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唐朝藩鎮節度使質子制度,在唐朝中後期,不過是權宜之計

菜單

唐朝藩鎮節度使質子制度,在唐朝中後期,不過是權宜之計

全文共1805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歷朝歷代的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頒佈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在唐朝之時,更是如此,唐朝君王為了能夠分擔自己身上的擔子,同樣加強對手中權力的把控,推出了藩鎮節度使政策。

雖然在一開始這一政策確實是行之有效,但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還是暴露了其中存在的諸多隱患。在唐朝中後期,分正制度衍生下了質子制度。而節度使的地位也逐漸凌駕於刺州使之上,成為了該地區最高的軍政長官。

唐朝君王自然知道大事不妙,於是為了加強中央對節度使的統治,便會對藩鎮地區徵召質子,以此來鞏固權力。挾質子以令天下,其實是一種緩和政治衝突的手段。

唐朝藩鎮節度使質子制度,在唐朝中後期,不過是權宜之計

而在中國的歷史當中,質子早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詞語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在繼位之前,就曾經在趙國做過人質。而在唐朝之時,唐朝君王便有樣學樣,將這一廢除多年來的制度再次使用,以此起到制衡的作用。

一、藩鎮質子制度的實施

在唐朝,藩鎮節度使主要是掌握一方疆域,日常的工作便是控制當地的人口以及財政大權,同時也擁有一定的兵權。值得注意的是,唐朝的藩鎮制度是可以子承父業的。

於是長久以來,割據於一方的節度使便成為了該地區的掌管者,這樣的情況就類似於周天子時期的諸侯王。所以唐朝為了控制局面,並對其徵召至子,以此來對其進行牽制。

換而言之,當朝廷設立藩鎮節度使之後,節度使想要上任,就必須將自己的親人送到京城當中做人質。一般都會挑選上任之人的兒子,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可以選擇其父母兄弟的。

唐朝藩鎮節度使質子制度,在唐朝中後期,不過是權宜之計

如若藩鎮節度使願意將質子送進朝廷的話,就表明他願意接受中央對自己的管制。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節度使因為手握重權而產生野心的話,也會因為自身處境予以退讓,甚至不得不接受朝廷下發的一系列不公平待遇。

藩鎮質子制度是在唐玄宗在位之時頒佈的,當時的唐玄宗已到暮年,對待朝政也不如年輕之時那般鍾愛了。為了維護國家的安穩,所以唐玄宗便利用宰相太子、宦官、外戚。

以及邊疆等諸多事例予以干涉,相互牽制,以此來達到自己統治朝廷的目的。但其實到了唐朝中後期之時,一方節度使送往京城的質子往往是假冒的。

所以這樣一來根本起不到最初約制節度使的作用。所以在唐朝後代的統治者當中,他們根本沒有從根本上解除這一重大隱患。

唐朝藩鎮節度使質子制度,在唐朝中後期,不過是權宜之計

二、唐代徵召藩鎮質子的方式

1、節度使本人為質子

出現這種情況大約會分為兩種方式,一個是結構式自願入朝,一個是被動入朝。節度使作為一方首領,手中確實存在著滔天的權勢。如果捷都史的勢力越來越強大的話,他是不能擅自入京的。

換而言之,如果朝廷為下發指令,節度使私自入京,就可以被判定為謀逆。朝廷之所以會讓節度使進京,其主要目的也是對其進行考察。

畢竟節度使所在的地區,距離朝廷還是有一定範圍的,為了防止節度使讓位,將事物交給其他人受理,又為了考驗節度使是否忠貞於朝廷,所以朝廷會定期的讓節度使進京面聖。

唐朝藩鎮節度使質子制度,在唐朝中後期,不過是權宜之計

2、節度使的子嗣留居京城

在唐朝末期之時,朝廷與藩鎮之間的鬥爭已經到了水深火熱的地步。朝廷為了能夠取得勝利,幾乎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直接派質子入朝,讓他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成為人質,而節度使也淪為徹頭徹尾的政治工具。

例如在唐憲宗在位之時,便萌生了想要解決藩鎮亂政的困局。當時一直管理承德地區的節度使因病去世,便打算讓其長子繼承基業,所以唐憲宗便借這一機會對其進行征討。

承德節度使多年以來,無功無計,每年向國家敬奉的糧食供品也沒有達到規定的標準。所以對於唐憲宗來說,他是有權利質疑節度使的忠心的。

於是他便藉著這一藉口,任命自己心中心腹來到承德擔任節度使。但前節度使的子嗣並不想接受這樣的結局,曾多次向朝廷覲見,表示自己可以改過自新,並遣送質子,作為朝廷打消念頭的關鍵。

唐朝藩鎮節度使質子制度,在唐朝中後期,不過是權宜之計

3、節度使的母親妻女亦或者是兄弟

如若節度使並無子嗣,那也並不意味著他不用送質子入京。朝廷會派相應的官員來到節度使所居之地,帶走他的妻子母親亦或者是其他兄弟,來到入京作為質子。

而這些入朝為制的藩鎮質子,是可以享受到一系列優厚待遇的,朝廷會對其每月分發俸祿,連生命安全也有所保護。但是這些質子要保證他們不會逃跑,也不會向藩鎮傳達任何訊息。但在唐朝中後期這些藩鎮之子紛紛鋌而走險,做起了間諜的工作。

唐朝藩鎮節度使質子制度,在唐朝中後期,不過是權宜之計

誠然,唐朝政府對藩鎮徵召質子這一政策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起到了牽制性的作用,但與此同時還具有極大的侷限性。而且在唐朝中後期之時,整個唐政府已經到了瀕臨破碎的地步,雖然對藩鎮徵召質子是運用多年的政策,但對於唐朝來說,也不過是一個權宜之計而已,不能改變不了歷史。

參考文獻:《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