甲班師凱旋,而這個時候,身為皇帝的李淵已經不可能像當初的父親那般,為自己兒子的成就感到高興了。

——不是高興,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懼,這就是李淵心中最真實的想法,這個兒子已經在民間擁有了比他更高的威望,這個兒子的能力已經脫離了自己的掌控,這就是功高震主,自古以來,功高震主的臣子都能最直接的引起帝王的忌憚和恐懼。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李世民又怎麼會是池中之物呢?他少年時期便在戰場上摸爬滾打,青年時期便已經走到了許多人一輩子無法企及的高度,對於常人而言,李世民已經是站在高處看風景的人,但是從李世民自身來看,他認為他自己還站得不夠高。

而比他站得更高的除了皇帝,還有一個皇太子,但是這個太子的位置,已經有人佔了。

——這個皇太子就是他的大哥李建成,在李淵稱帝后,由於古時候立太子要遵守立長子的規矩,身為長子的李建成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太子,李建成也並不是一個草包太子,他同樣有能力也有頭腦,常年跟隨父親在外打仗,具備成為一個繼承人的資質。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在李淵稱帝后,李世民長期在外征戰,每戰勝一個對手,他也理所當然的整合了對方的政治資源,功業已成的李世民自然看不慣不如自己的大哥“霸佔”著太子之位,只是由於“立子立長”是千百年以來都預設的規矩,所以李世民並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

李建成不是傻子,他也察覺了自己這個二弟對皇位有覬覦之心,於是兩人表面上相安無事,私底下卻明爭暗鬥不斷,三弟李元吉這時也站在了太子陣營。

在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鑑》中,便記載了這一段往事:

李淵在晚年寵幸的嬪妃很多,這些妃子為了自己的前途便會與成年的皇子們打好關係,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也趁機拉攏,他們奉承賄賂各位妃嬪,在皇帝的枕頭邊掌握了話語權。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而在另一邊,李世民卻不屑於結交後宮關係,在他平定洛陽的動亂後,李淵讓貴妃等幾位妃嬪到洛陽挑選隋朝的宮女和珍寶,貴妃趁機向李世民索要寶物併為自己的親戚謀求官職,但遭到李世民的拒絕,沒有答應貴妃要求的李世民也因此遭到嬪妃們的嫉恨。

妃嬪們因此向高祖大進讒言,李淵也因此日益疏遠了李世民,隨後又經過了幾次複雜的政治鬥爭,李世民逐漸被排斥在了權力的邊緣。

眼見著自己的親信逐漸被李建成驅逐出府,李世民心知再這樣下去也只是死路一條,於是在心腹的不斷勸說下,他終於做出了武裝奪取政權的決定。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領自己的心腹入朝,在玄武門設下伏兵,射殺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7月14日,高祖退位,9月13日,高祖將皇帝位傳給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即位,為唐太宗。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碑文的出土揭開了歷史真相

如果按照史書上的記載,那玄武門之變就是唐太宗的無奈反擊,在兄弟和父親的雙重壓力下,李世民如果再不採取行動,能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都很難說。

但是人們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從玄武門之變的結果來看,最大的獲益者就是李世民,他利用這一場兵變除掉了最大的競爭對手,又在第二天讓自己的幕僚尉遲恭進入宮內,逼迫李淵立自己為皇太子。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如果李世民僅僅是被迫反擊,那兵變逼宮這樣的事情為何能進行得如此有條不紊?就像在計劃中一樣。

對於玄武門之變到底是李世民的被迫反擊還是他有意為之,史學界一直爭議紛紛,直到一篇碑文的重現世間,才向人們揭開了這個真相。

20世紀初,一位法國人在甘肅敦煌境內發先了一卷古代文書,這個文書儲存的並不完整,是一個殘卷,這個法國人將這副殘卷帶回了自己的國家。

對於法國人而言,這張紙只是他們從別的國家劫掠來的千千萬萬的文物之一,至於上面的內容和這個文物的史料價值,他們自然不會關注太多。

但這篇碑文卻在中國史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中國的教授們遠赴法國,在法國拓下了這個殘卷的內容進行研究,學者們發現這篇碑文的主人公是一名叫常何的人。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常何何許人也?他出生在今天的河南開封,是唐朝初年的一名將領,在早年曾經參加了瓦崗寨起義,在歸順大唐後,常何就跟隨著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參與了一系列唐初的戰爭。

唐朝建立後,他便得到了一個官職,由於他與秦王和太子多有接觸,故而與二人都有些交情。

由此,這個文物便被學者們稱為常何墓碑,隨著學者們對碑文內容的破譯,在逐漸明晰的碑文內容中,他們竟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真相。

公元624,常何被調任到京城,擔任了皇宮北門玄武門守衛——僅僅在一年過後,玄武門之變就發生了,作為玄武門的守衛,常何不可能與這件事情無關,果然,在常何墓碑的文字上,專家們便找到了蛛絲馬跡。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上面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

“(武德)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賜金刀子一枚,黃金卅挺,令於北門領健兒長上,仍以數十金刀子委公錫驍勇之夫……九年六月四日,令總北門之寄。”

原來,在常何還沒有被調往京城的時候,李世民就曾賜給常何許多寶物,這些寶物的價值遠超常何的俸祿,並且將常何調往京城玄武門,也是李世民一手安排的。

但此時的李建成對此毫無所知,並且憑著昔年的交情,他以為常何還是自己這邊的人,因此不做多想,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世民能如此順利地設下伏兵,因為當日輪值的人正是常何。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在唐朝的文書《宮殿門無籍冒名入》中記載,如果有人冒名進入宮門,而守衛不知情,就要杖責八十,如果攜帶著兵器進入宮門而守衛不加阻攔,守衛將會受到更嚴厲的處罰;

常何擔著這麼大的風險,讓李世民攜帶著士兵進入玄武門,若說兩人沒什麼勾結,那當然是不合常理的。

既然兩人存在勾結,那就可以說明一件事情:玄武門之變是秦王李世民早就在策劃的一場宮變。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儘管玄武門之變的經過和結果並沒有發生改變,但這件事情在史書上就有了另一個版本:野心勃勃的李世民從來就不甘屈居人下,隨著與太子黨的矛盾日益激化,他早就開始謀劃這場宮變。

李世民對皇位的覬覦之心從來未發生改變,為了皇位,他很早就開始廣納賢才,在平定了竇建德和王世充過後,他廣開學館,暗自招納能為他所用的人才,後來的唐朝名臣房玄齡和杜如晦便是在這個時候加入了李世民的陣營。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李世民將各類人才豢養在秦王府,但他知道,由於“立長”是自古以來皇位傳承的規矩,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在社會上擁有極大的輿論力量,他不能明著幹出弒兄殺弟的事情。

這位狡猾的政治家便選擇蟄伏,他在等待李建成的出手,李建成一出手,他便有了還擊的理由,也能博得社會輿論的同情。

至於常何,只是他招徠的眾多人才中的一個,站在常何的角度,此時的他選擇站隊秦王,但明面上也不與李建成撕破臉皮,這也算是兩邊下注,為自己的未來加一重保障。

於是事情就順著李世民料想的軌跡發生了,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獲得了勝利,

作為勝利者的他為了粉飾太平,便將一切原因歸結在了李建成的步步緊逼,至於自己,只是被“逼上梁山”才進行了無奈的反擊。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事後,他將二人的罪名定性為“犯上作亂”,等到身在皇城內的李淵知道這件事情時,站在他面前的已經是步步緊逼的杜如晦了,李淵心知所有的籌碼都已經在這個二兒子的身上,只得無奈宣告退位。

而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常何,在李世民取得勝利後也獲得了相應的回報:

從貞觀五年到他去世,常何在晉升的路上可謂一路綠燈,在他去世的時候,獲贈左武衛將軍,而常何墓碑上的內容,正是由後來的唐朝名臣李義府所寫。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玄武門之變對後世的影響

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經身死,連帶著他們的家人也受到了牽連,但玄武門之變帶來的後續影響顯然還沒有結束,由於李世民射殺親兄弟的影響十分惡劣,在民間存在著許多對建元兄弟同情的聲音。

加上由於事發突然,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勢力並沒有被分化瓦解,在兵變發生後,他們的許多舊部便藏匿在了民間,這也成為了李世民登上皇位後的一大隱患。

帝王的猜忌之心自古有之,李世民也察覺到了自己周圍的暗潮洶湧,面對這樣的困局,李世民想到了最後一個方法——民心。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老百姓不在乎誰當皇帝,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吃上飯,登上帝位的李世民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即位後的李世民便安心地發展民生,他沒有絲毫帝王的架子,凡是有益於天下的事情,他都會去做,最終開創了貞觀盛世。

可以說,貞觀之治的形成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絕對不僅僅是因為李世民懷著一片愛民之心,封建統治者的一切行為說到底還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而

從某種程度上說,玄武門之變確實成為了促成貞觀之治的一個內在誘因。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今之視昔:學界對玄武門之變的觀點變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古往今來的人們對玄武門之變這一歷史事件的觀點也在產生著不斷的變化,而這種觀點上的變化又能多多少少地體現不同時代的人們不同的價值觀。

在宋朝朱理學興起之後,當代的學者對唐太宗弒兄殺弟的行為總是抱有嗤之以鼻的態度,在李元吉死後,他的妻子楊氏被李世民霸佔,這一點又被歷代的理學家痛批,殺兄逼父,霸佔弟妻這兩個行為被視作李世民的汙點,甚至蓋過了貞觀之治的光芒。

這樣的觀點持續了很久,直到上個世紀,包括常何墓碑在內的一批重要唐朝文物出土,許多學者又有了研究玄武門之變的史料,紛紛展開了進一步的研究。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但無論如何研究,大家還是都認為李世民是一個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政治家,在奪位成功後,沒有對李元吉和李建成的黨羽進行清算,也僅僅是出於帝王的一種權衡,對於李建成,眾多學者則抱有同情的態度。

人們對此事的觀點在近幾年中終於發生了變化,2020年,有學者重拾了玄武門之變的相關課題,對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原因進行了再次的研究,這些原因與之前的學者推測的別無二致,但是從這一刻起,人們的情感傾向已經發生了變化。

隨著唯物史觀的普及,人們不再將錯誤歸結於李世民的心狠手辣,而是將玄武門之變看做一場政治鬥爭,李世民和李建成都是奔赴賭桌的賭徒,不管結果如何,二人的行為都稱不上誰對誰錯。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至於霸佔弟妻,由於當時唐朝的統治者作風開放,儘管這種事情在今天看來匪夷所思,但在當時的唐朝皇室中卻很尋常,人們逐漸認為,不應該用今天的道德準則來評判過去的人的行為,於是這個事情也從李世民的汙點中被抹去了。

2021年,曾有人在網路論壇對比了李世民和楊廣登上皇位的行為,二人都親手除掉了自己的親兄弟,但為何李世民成為了千古一帝,而楊廣卻遭人唾棄,最終人們得出一個結論: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只有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才會贏得後人最高的評價。

並且,在政變成功後,房玄齡曾將自己修繕的史書交予太宗,在書中刻意隱去了太宗親手射殺李建成一事,而太宗看後,則要求房玄齡“削去浮詞,直書其事”,這段故事最終被記載在了《貞觀政要》中。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也就是,唐太宗從來不避諱自己親手殺掉兄弟這件事,在這件事情上,他體現了敢做敢當的男兒本色,正因為有了皇帝的允許,李建成之死才沒有變成後世的一個疑案,站在史學界的角度,太宗此舉維護了歷史的真相,他是對歷史做出了貢獻的人。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

有人曾說李建成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如果他登基了,唐王朝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但這畢竟只是一種假設,而歷史唯一的走向已經告訴人們,作為皇帝的李世民無愧於天地,也無愧於後世。

當然,相關問題的爭論依舊不會停止,直到2022年,論壇上的帖子和樓層都在一層一層地往上疊,每過一段時間,都有歷史愛好者來此處發表自己的觀點。

一塊常何墓碑,一篇殘缺的碑文讓人們認識到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的未雨綢繆,但即便如此,經過千年時光的洗滌,當代的人們還是給予了這位帝王一個最公正的評價,在中國歷史上,李世民終將成為一個不可被磨滅的重要人物。

玄武門之變是事先預謀還是被迫反擊?甘肅曾出土碑文揭開歷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