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2600年前的春秋戰國, 齊國和魯國有一場貿易之爭!

菜單

2600年前的春秋戰國, 齊國和魯國有一場貿易之爭!

2600年前的春秋戰國, 齊國和魯國有一場貿易之爭!

作者:老井

這是發生在兩千六百多年前的一個故事。

一場漂亮的貿易之爭。

司馬史公做了漂亮的描述。後人讀起來,對古人的手段拍案叫絕,但,暗藏在字裡行間的奧秘,他卻沒用明說。

今天週六,我讀《史記》,恰好再次讀到這裡,覺得有些地方很有意思,就又翻閱了《左氏春秋》和《戰國策》,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

那一年,魯莊公看著眼前的經濟現狀,滿眼盡是淒涼,一聲長嘆,飄飄然幾千年猶在昨日。

遙想長勺一戰何其英雄,打得齊桓公痛失愛子,而如今齊國沒動一兵一卒,自己卻輸得徹徹底底。

習慣說,齊國是大國,喜歡吃大蔥,魯國是小國,喜歡吃大蒜,直到如今,很多山東人很迷糊:為什麼山東簡稱魯而不是齊?

從這個問題中,能找到中國文化的核心,能弄清楚齊魯兩個國家當時的現狀。

周朝建國後,大封天下,將周公旦封於魯,將姜尚封於齊。

魯國從血緣上屬於宗親國,臣民自帶傲氣。土地肥沃,科技發達、屬於富庶之地。

齊國東夷少數民族集聚區,屬於外臣之國,土地面積大卻貧瘠,大面積的臨海區域對於農耕社會來說等於死地,齊國發展強大是齊國人努力的結果。

山東號稱禮儀之鄉,主要是因為“周禮盡在魯矣”,周禮踐行之地。劉邦奪得天下,為了制定國家秩序,特從魯地請來一些儒生,為其制定禮儀。

直到今天,中國人宴請賓客,主位、主陪、副陪的位置安排,怎麼敬酒,如何夾菜,一套一套的,在曲阜一帶特別明顯,特別嚴格,因為它就起源於魯地。

可見,中華禮儀的踐行上,魯國的歷史上地位有多高。

孔子是魯國人,是中國的文聖,那麼,魯國在文化上佔有明顯優勢,可以說是儒家文化的正跟兒。

我推測,大概因為上述原因,山東簡稱魯,也顯示出魯國面積雖小,魯國人心理上可能比齊國人有其優勢,當然也就不會懼怕齊國了。

2600年前的春秋戰國, 齊國和魯國有一場貿易之爭!

兩個國家大大小小的戰爭沒少打,互有勝負。

長勺之戰應該算得上經典戰役之一

關於這次戰役,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一定熟悉曹劌論戰,就是那個著名的論調:“”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以我小時候打架的經驗,對此種論調有另一種理解。

試想一下,假如你實力比對手高出幾個倍數,就算你病了,也能把對手揍趴下,何況只是士氣稍稍受點影響呢。

按照左丘明所說,當時,齊魯兵力對比是30萬對3萬,這不能簡化於10:1。

春秋前期的戰爭方式不像戰國時期詭計多端,更沒有特種兵作戰和尖端武器。

講究君子之戰,雙方擺好陣勢再打,如果一方沒有列好陣勢,對方不能發起進攻的,一方如果敗了,勝方是不能追擊的,否則就會違背君子之道,被天下諸侯鄙視。

按照史書記載,齊國除盛產鹽外,還盛產鐵,在冷兵器時代,鐵器就相當於核武器,在兵器上,齊國應該佔優勢。3萬人的隊伍衝向掌握如此兵器的30萬,就算這30萬全是老弱殘兵,也能將對方包了餃子。

長勺之戰出自於《左傳》,在《史記》中卻沒有任何記載,如此關鍵的戰爭,決定了齊桓公爭霸的格局,為何《史記》中沒有記載呢?

長勺之戰或許根本就沒有發生過,也可能發生過,但,軍事實力兩國相差不大。作為春秋末年的魯國人左丘明誇張了有利於祖國的故事。

為什麼這麼說?

除了上面所說的軍事對比外,來看看當時的格局。

鮑叔牙推薦管仲,齊桓公不記射鉤之仇,把管仲從魯國接回,與管仲聊了聊,對管仲敬重的無以復加,採用了管仲提出的三步走。

第一步是設立法令綱紀,使百姓做事有所遵循。

第二步是劃分出士、農、工、商的居住區域,使之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業。

第三步是透過寓兵於農、軍政合一的方法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用以征服諸侯稱霸天下。

按照史書《國語》記載,管仲到齊國這一年距離長勺之戰只有不到半年的時間,各種改革還處在準備階段。由此推測,齊國還沒有強大起來。

而魯國自封國那天起,軍事和經濟就很強,到了長勺之戰時期,魯國仍然很強大。那當然齊國不可能打贏了。

我覺得,只有認同這一點,才能解釋的通,後面齊魯大大小小戰爭中為什麼齊國沒有佔到便宜,也才能解釋的通齊國為什麼要換一種大法:

貿易之爭。

2600年前的春秋戰國, 齊國和魯國有一場貿易之爭!

軍事解決不了了,管仲與齊桓公商量,要在兩國的國際貿易上做點文章。

齊國讓商務、農業、禮儀、法律等部門聯合調查,拿出了一份詳細的報告,研究結果顯示,可以幹。

魯國生產縞,一種細白的生絹,齊國生產紈,一種白絹。

我查閱了不少資料,也沒搞懂兩種東西到底有什麼區別,總之,兩個國家經常有關於這兩種商品的國際貿易來往。

管仲精心策劃之下,齊國第一猛男和時尚風潮第一代表,齊桓公,帶頭穿魯縞做的衣服。

齊國同時頒佈一條法令,要求全體官員也穿魯縞衣服,沒過多久,以淄博為原點,整個齊國老百姓紛紛效仿,魯縞進口量大增。

齊國老百姓也想生產魯縞,管仲讓法律部門下文,禁止齊國老百姓生產魯縞,所有的縞都必須從外進口,且降低關稅。

在供求關係的刺激下,魯縞價格猛增,魯國老百姓大喜,放棄了農耕,全都織縞。

管仲又貼出佈告,釋放貿易訊號:魯商給齊國販來一千匹縞,賞三百金,販來一萬匹賞三千金。

魯國人受到了刺激,更多人加入了織縞的行列,魯莊公看到稅收增加的這麼快,也就默認了經濟結構。

君主預設就是支援,魯國處處聽聞織布聲,無人管理田地大荒蕪。

一年之後,齊國突然下令閉關,禁止進口魯縞。

齊國風尚也大變,齊桓公開始穿齊紈做的衣服,齊紈流行。

魯國的縞大量積壓,擴大生產規模的老百姓苦不堪言,田野又是一片荒蕪,只能從齊國進口糧食,齊國趁機抬高糧價。

魯國一下成了齊國納入囊中之物。

2600年前的春秋戰國, 齊國和魯國有一場貿易之爭!

當做純故事來看,魯國臣服於齊國,功勞必都是管仲的。

歷史卻不僅僅事故時,需要我們認識更多內涵資訊。

齊國之所以敢採用這種貿易之爭方式,首先得耗得起,其次有強大的生產能力。這兩者缺一不可,否則就會被拖垮。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前者已知,後者未知,未知卻敢幹,那是一種當政者的自信。

選擇這類貿易之爭,上面所說的經濟因素外,軍事因素也很重要。管仲肯定衡量過,假如魯國狗急跳牆,發兵來搶,齊國能否防禦得住。

答案是肯定的。

還有一個更為隱蔽的關鍵,齊魯兩國國君和大臣能力。

返回頭來細想,齊國這是一招險棋。

假如魯國出口魯縞的過程中,魯莊公下令必須要保持農業生產,或者提前大量進口糧食作為儲備,那麼,齊國的貿易之爭必敗無疑。

可惜,魯莊公中招了。只能說明,魯國強大的文化優勢並沒有轉化成高階智商。

這也算是給我們思考文化的作用提個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