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清代道光木匾:“種杏成林”

菜單

清代道光木匾:“種杏成林”

清代道光木匾:“種杏成林”

清代道光木匾“種杏成林"

洛寧縣河底鎮牛渠村珍藏清代道光二十九年“種杏成林”木匾。長198釐米,高94。8釐米,厚3。5釐米。右廂陽字:“眷愚弟馬計飛恭為大國手翁王老先生立”,中居四大鎏金陰字“種杏成林”,左廂“道光二十九年四月中浣吉日 泉水溝”,匾額儲存完整,字跡清晰,因年久色漆退顏,可謂珍貴文物。

此匾為祖傳珍藏之文物,傳家之寶。據老儒人介紹,是祖奶奶陪送嫁妝,祖奶奶是泉水溝馬氏閣女。從木匾額寓意推敲,應該是年久相傳有誤。若陪嫁之妝應稱“先生“,而不是“老先生”。從讚譽字義上看,大國手指醫道精湛,普渡眾生,應該是泉水溝人馬計飛病重治療痊癒,送王老先生之匾額,義重千斤。贈送之人謙虛,自稱愚弟。道光二十九年四月中浣距今172年,泉水溝距牛渠村15裡地,尋醫問藥便利,來回不遠,符合常理。

“種杏成林”源於漢代,三國時期有個董奉道士,隱居江西廬山,常與人看病,他的醫術高明,遍及遐邇。他看病不收錢,把病人看好後,在附近栽杏樹。病重者五棵,輕者一棵,天長日久,成了一片杏林。杏成熟時期又不賣,讓買杏者拿稻穀來換杏,鬥谷換鬥杏,換來的稻穀救濟窮人。他的醫術醫德在當地口碑良好,後來人們用“種杏成林”“杏林春滿”“譽滿杏林”來讚揚董奉。也相當於現在的錦旗上繡有“華佗在世““妙手回春”字樣。

“種杏成林”贈送人是泉水溝人馬計飛,贈送給牛渠村王老先生,雖時過境遷,年代久遠,但王老先生的醫德尚存,是王氏家族的榮耀,也是後人的楷模!

清代道光木匾:“種杏成林”

作者簡介:吳電智,洛寧縣河底鎮牛渠村人,熱衷於家族文化研究,現為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