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北京地鐵2號線30年老壁畫“美顏換新裝”

菜單

北京地鐵2號線30年老壁畫“美顏換新裝”

北京地鐵2號線30年老壁畫“美顏換新裝”

北京地鐵2號線西直門、建國門、東四十條站三站的老壁畫已經有30多年曆史,不僅通勤族對它們不陌生,不少外地來京遊客也來特意“打卡”。但隨著時間的流失,地鐵壁畫在灰塵和列車震盪的影響下顯得有些滄桑。

近年來,修復老壁畫一直是北京地鐵公司推動的一項重點工作。8月11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瞭解到,繼去年建國門地鐵站壁畫修復完成後,地鐵西直門站、東四十條站的壁畫也完成修復,“美顏換新裝”,以絢麗的姿態重新展示在乘客面前。

北京地鐵2號線30年老壁畫“美顏換新裝”

成立專門團隊耗時數年修補老壁畫

8月11日上午,在地鐵2號線西直門站,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看到,修復完成的《大江東去圖》和《燕山長城圖》熠熠生輝,從站臺望去,《大江東去圖》的大江大湖走向脈絡順暢,河流奔湧向前,無滯澀之感;而《燕山長城圖》的長城紋路清晰,蔚為壯觀,無斷缺之憾。

為了襯托壁畫,讓乘客看得更清楚,欣賞到壁畫的各個細節,北京地鐵公司在軌道附近增加了射燈,暖色光很好地為壁畫營造了氛圍感,為藝術作品營造了屬於自己的舞臺。

據北京地鐵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位於西直門站的《大江東去圖》和《燕山長城圖》,東四十條站的《華夏雄風》和《走向世界》,建國門站的《中國天文史》和《四大發明》,是中國地鐵史上第一批公共壁畫。但這些創作於上世紀80年代的壁畫,在地鐵裡陪伴了乘客三十多年後,普遍出現老化、破損等狀況。

為了更好地保護新中國公共壁畫藝術的重要作品,北京地鐵公司早在2017年已經著手研究修復工作,並對西直門、東四十條、建國門三座車站的壁畫進行了全面的安全檢查,檢查發現經過三十多年的時間,三座車站的6幅壁畫普遍出現老化、破損的問題,呈現出表面色澤暗黃,畫面鬆動脫落,甚至有些壁畫缺失的情況比較嚴重。

鑑於上述現狀,為了細緻深化壁畫修復工作,北京地鐵公司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先後拜訪了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和故宮博物院古建築部的專家學者,參照文保界的修繕方式開展工作。

2019年9月,在前期多次會商基礎上,壁畫的修繕工作正式啟動,由專業公司對壁畫進行空鼓檢測、缺失勘察、清洗還原等統籌策劃。經過多次設計研討及安全評估後,開始對3座車站的壁畫進行清洗修繕。

去年年初,建國門地鐵站老壁畫重現古風,華麗亮相。今年年中,地鐵西直門站、東四十條站壁畫重灌亮相。

北京地鐵2號線30年老壁畫“美顏換新裝”

以“考古”的方式修繕壁畫

這些壁畫大多由我國書畫界名人所作,已有30餘年歷史,大多壁畫原稿已經無處查詢。為了儘量恢復地鐵壁畫的原貌,修舊如舊,地鐵公司和施工團隊可是廢了不少心。

北京地鐵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壁畫本身具有的歷史意義角度考慮,首先回訪原主創人員;組織相關學術文章;還原歷史背景;探討並追溯其藝術史價值。其次深入地瞭解當時創作的工藝過程,對現有的成品進行現代科學技術分析,為今後的修補工作打下牢靠的基礎。最後,盡最大可能儲存原有作品的完整度,體現當時創作壁畫之初的歷史意義,對現有壁畫做到完善儲存,力求使用高科技技術,在不破壞現有成品的基礎上,最大程度使其還原本色,讓更多的乘客能夠體會當時整幅壁畫所要呈現出來的意義。

請專業畫師現場“補意”原作

“還原”並不容易。以西直門地鐵站為例,地鐵2號線壁畫修復技術負責人趙勝亮介紹,西直門站的壁畫存在破損、裂紋、空鼓等情況,在檢修門附近的壁畫還存在缺失的情況,這給壁畫修復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趙勝亮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裂紋、空鼓等情況可以用技術手段修復,最難的就是缺失的壁畫,而西直門站缺失的瓷磚大概有15處左右。

由於年代久遠,當年的創作者如今已高齡,且壁畫底稿已經不復存在,恢復原貌成為最大難題。在經過多番論證後,地鐵公司和施工團隊從專業學院請了近十名畫家,根據畫作的基本原理,現場對畫作進行“補意”。

所謂“補意”,就是畫家現場對缺失部分進行再創作,根據山脈、長城的走向最大限度還原原作,確保與原作和諧,之後再由專家團隊遴選,選定之後,再進行基板臨摹,最後進行燒製。

趙勝亮介紹,這個過程伴隨著整個壁畫修繕的過程,大概持續了三四個月,確保壁畫“修舊如舊”。

而在修繕東四十條《走向世界》的馬賽克過程中,70米馬賽克顏色複雜,形狀不一,其中最大的難題是丟失殘碎的金牌,此時僅靠殘損的碎片很難看出金牌的原型。苦惱之際,電影《奪冠》讓工作人員靈機一動,立即查閱資料,反覆核對金牌碎片,終於找到了答案,透過對比還原按照原型進行燒製,讓金牌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

記憶體:

西直門站壁畫《燕山長城圖》和《大江東去圖》是在高麗紙上創作的國畫,由著名美術家張仃先生協同山水畫家龍瑞、姜寶林、王鏞、趙衛、陳平等人創作;兩幅壁畫的長度各約為70米,使用了環氧樹脂特殊的裝裱方法。

建國門站壁畫《中國天文史》和《四大發明》都屬於陶瓷壁畫。《中國天文史》全長60米,高3米,由3000塊彩色陶瓷組成,概括地表現了我國長達五千年的天文學發展史。《四大發明》全長60米,高3米,使用了共8000塊150×150毫米的釉面陶瓷拼出全圖,表現了火藥、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四大發明對於人類文明發展的推動和影響。

東四十條地鐵站壁畫《華夏雄風》為大型陶板畫,長62米,高3米,取材於中國歷史人物習武修行的形象,三十餘個歷史人物或聞雞起舞、或言傳身教、或打坐修煉,人物形象鮮活生動。《走向世界》則以“衝擊亞運會”為題材,用陶瓷鑲嵌的,長70米,高2。99米,整幅畫面描繪了當代各種競技運動,人物富有運動氣息。兩幅壁畫一古一今,相映成趣,展現了中國人拼搏向上的體育精神。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洋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黃亮

編輯/李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