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眼裡的“吾之子房”,為何僅封誠意伯?

菜單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眼裡的“吾之子房”,為何僅封誠意伯?

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輔佐劉邦奪取天下,建國後又急流勇退,被譽為“謀聖”,於是就成了後世衡量人才的標杆,古代英主都喜歡學劉邦,尋找自己的“子房”,比如曹操稱讚荀彧為“吾之子房”,李世民稱讚房玄齡為“吾之子房”,而朱元璋的“吾之子房”是誰?

朱元璋眼裡的“吾之子房”,就是大名鼎鼎的劉基劉伯溫。關於劉伯溫的民間傳說,可以說汗牛充棟,出動火車裝都裝不完,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民間贊之為“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將他與“智聖”諸葛亮相提並論,認為他有鬼神莫測之謀,因此在這樣高人的輔佐下,朱元璋自然可以改朝換代。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大肆封賞功勳,封了150位功臣,其中公爵就有25個,侯爵79個,伯爵12個,其他是男爵與子爵,秦漢以來獨一無二的大手筆。因此,說朱元璋為人刻薄無情,恐怕不符合歷史。但在文官爵位上,朱元璋封李善長為韓國公,卻吝嗇地封“吾之子房”——劉伯溫為誠意伯,韓國公與誠意伯的爵位相差甚遠,猶如天壤之別!

那麼,朱元璋為何僅僅只封劉伯溫為誠意伯?其實,真相要顛覆我們對劉伯溫的認知。

劉伯溫是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武陽村人,12歲考中秀才,23歲考中進士。元朝百餘年,一共只舉辦了16次科舉,中間時廢時辦,很多人多年遇不到朝廷開科取士,劉伯溫能參加科舉並考上進士,不僅人生運氣不錯,而且無疑還是標準的鄉村學霸。

但由於元朝昏聵,也不重視漢人進士,加之各地災禍起義不斷,於是劉伯溫的仕途一路坎坷難言。1333年,考中進士後,由於兵荒馬亂,劉伯溫在家閒居三年;1336年,被授予江西高安縣丞(正八品),協助縣令處理政務,但因為打擊豪強,於是遭人陷害後被逼辭官;1343年,劉伯溫重出江湖,擔任江浙儒副提舉,兼任行省考試官,但他檢舉監察御史捅了馬蜂窩,結果朝中沒人撐腰,被逼無奈再一次辭官。

這一次辭官之後,劉伯溫先在丹徒隱居了2年多,以教書為生,後來又來到杭州,與一幫文人交往,過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平靜生活。但就在這時,一場紅巾風暴開始醞釀,並很快刮到了江浙地區。

劉福通在潁州(今安徽界首)反元起義後,布販子徐壽輝在安徽六安一帶發動起義。

與劉福通不同的是,韓山童、劉福通目標是“重開大宋之天”,徐壽輝很快就建立了政權,國號為“天完”(“大”上加“一”為“天”,“元”上加“宀”是“完”,“天完”表示壓倒“大元”)。

但包括徐壽輝、郭子興等在內,他們都打著紅巾軍的旗號,但實際上彼此並沒有統屬關係,各自為戰,甚至互相攻打。

天完政權攻陷杭州之前,劉伯溫帶著家人回到故鄉,但不是回鄉避禍,而是回鄉召集鄉勇,負責絞殺處州等地的紅巾軍。不過,劉伯溫運氣不好,沒有朝中大人物賞識,只混了一個江浙元帥府都事,主要任務是幫助當地政府平定浙東一帶的盜賊,特別以方國珍為物件。

元末起義中,劉福通名聲響亮,但真正打響反元第一槍的,其實並非劉福通,而是元末小呂布——方國珍,他比劉福通、徐壽輝等人的起義早兩三年,比郭子興起義早四年。之所以說方國珍叫小呂布,是因為方國珍反覆跳槽,一會反元、一會主動求官、一會又反元、一會又主動求官,後來還主動進攻起義軍張士誠等,不久之後又再次反元,反正就在不停地鬧騰,搞得奸臣遍地的元廷都很無語。

但不管怎麼說,起義軍四處開花,而江浙一帶屬於賦稅重地,元朝追求的是“穩定壓倒一切”,儘快實現江浙穩定以收取賦稅,所以元左丞帖裡帖木兒計劃招安方國珍。劉伯溫認為方國珍兄弟反覆小人,又是首惡,必須誅殺,以絕後患、以儆效尤。但方國珍重金賄賂官員,最終朝廷還是決定招安,拒絕了劉伯溫的建議,反而譴責劉伯溫擅威福,於是他一怒之下辭官還鄉。

按理說,元朝腐敗昏聵不堪,劉伯溫應該深有體會,對這樣的王朝不報希望才對,但實際上是“縱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戀”,不滿歸不滿,劉伯溫對元朝還是深有感情,比如就曾盛讚朝廷平定徐州紅巾之功。

劉福通、徐壽輝、張士誠等鬧騰時,尤其張士誠佔據高郵、攻破揚州,切斷了大運河漕運,這對元朝影響極大,於是右丞相脫脫帖木兒率領百萬大軍南下,連“西域西蕃皆發兵來助,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師之盛,未有過之者”,準備先破張士誠,然後從東至西,從北到南,一舉蕩平紅巾軍起義。

這時,劉伯溫在幹嘛呢?實際上,劉伯溫沒有坐觀天下,而是積極奔走,試圖巴結脫脫,希望得到丞相賞識,從此平步青雲,說“紅巾賊寇不值一提,只要大軍進剿,立刻瓦解冰消”,但很可惜他不是曾國藩,沒能得到脫脫帖木兒的賞識。

後來,脫脫帖木兒沒能攻下高郵,反而因為元朝內部權力鬥爭,臨陣將脫脫撤換,導致高郵城下百萬大軍亂作一團,最終不戰自潰,之後紅巾軍起義勢頭更大。而脫脫帖木兒被貶雲南,權臣哈麻矯詔派使者逼他自殺。

脫脫帖木兒可謂是元朝最後一位大忠臣,《元史》稱其“功施社稷而不伐,位極人臣而不驕,輕貨財,遠聲色,好賢禮士,皆出於天性。至於事君之際,始終不失臣節,雖古之有道大臣,何以過之”,元朝將他冤殺,之後王保保等還有誰敢忠心元廷?就如萬曆鞭屍、抄家張居正後,明朝就沒有大臣敢於全力輔佐皇帝了一樣,因為付出了全部,結局卻可能很慘,所以說冤殺脫脫帖木兒是亡國之像。

臨陣換將,導致百萬大軍潰敗;冤殺忠臣,彰顯元朝亡國之像。作為堪比諸葛亮的劉伯溫,他不可能看不懂天下大勢,但實際上即便到了這一步,他對元朝還不死心,還是看不起起義軍,也包括朱元璋。

當朱元璋大軍控制江左、浙右各地時,劉伯溫不僅沒有投靠朱元璋,反而跑回了老家,躲了一年多。本世紀初,在江蘇南京聚寶山,考古專家挖出明初孫炎墓誌銘,上面記載了孫炎招募劉伯溫的一些辛密,原來劉伯溫投靠朱元璋過程非常曲折,孫炎三次邀請劉伯溫,但前兩次劉伯溫都拒絕了,後來朱元璋威逼利誘,劉伯溫才勉強出山。

做了朱元璋的臣子後,儘管劉伯溫提出了不少謀略,但他還是懷念元朝,說過“不能無介於心”,還寫過“身世且未保,況敢言功勳”的詩句,對在朱元璋手下獲得的功勳惶恐不安,豈非思念元朝?總得來說,劉伯溫做朱元璋的臣子時很彆扭,一方面想要表現儒家的忠義氣節,一方面卻又拗不過現實。

明初四大案中,一半多與清理元朝舊臣、舊習有關,

劉伯溫對元朝充滿感情,對在明朝建功立業忐忑不安,身在曹營心在漢,朱元璋豈能不在乎!

元順帝去世時,包括劉伯溫在內,很多大臣拍朱元璋的馬屁,但朱元璋卻直接告誡他們,曾經元朝的臣子不準慶賀,一巴掌糊到了劉伯溫老臉上。

所以,朱元璋與劉伯溫之間,肯定不是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兩人即便沒有陷入君臣猜忌的怪圈,關係也談不上多麼親密。

讀懂了劉伯溫與朱元璋的關係,就明白朱元璋封劉伯溫為“誠意伯”,其實大有深意,是希望劉伯溫真心真意,而不是像以前那樣三心二意。而由於劉伯溫是在朱元璋威逼利誘後出山,且當時朱元璋大勢將成,遠不如主動投靠朱元璋、且與朱元璋一起創業的李善長,所以才只給了他一個伯爵。

親疏遠近的差別,心理的隔閡,遠不是聰明才智能夠彌補的,所以明初浙東圈鬥不過淮西勳貴,劉伯溫也鬥不過李善長等。

當然,由於後世演義的原因,不斷抬高了劉伯溫的地位,神化了劉伯溫,這是另一回事了。

參考資料:《明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