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平均年齡超60歲,這群行走的“藍馬甲”講活濟南老城故事

菜單

平均年齡超60歲,這群行走的“藍馬甲”講活濟南老城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慧雯

眼前這位身著“藍馬甲”、精神矍鑠的杜鵑,是一位資齡超4年的公益講解員。從黑虎泉邊到曲水深巷,從芙蓉街角再到百花洲畔,每一處老城古蹟都變成一群“藍馬甲”口中活靈活現的故事,向來到濟南的人講述底蘊深厚、朝氣蓬勃、人情味滿滿的濟南。

平均年齡超60歲,這群行走的“藍馬甲”講活濟南老城故事

行走在老城街巷的文化保育者,團隊

平均

年齡超60歲

杜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濟南人,今年65歲,因為熱愛公益、喜愛濟南文化,4年前加入老濟南記憶館,成為了一名公益講解員。

“我們公益講解團隊平均年齡超60歲,最大的已經81歲,都是退離休老人,常年奔走於濟南老城的講解一線,主要面向孩子們講好老城故事。”談及團隊,杜阿姨面露自豪之色。“團隊在主心骨張志毅的帶領下愈發壯大,平均每人每週講解2-3場,一場持續2小時,深入老城的各個角落。我們真正把它當作一項事業在做,每次只要有講解預約,大夥都積極爭取講解機會。”

不同於其他講解隊伍,老濟南記憶館團隊更多地將故土情懷融入講解內容,透過故事的形式講活老城文化。“我們不是導遊”杜鵑表示道,“我們是行走在街巷之間的文化保育者。”

講好濟南老城故事意義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光故事逐字稿的打磨就傾注了杜鵑不少的心血和精力。齊魯壹點記者注意到,在杜鵑的手機上,每處古蹟都有數千字的逐字稿及錄音示範,這都是她一點一滴蒐集資料,結合個人情感反覆打磨完成的。故事內容豐富多元,包括文化背景、歷史典故和詩詞歌賦等,針對不同群體還有不同的講解版本。“希望透過好的故事讓老城文化變得有血有肉,這樣孩子們也願意聽。”杜鵑說。

平均年齡超60歲,這群行走的“藍馬甲”講活濟南老城故事

講述老城故事

讓文化與

古蹟

同頻共振

在杜鵑眼中,老城古蹟不是書本上單薄的文字,而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載體。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源自一場讓杜鵑記憶尤深的講解經歷。

2年前,她和團隊接待了香港中文大學社工專業的一行學生。據她介紹,在來濟之前,這些大學生對濟南不甚瞭解,僅有的認識是來自晚清知名作家劉鶚筆下的《老殘遊記》。書中曾鮮活地描述了當年黑虎泉的盛狀:“老殘果然望外一看,原來就在自己腳底下,有一個石頭雕的老虎頭,約有二尺餘長,倒有尺五六的寬徑。從那老虎口中噴出一股泉來,力量很大,從池子這邊直衝到池子那面,然後轉到兩邊,流入城河去了。”

杜鵑告訴記者,香港學生來的時候,黑虎泉還處於噴湧淡期,虎頭湧出的泉水遠沒有最盛時期的熱鬧。杜鵑指向三個虎頭,告訴這群學生這就是書中描寫的黑虎泉,“我話剛說完,就看到學生們連連驚歎,表示終於與腦海中的文字描述對應起來了”。杜鵑開心地回憶道,“好像一瞬間注入了靈魂”。

平均年齡超60歲,這群行走的“藍馬甲”講活濟南老城故事

這就是古蹟的價值和魅力。作為文化載體,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維度,古蹟將城市的文化精神一脈相承。透過故事講述,使得文字和實物的共振,喚起腦海深處的記憶,引發肺腑之間的共鳴。經歷這件事,杜鵑更加意識到這份講解事業的價值和意義,希望透過身體力行留住和傳承好濟南的老城文化。

老濟南記憶館負責人張志毅告訴記者,記憶館的文化保育公益計劃發起於2016年,旨在留住濟南的根與魂,讓鄉土歸屬感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繼續創造和傳遞新的濟南記憶。目前,老濟南記憶館已經擁有一支由20多名核心骨幹成員組成的文化保育和城市導賞志願團隊,開闢了黑虎泉、百花洲、曲水亭街、大明湖、紅色黨史等多元化主題探訪路線,像杜鵑這樣的“藍馬甲”們也繼續奔走於老城的各個角落,講好老城故事,傳承濟南文明,成為城市一抹亮眼的藍色風景。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