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成祖朱棣真的會留下—不和親不納貢的聖旨嗎

菜單

成祖朱棣真的會留下—不和親不納貢的聖旨嗎

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自古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當然謠言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說到謠言的歷史,那可久遠了,什麼紂王是最後一個人皇,文王拉車八百步,周朝存在八百年……到清末的八國聯軍2000人攻入紫禁城等等(之後謠言不作論述本人只關注1912年前的歷史資料)。

最近明粉越來越多,提到明朝,最為出名的就是君王死社稷,當然說的就是崇禎。為了給崇禎的上吊找一個合理的理由,就開始造謠。說什麼是朱棣留下的聖旨,聖旨還是由多爾袞發現的。編的有鼻子有眼的。聖旨的內容是啥呢?聖旨的內容是:外敵入侵,大明不和親,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成祖朱棣真的會留下—不和親不納貢的聖旨嗎

如何分辨這種謠言的真假?其實很好分辨:

第一個,史料記載(也是最有力度的闢謠方式),無論是明史還是清史,還是清朝滅亡前的小說,等等。原文出處。

第二個,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認為自己的朝代滅亡,儘管歷史的車輪是前進的,經歷過各個朝代。但他們總以為,自己就是萬世的朝代。何況朱棣這樣的皇帝。

第三個,為什麼是多爾袞發現的,而不是李自成發現的。李自成在北京城呆了42天,早就把北京城翻個底朝天了,何況是他自己呆的紫禁城。要知道朝代更替的時候,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清查前朝遺物。總不能我這邊都當皇帝了,突然間在我自己的家裡莫名出來了上一個朝代的資料。

然後再看看大明朱棣後到底有沒有遵守這個內容呢?

第一條:不和親(嫁女兒改成娶兒媳)

據《朝鮮李朝實錄》和《高麗史》記載,朱元璋在的時候就提出與高麗和親,後來朱棣登基後依然實行和親政策。《明實錄》對於和親這種字眼異常敏感。認為和親丟人。因此,沒有史官敢記錄。對於《明史》作為後世記載更不可能會有和親這樣的字眼了。清修明史又不像現在似的跑到外國去找資料查真偽。如果想對明朝有更深的瞭解,《李朝實錄》的確是比較有價值的參考,畢竟在某些人眼裡,朝鮮奉明為正主,也就不會抹黑明朝。

第二條:不納貢(改名朝貢貿易)

對於這個不納貢,一堆人喜歡拿清末和宋朝來說。準確來說是宋朝,清末屬於賠款,還不是納貢。準確來說明朝確實不用納貢,只是改個名稱就可以了,朝貢貿易。

第三條:天子守國門(國門在哪裡)

如果朱棣知道這個天子守國門估計能氣死,國門在哪裡?另外,把天子當保安了?天子是核心,如果正常的話應該是武將守國門。如果天子都守國門了,那隻能說,你的武將已經是別人的了。不過看結果好像也對,但是朱棣會希望自己的武將成敵國的武將嗎?

成祖朱棣真的會留下—不和親不納貢的聖旨嗎

第四條:君王死社稷(朱祁鎮,朱由榔)

這個君王死社稷算是BUG最多的一句話了,因為這句話就只是為體現崇禎有骨氣量身定做的,但是如果仔細瞭解崇禎的死,也不是那麼光榮,被滿朝文武拋棄,自己無路可走的時候上吊,這能叫死社稷嗎?既然死社稷為什麼不死在朝堂?殺死自己妻女的時候,為什麼不自己抹脖子?如果真的是這種情況死的話,都可以說崇禎是敢於面對死亡。而不是跑到後山死,當然據資料記載,是跑不出去了,才跑到後山的。這和在富士康跳樓自殺的員工有什麼區別呢?這和討薪不成自殺的人又有什麼區別呢?

如果朱棣真的希望自己的朝代好或者說是編這句話的人真的能站在朱棣的立場去編這個謠言的話,應該是:武將守國門,文臣死社稷,天子上戰場,君王可戰死。如果這四句話做到了,根本就不存在和親納貢的說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