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九門提督”和“兵部尚書”誰的權力大,兵權掌握在誰的手中?

菜單

“九門提督”和“兵部尚書”誰的權力大,兵權掌握在誰的手中?

九門提督又稱步軍統領,康熙十三年設立,正二品官銜,嘉慶年間升為從一品官銜。九門指的是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和阜成門。清朝時有“九門走九車”的說法,正陽門走“龍車”、崇文門走酒車、宣武門走囚車、安定門走糞車、德勝門走兵車、東直門走磚瓦木材車、西直門走水車、朝陽門走糧車、阜成門走煤車。

這樣看來,九門提督也就是個看城門的,只不過他看的這九座城門比較重要一點而已。其實不然,《夢蕉亭雜記》中就記載:“步軍統領,又名九門提督, 即古之執金吾。管理京師地面,權勢重要,騶從尤極煊赫。”

九門提督不光負責京師戍衛,還兼任京城稽查、門禁、巡夜、禁令、保甲、緝捕、審理案件、監禁人犯、發訊號炮等要職。清朝時,駐紮在京師的八旗兵不過十萬人,而九門提督一個人就執掌其中的三萬人,而且他這三萬人駐紮在內九城,全是精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隋唐以來實行三省六部制,所謂“六部”,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其中以禮部最貴,吏部最牛(又稱天官),戶部最富(掌管錢袋子),兵部最盛氣凌人(沒人敢得罪)。

明朝的兵部尚書是正二品官銜,既管軍政又管戰略,威權極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土木堡之變”中力挽狂瀾的兵部尚書于謙。

到了清朝,兵部尚書的官銜從正二品升到從一品,好像權力越來越大了。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清朝的六部很奇葩,各部尚書均設兩名,滿漢各一人,以便互相牽制。兵部也不例外,兵部尚書設左、右尚書兩名。

不僅如此,清朝的皇帝喜歡事必躬親,兵權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的,清朝的兵部尚書不掌握兵權。兵部尚書不掌兵,那他幹什麼呢?負責軍隊後勤補給工作。比如說哪裡要打仗了,他就去找戶部尚書,給軍隊協調點糧餉物資什麼的。

從官銜上看,九門提督和兵部尚書都是從一品官銜,倆人平起平坐,但是兩人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樣的。九門提督高興得睡不著覺,因為自己本來是正二品,後來被升為從一品,自己手中的權力也是越來越大,從管理京城九門事務,到兼管巡捕五營事務。而兵部尚書恨不得找個地方痛哭一場,從正二品升到從一品看似風光無限,實際上盡人皆知那不過是“捧殺”,而自己的兵權也被皇帝收走了,自己淪為管後勤的。更可氣的是,清朝設定九門提督的目的之一就是分化兵部尚書的權力,京城九門事務本來是兵部尚書負責管理的,結果被康熙皇帝硬生生地劃分給了九門提督。

從掌握的實際權力上看,九門提督就更加看不起兵部尚書了。九門提督在四九城可是橫著走的主兒,根本就不拿正眼瞧兵部尚書。平時九門提督在九個城門口到處轉轉,沒事喝喝酒打打牌。到了關鍵時刻,皇帝都得巴結這個掌握京城三萬精銳禁衛軍的九門提督。嘉慶年間,嘉慶皇帝認為“步軍統領為九門筦鑰,統轄京營,總司緝捕,一人獨理。不特事權過重,兼恐稽察難周。”九門提督權力過大,嘉慶皇帝晚上都不能好好睡覺了,所以他就增設了左、右翼總兵各一人,作為九門提督的助手,實際上是為了分化九門提督手中的權力。

而清朝的兵部尚書著實可憐,曾經執掌天下兵馬、運籌帷幄之中的大司馬,如今淪為了運送糧草的後勤部長。而且遇到戰事,兵部尚書一般是插不上話的。首先是軍機大臣出謀劃策,其次是皇帝拍板,最後是地方上的總督負責執行並見機行事。我們就會發現,這裡面並沒有兵部尚書什麼事兒。清朝的兵部尚書有多水呢?我們再舉個例子,嘉慶元年,手無縛雞之力的紀曉嵐就擔任過兵部尚書。

所以,清朝的兵部尚書是比不上九門提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