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跨界畫家小林老師攜國漫出國門用藝術治癌症,新年希望潛心創作

菜單

跨界畫家小林老師攜國漫出國門用藝術治癌症,新年希望潛心創作

跨界畫家小林老師攜國漫出國門用藝術治癌症,新年希望潛心創作

——第4篇——

在中國,一位高校老師可以擁有怎樣的文化能量?中山大學教師林帝浣(“小林老師”)提供了一個充滿想象力的答案。

過去一年間,他應邀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辦了文化講座和個人畫展;作為策展顧問,將《大鬧天宮》《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優秀國漫作品帶到日本和歐洲,吸引大量當地人駐足圍觀。

他的微信公眾號“小林”幾乎日更一組原創治癒系水墨漫畫,堅持至今,單篇推文10萬+已成常態。不過去年有件事的確讓他“受寵若驚”——由他繪製並推送的一幅水墨漫畫,被改編成了高考全國III卷的材料作文題。考試結束後,南都記者曾第一時間對話林帝浣,並找到了這幅漫畫的原型人物——他中學時代的英語老師黎光寧。

2019年中,林帝浣還收穫了3個新身份: 1月初,他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聘為客座教授,負責籌建人文藝術治療科;9月以來,他成為中山大學藝術學院教師,參與建立中大美術專業;12月,經全員大會選舉,他正式當選廣東省動漫藝術家協會副主席。

跨界畫家小林老師攜國漫出國門用藝術治癌症,新年希望潛心創作

林帝浣。

在春節到來之際,南都記者造訪了林帝浣位於中大南校園附近的“等一朵花開”工作室。儘管多重角色在身、事務繁忙,眼前的他依舊是春風含笑,看不出一點兒疲色。

林帝浣說,希望2020年,能將更多時間用於創作,還計劃著多走一些地方,“去寫寫生,拍拍照,找一些新的感受,再把它們放到新的作品裡。”

讓中國動漫“走出去”

回顧2019年,林帝浣有一半時間用於將中國動漫百年發展歷程中的經典力作、新的探索和思考帶到國外去,增進文化交流和理解。系列巡展的第一站是世界“動漫聖地”、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日本。作為策展顧問,這也是他印象最深的一段旅程。

“萬事開頭難,而且在國外做文化交流,跟在國內做一場展覽是不同概念。”林帝浣告訴南都記者,“我們費了很大精力,一點一點地對接資源,事無鉅細地去做準備。”

跨界畫家小林老師攜國漫出國門用藝術治癌症,新年希望潛心創作

2019年6月,“中國動漫日本行”活動,林帝浣任策展顧問。

在日本大阪的展出,最終定在了中央區的地標式建築TWIN21舉辦。這座雙子塔中彙集著多家高科技企業,同時也有常設的文化場館。林帝浣笑稱,剛開始,場地提供方對他們一行頗為傲慢,似乎誤以為這個展覽僅僅為了造勢而存在,可當親眼見到他們布展之後,日方意識到中國藝術家們的專業和敬業,態度就變得越來越好,還主動提供了很多幫助。文化交流的過程,從展覽開幕之前就已在發生。

巡展的主題叫《從水墨中來》,展出的專案既有《大鬧天空》《小蝌蚪找媽媽》等早期“中國動畫學派”的扛鼎之作,也包括《大魚海棠》《白蛇:緣起》等優秀的國漫近作,以及在當下備受歡迎的中國新生代漫畫家的作品。林帝浣說,之所以用“水墨”作為切入點,是因為日本文化傳統中也有書道和寫意畫,審美相通,更便於接受。

展覽期間他發現,眾多日本觀眾對於畫作所反映的當代中國充滿驚奇,他們會在一幅畫的面前駐足很久,“會很認真地沉浸到裡面去”;也在展館中結識了一位特殊觀眾,他叫王斌,是一位華人,在TWIN21裡的IBM已經工作了20多年。王斌告訴林帝浣,此前自己從未在這裡見到過中國主題的展覽,這一次終於等到了,他不捨得離開。

日本巡展順利收官之後,林帝浣又陪這批國漫作品到了歐洲,先後登陸希臘的雅典、西班牙的馬德里和巴塞羅那,所到之處,均受到民眾熱情“圍觀”。可能與很多人的預想不同,據林帝浣介紹,西方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並無隔閡。譬如剛剛在國內創下票房新高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被翻譯成希臘語放映出來,雅典的觀眾也會頻頻發笑。

跨界畫家小林老師攜國漫出國門用藝術治癌症,新年希望潛心創作

2019年10月31日,林帝浣攜國漫作品到訪希臘。

這些經歷讓他更加確信,對外文化交流應該破除思維定式。並非只有京劇臉譜、舞龍舞獅或者大紅燈籠才代表中國;藉助動漫這一“全球性的語言”去講當代故事,同樣可以在千里之外引起共鳴。

用漫畫“治療”乳腺疾病

去年3月底,南都曾報道過“小林老師”的新事業:受聘中大孫逸仙紀念醫院客座教授,負責籌建人文藝術治療科。如今據林帝浣介紹,相關方案已透過醫學倫理委員會的稽核,即將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跨界畫家小林老師攜國漫出國門用藝術治癌症,新年希望潛心創作

2019年,林帝浣受聘為中大孫逸仙紀念醫院客座教授。

春節過後,位於孫逸仙紀念醫院南院區的人文藝術治療實驗室就會動工裝修,同時組建工作團隊,“按照我們剛剛決定的分工,一部分人將負責制定藝術教學方案,另一些人執行教學,還有一部分人做心理學和醫學方面的評估。”接下來,該科室會招募第一批接受藝術治療的志願者,按照初步計劃,應是面向乳腺癌早中期的術後患者,在治療方案上,則以相對易學的漫畫為主,可能還會輔以音樂、影像等其他藝術形式。若萬事俱足,在2020年春夏之際,就可以開始第1期實驗。

這個研究方向在國內尚屬於新興事物,但在國外已有研究表明,在臨床醫療中引入音樂、繪畫,包括漫畫等綜合治療手段,可能會影響到一些癌症病人或慢性心血管病患者的心情和心理狀況,從而達到提高免疫力和生存率的效果。中大孫逸仙紀念醫院找到林帝浣來牽頭進行這項探索和嘗試,當然,他的身份是研究者,主要負責方案設計和效果監測,並不涉及處方或手術治療——這部分工作,將由腫瘤科等相關科室的合作者來完成。

專案剛剛過審,林帝浣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構想藝術治療的實施細節。他告訴南都記者:“我初步的想法是,首先讓老師教授一些畫漫畫的基本技術,然後有一個臨摹的階段,比如說今年是鼠年,那麼我們教大家畫一個簡單的老鼠……等過了這個臨摹階段之後,就可以引導他們把自己想說的話創作成漫畫,透過這樣一種方式來釋放心情。”至於首批選擇乳腺癌患者作為實驗招募物件的原因,則是醫學研究已然表明,乳腺病的發生往往跟鬱結的情緒有關,而這個結論也得到了不少公眾的認同。

常畫水墨漫畫的林帝浣,其實特別期望把水墨畫的技法教給患者:“硬筆,它只是線條,但是毛筆可以被你更精確地控制,在運筆過程中是比較‘治癒’的。”

新年願望是“潛心創作”

聊完這些“公事”,談起自己的新年願望,林帝浣想了想說,“我覺得還是潛心、精心創作。”至於創作形式,則完全不重要,“用筷子、手指都沒問題——你知道,水墨畫裡面有一種門類叫‘指墨畫’。”

畢竟,林帝浣就是以不斷跨界而著稱的。他1975年生於廣東湛江,1993年以高分考入中山醫科大學(今中山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後卻沒有“順理成章”地穿上白大褂,而是追隨自己對於人文藝術的興趣留校工作,於2019年調任藝術學院之前,曾在中大網路中心任職,也教過“網路營銷”、“互動設計”等新媒體課程。本職工作之餘,他憑自學發展出了攝影、繪畫、書法、寫作等愛好。似乎生怕讓自己揹負明確定義,他有一句簽名檔沿用了多年:“立志做攝影界書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畫界文筆最好的美食家。”

跨界畫家小林老師攜國漫出國門用藝術治癌症,新年希望潛心創作

林帝浣2017年創作的一幅漫畫,成為2019年高考全國卷材料作文題素材。

但最近幾年,“小林老師”似乎終於在從事多種形式的創作同時,找到了一份十分穩定、並且極具價值感的使命:用他的水墨漫畫來捕捉時代氣息、觀照普通人的精神生活。相比起攝影或者文學,漫畫的簡約、直觀決定了它更為老少咸宜,再配上俏皮中包含達觀核心的文案,構成了“小林漫畫”這個新媒體漫畫的著名IP。

林帝浣這樣解釋自己的創作理念:“在我的人生觀裡,負能量和正能量只是一念之差。當一個人深陷思想困境時,會覺得眼前的‘坎’難以逾越,但當有一幅簡單的漫畫告訴TA說,‘其實你所面臨的困境,不是你一個人在承受,你並不孤獨’時,也許這個人就能釋然,心裡的‘坎’也就能消弭於無形。”

“戳破無毒”,前提是有善良的發心,而不是利用人性的弱點去牟利。在這方面,本職工作就是教書育人的林帝浣深具責任感。他說:“利用現代人的焦慮、嫉妒、戾氣等負面情緒吸取流量,在網際網路時代可能是非常有效的。但是我覺得,一個網路內容生產者,其實就是青年一代的精神家園的構築者。你選擇了這份事業,那還是應該致力於讓這個社會更和諧、更陽光。這一點,文藝作品是可以做得到的。”

也正是由於這份“事業心”,林帝浣在主業繁忙的情況下從未中斷水墨漫畫的創作。他對南都記者笑道:“我畫畫就像吹牛一樣不打草稿,但我會在手機的記事本上存很多想法,然後不停地把這些文案改來改去。”

採寫:南都記者 侯婧婧?

攝影:南都記者 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