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菜單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歷代王朝都為後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物。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文物的市場價值更是不斷攀升。除了已經被國家收藏的出土文物、以及流失到外國的古董以外,還有很多老百姓會將文物作為個人愛好收藏起來。

基於這一社會風潮的興起,各電視臺開始推出“鑑寶”類欄目,一方面可以鑑定古物的真偽、普及鑑定方法,另一方面還能追溯其對應時期的歷史背景,宣傳幾千年的華夏文明。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比如央視二套曾經推出的《藝術品投資》欄目,以專家鑑定評述、觀眾競猜藏品價格的方式,來深討文化底蘊。不過在《天下收藏》這檔鑑寶欄目中,設計環節格外別出心裁。當藏品被判定為贗品之後,要由

主持人王剛親手將其砸毀。某次錄影結束後,收藏者一氣之下將王剛與欄目組告上法庭,這究竟是為什麼?這件事後來是怎麼解決的?

一、 王剛的收藏愛好

隨著影視作品的創作,很多角色都被演員演繹得繪聲繪色。尤其是當演員擅長演某一種型別的人物時,就會被大眾稱為“角色專業戶”。比如飾演《還珠格格》一、二部中的“皇帝專業戶”張鐵林老師;飾演83版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中的“洪七公專業戶”劉丹老師等等。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而說起“和珅”這個角色,相信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起王剛老師的扮演。當年,他在《鐵齒銅牙紀曉嵐》、《宰相劉羅鍋》等7部電視劇、300多集中飾演“和珅”一角,為大家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也因此被稱為

“和珅專業戶”。

更難得可貴的是,儘管王剛老師飾演的都是同一個角色,但是在不同的影視作品中會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表演風格。不得不說,王剛老師的演技真是一絕!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在演戲之餘,他的主要精力會投放在收藏古玩上,據說王剛老師將自己身家的70%都用於這方面,在文藝圈的名氣很大。在參加某節目時,他還公開了自己在北京的四合院。

北京可是寸土寸金的城市,多少北漂連租一間像樣的房子都有難度,王剛老師卻能坐擁一座獨門獨院的四合院。

按照北京當時的房價,這座房子起碼價值上億。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不僅如此,四合院的內部裝飾才真正讓人大開眼界,所有的傢俱與裝飾品都是王剛收藏的古董。

而這座四合院根本就不是用來居住的,只是王剛為寶物們尋找的“安身之所”。

因為他收藏的大量寶物無處安放,放在樓房裡根本不搭,就索性買了一座四合院,

既能放古董,還能帶家人偶爾過來住幾天,

兩全其美。在節目中,王剛向觀眾們展示了自己書房上的字畫,有韓美林的真跡、齊白石的畫等等,

這些普通人見一面都難的文物,已經成為王剛老師的私人物品,可見其財力雄厚。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二、意外砸毀寶物

出於對古董的喜愛,王剛老師還答應擔任山西電視臺《天下收藏》欄目的主持人。

該節目打破以往鑑寶類節目的形式單一,重估價、輕文化的弊端,而是強調以藏品的文化為核心,講述收藏品背後的文化故事。在這種挖掘文物的民族記憶方式下,節目一經播出就取得不俗的反響。

同時,幕後設計團隊將鑑寶環節設計得別出心裁。整檔節目一共三個流程,分別是“亮寶”(展示寶物)、“辯寶”(辨別真偽)、“護寶”(保護文物),

若某件寶物被鑑定為贗品,則由主持人王剛老師用“護寶錘”當場將其砸毀

。這種看似簡單粗暴的方式,其實是經過節目組充分考慮以後才具體操作的。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節目組為了避免出現糾紛,會與每一位前來參加文物鑑定的收藏者簽下“契約”,其中強調:若所帶藏品被毀壞,不能與節目組產生糾紛。

或許這種做法令很多收藏者望而卻步,不過依然會有不少愛好文物的人前來進行藏品甄別。

究其原因,無非是寶主想辨別藏品的真假、給它定個身價。一旦寶物被鑑定為真品,就等同於有了“證書”,藏品的市場價值自然會水漲船高,甚至會比寶主的預估價高出數百、數千倍。可是誰也沒想到,

一次意外事件的發生,將王剛老師與整個節目組推至風口浪尖之上。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2012年,來自河北的中醫大夫付常勇偶然間看到這檔節目,他才想起家中有兩個“甜白釉壓手杯”,於是決定將這對杯子帶去節目中進行鑑定。經瞭解,這對寶物並非是付常勇的傳家寶,而是他早年間為患者看病時,病人將這對杯子當作“診費”贈送於他的,該患者聲稱這對杯子價值不菲。

由於付常勇並不瞭解文物收藏價值,節目組最初與他溝通時,他只給出兩萬元的報價。按照固有流程,

付常勇與節目組簽下“免責協議”。

而後,他到演播臺上將寶物呈現給專業人員檢視。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經過現場專家團的鑑定,這對“甜白釉壓手杯” 紋理有些生硬呆板,胎質過於粗雜,是現代仿品。

按照節目流程,主持人王剛舉起“護寶錘”“咔嚓”一聲將其中一隻杯子直接砸碎。

透過節目錄像顯示,付常勇在親眼看到杯子被砸碎的一瞬間,面露難色。但是礙於藏品被判定為贗品,且自己又與欄目組簽訂了“免責協議”,只能帶著剩下的那隻杯子與被砸毀的碎片黯然離場。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參加完節目以後,

付常勇不太願意接受這個結果,便帶著另外一隻杯子又找了一位鑑定專家,

這次結果令他大吃一驚。這位專家表示:雖然付常勇的瓷杯並不是真品,但的確是明朝時期的仿製品。也就是說,

這對杯子是正兒八經的古董,按照當時市場價值估算在兩億元左右。

得知這一訊息後,付常勇無法接受,

他認為是節目組的錯誤鑑定導致自己損失了這麼珍貴的寶物。於是,他將王剛老師以及《天下收藏》欄目組一起告上法庭,並要求節目組進行賠償。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這件事情在當時還引起不小的轟動,因為一向以專業著稱的鑑寶節目竟然能犯這種原則性錯誤,媒體與觀眾們都在關注事情的最終走向。他們也想知道,法庭究竟會如何審判。

由於涉案金額巨大(2億元),且原告與被告雙方各執一詞,此案在審理過程中經歷三年之久,法院認為:原告在參加節目之前就瞭解有“砸寶”環節,且簽署了相關協議,顯然已經接受藏品被砸毀的風險,因此法院不支援原告的索賠主張。2016年7月法院判決如下:

付常勇敗訴,自行承擔訴訟費用及其他費用。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對於這個結果,付常勇自然是心有不甘,他認為僅憑節目組的專家給出的結論就將藏品砸毀是極其不負責的行為,根本沒有權威性。其實在2012年,這檔節目就同首都博物館一起舉辦了真假藏品的對比展覽,當時還受到不少愛好文物的群眾追捧。

有人說,被砸的寶物中的確有真品;有人說,被砸毀的都是“贗品”。雙方各執一詞,在網路上吵得不可開交。為了平息爭議,相關部門特意邀請國家文物委員會的四位專家到場,對所有被砸的“寶物”進行鑑定。

這四位專家一致認為這些被砸的瓷器是贗品。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這個結果從側面強調了《天下收藏》專家組的專業與權威,只不過付常勇無法接受自己價值兩億元的寶物被砸毀。無論他怎樣後悔,事實都是敗訴的。因為他已經簽下“免責協議”,所有後果只能自行承擔。這件事情結束以後,輿論並沒有隨之消失,大眾對鑑寶類節目的信任度直線下降,民間收藏家根本不會再冒險去參加節目進行鑑定。所以,

《天下收藏》這檔節目也不得不叫停。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三、古董價值

古玩,又稱文物或古董,是先人留給我們的文化珍品,包括傳世品與地下出土品,它們身上沉積著無數的歷史、文化與社會資訊。據不完全統計,自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喜歡收藏或從事古玩行業的人超過7000萬。

當經濟發展愈加繁榮以後,人們的錢包越來越鼓,就會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文明享受,所以對應運而生的文化休閒產業的要求與審美也會隨之升高。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而文化休閒產業更側重於提升精神文明,並不像其他產業那般有章法,這也就使得這一產業鏈容易出現魚龍混雜的情況,尤其是在以收藏價值為主的古玩行業中。那麼有哪些注意事項需要古董愛好者瞭解呢?

1。

勿貪便宜。

真正的古董本身的材質極其名貴且不可再生。在歷史的洪流中,古董物件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或破壞,

因存世稀少往往會成為孤品。而“物”一向以稀為貴,

價格便宜、完整漂亮的撿漏心理絕對不可有。

收藏界確實有不少依靠投機或投資買賣賺得盆滿缽滿的真實案例,只不過這種賺錢經驗不值得分享,人們會對古玩收藏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的片面認識,從而盲目地草率購買。切記“三思而後行”。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2。

多看多學、少問少買。

像王剛老師這種有絕對的財富能力去購買喜愛的古董文玩的收藏家畢竟是少數。普通老百姓若對藏品感興趣,不妨多去參觀博物館、古玩市場,多看看相關收藏品書籍。有多少能力就投資多少,不要超出經濟能力。

說到底,古玩的“水”很深,只有潛心研究鑑賞知識,瞭解市場動態、行情,才能懂得甄別不同的古舊物品。投資目的僅為其次,健康地從事收藏活動或許會帶來意外的經濟回報。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3。

多交流、不恥下問。

本著“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態度同藏友互相交流,分享經驗。除了認識的愛好者以外,古董文玩還有很多交流途徑,比如貼吧、QQ群等。其中切實際的交流可以不受制於時間地點等條件的約束,更加方便快捷。

同時,要了解我國對文物商品的法律法規。

《文物保護法》中對文物的收藏與流通都作出了具體規定

,所有參與者都需要及時瞭解政策法規的變化與風險。隨著社會發展,很多舊規定已經不再適用於當今社會情況,人大也在加緊安排文物法的修正工作。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4。

鑑定工具。

古玩鑑定的方法遠沒有古物鑑定那般嚴肅與正式。後者被鑑定的前提是已經確定鑑定物件的真實性,其核心是考證物件本身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等,經濟價值基本不在考慮之列。而

古玩鑑定的首要任務是確定真假,重點在於估算經濟價值。

所以在利益的驅使下,古玩鑑定行業遠不止魚龍混雜那麼簡單。有太多的裝腔作勢者信口雌黃、道聽途說、斂財擾亂市場。我國各級法院並沒有相關的文物鑑定機構,社會上也沒有專門鑑定文物的個人。法院在處理付常勇這類案件時,關注重點往往都在程式是否合法規上,並不是原告與被告糾結的藏品真假問題。

藏品真假的塵埃從未落定,類似的故事也一定還在發生。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四、王剛對砸毀文物的迴應

在演藝圈混跡多年的王剛老師,雖然也受到不少觀眾對自己的非議,畢竟飾演的“和珅”形象十分到位,很多人都會將對角色的情緒轉嫁至演員本身,但這都是觀眾對王剛演技的認可,無可厚非。

而《天下收藏》那次意外事件是他唯一的事業“汙點”。

事情發生以後,為了冷卻熱度,節目組與王剛老師均未作出迴應,只按照法院的最終審判結果來履行相關義務。直到2020年,王剛開始註冊自己的短影片社交平臺,有網友再次詢問起那次事情的原委,他才第一次正面做出迴應。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王剛說:“案子經過一審與二審,說明我們是沒有責任的。

那隻杯子究竟是不是真品都無從考證,何況就算是正品也不可能值兩個億。”

最後王剛還補充說道:“我個人心裡是挺同情他(付常委)的,所以我也不想再說這件事情了”。

縱觀整件事情,付常委也好、王剛老師也罷,都是受害者。付常委損失的是一隻價值不菲的杯子,

而王剛作為節目主持人,他只是一名執行者。

節目組安排了鑑定員與專家,在他們的鑑定結果以後才致使王剛去進行“砸寶”的行動。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更何況,節目組最開始聘請王剛老師來參加節目,無非也是看上了他的名氣,為節目預熱造勢,才會有後期的關注度以及吸引收藏者前來參加鑑寶。

從這一點來說,王剛老師比付常委還冤枉。

好在,那件事情已經被時間吞沒 ,從王剛老師在社交平臺上的迴應語氣可以聽出,他已經看開這件事情為自己帶來的消極影響。而所有藏品愛好者也會在這次事件以後格外慎重地選擇鑑寶機構,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王剛在節目裡“誤砸”真古董,被收藏者告上法庭,後來怎麼解決的

現在已經73歲的王老師明顯見老,不過精神狀態與身體情況還是很不錯的。他與第三任嬌妻鄭豔東生活的很幸福,鄭女士還為丈夫生下兒子,父子倆相差60歲。

為了給妻子和孩子創造更優渥的生活條件,早就到了退休年齡的王老師依然堅持工作。也許在外人眼裡看來,他現在的工作節奏很辛苦,但是王剛老師也是樂在其中。希望他老人家以後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同時也警戒那些愛好文玩的收藏者:擦亮雙眼、切莫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