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賣油翁》最後一句有什麼深意?教科書為什麼要刪掉?原因不簡單

菜單

《賣油翁》最後一句有什麼深意?教科書為什麼要刪掉?原因不簡單

《賣油翁》最後一句有什麼深意?教科書為什麼要刪掉?原因不簡單

作為中國人,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語文課本上會出現許多古代人物的故事,老師會用這些人物身上的優良品質來教導我們學習。今天我們要講的《賣油翁》,就是語文課本上的一篇非常重要的課文,賣油翁這個主人公,相信對於我們來說應該不會陌生。

《賣油翁》當中的句子,也許許多人都是耳熟能詳,但是應該有很多人不知道,《賣油翁》最開始的版本並不是我們熟知的樣子,後來教科書是刪掉了最後一句的。為什麼《賣油翁》這麼經典的文章會被刪減呢?它的最後一句是什麼?有什麼意思?教科書刪減最後一句到底是什麼用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這個原因吧。

《賣油翁》最後一句有什麼深意?教科書為什麼要刪掉?原因不簡單

在講最後一句被刪減的話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賣油翁》這篇文章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吧。據說,從前有一個射箭特別厲害的人,名叫陳堯諮。陳堯諮是一個武藝特別高強的人,從小就對各種武器的使用非常有天賦,他最拿手的,就是弓箭。

有一次,他在校場練習射箭,正好想向周圍的朋友炫耀一下自己百步穿楊的功力,於是便特別高調地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讓大家圍觀他射箭。只見陳堯諮一箭射出去,正正好命中靶心,接著他又連發幾箭,統統都命中了目標。周圍的人不住拍手稱讚,陳堯諮也有些沾沾自喜。

正在這時,陳堯諮突然注意到校場旁邊坐著一位老者,看樣子已經是坐了很長時間了,只怕也圍觀了他射箭的整個過程。以為對方是什麼大師高人,陳堯諮便恭恭敬敬地走過去,問老者有什麼指教。

《賣油翁》最後一句有什麼深意?教科書為什麼要刪掉?原因不簡單

沒想到,老者竟然直接不客氣地開口評價,認為陳堯諮不過是熟能生巧罷了。陳堯諮不服氣,問老者:“你這麼說,是有什麼真本事要拿出來跟我較量一下嗎?”老者不緊不慢地回答:“我不過是一介賣油翁,只能拿出一點看家本領了。”

說完之後,賣油翁便從身邊拿出一個葫蘆,又從身上摸出一枚銅錢。他把銅錢的孔對準葫蘆的口,又拿起另一旁裝滿油的勺子,往葫蘆裡面倒油。這油就像是格外聽話,連成一條細線依次進入葫蘆,沒有一點兒濺出來,沒有一點兒沾到銅錢上。

很輕易地,賣油翁就將油倒完了。陳堯諮敬佩地問老人秘訣是什麼,老人笑笑,回答:“和你一樣,熟能生巧罷了。”陳堯諮便被堵得沒了言語。

《賣油翁》最後一句有什麼深意?教科書為什麼要刪掉?原因不簡單

《賣油翁》這篇文章,就講了這樣一個孰能生巧的故事,在文章最後,歐陽修寫了這麼一句話: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

這幾句話裡面包含了兩個典故,一個是庖丁解牛。當時,莊子看到有人竟然能把牛剖解得如此完美,便讚歎那個人的手藝。那個人便告訴莊子,牛的身體構成是有一定規律的,只要順著紋路和結構來解剖,一般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至於他的手藝如此純熟,那是因為他幹這一行已經很多年了,早已經對牛身體的規律摸得一清二楚了。

除了庖丁解牛之外,另外一個典故,講的是齊桓公和輪扁的故事。輪扁是齊桓公當政時,齊國非常有名的一個工匠,他在打磨輪子方面的手藝幾乎無人能敵。也正因技藝高超,他成為了齊桓公的御用打磨工人。

《賣油翁》最後一句有什麼深意?教科書為什麼要刪掉?原因不簡單

有一天,輪扁看到齊桓公在研讀典籍,他從小沒有讀過書沒有什麼文化,又想在齊桓公面前出出風頭讓王能夠記住自己。於是,輪扁便開口說:“大王您觀看前面那些時間的典籍有什麼作用呢?時代不同了,他們講的那些道理,在我們今天就不一定適合了。況且,就像我打磨輪子一樣,我自己知道那個度,跟別人就沒有辦法說清楚,別人也領會不到我的意思。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才能知道那些道理呢。”

輪扁的一番話,讓齊桓公啞口無言,不過也讓他刮目相看。

而歐陽修在寫《賣油翁》的時候,認為賣油翁、庖丁解牛、輪扁這三個人的故事其實講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多幹幹多練練,熟能生巧,只要熟練了,任何事情都能夠做好。於是,歐陽修把這三件事相提並論,放在了最後一句話裡面。

《賣油翁》最後一句有什麼深意?教科書為什麼要刪掉?原因不簡單

雖然歐陽修寫上了“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但是《賣油翁》在入選教科書時,最後這一句話被刪減了。

刪減這句話的原因也很簡單,編輯認為這三個故事講的根本不是一個道理。庖丁解牛,說的是要認清楚事情的客觀規律,先把內在規律摸索清楚了,做事情才能夠事半功倍。所以,這個故事強調的是聯絡,是規律,並不是單純的熟練,熟練只是其中一部分罷了。

《賣油翁》最後一句有什麼深意?教科書為什麼要刪掉?原因不簡單

而輪扁的故事就更不對了,閱讀先賢書籍,與他打磨輪子可不是一回事。打磨輪子的度確實只有他自己知道,但齊桓公讀的書,是先賢們思想的精華,是適用於很多時代的東西。這些書籍,跟他的打磨輪子,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

而賣油翁的故事呢,單純就只是在講熟能生巧這回事,因此,這三個故事根本就不應該相提並論。如果強行放在一起,會給孩子們傳達錯誤的資訊。

在這樣的考量之下,教育專家們和編輯們一致決定,在《賣油翁》入選教科書時,最後一句話一定要刪減掉。

《賣油翁》最後一句有什麼深意?教科書為什麼要刪掉?原因不簡單

教科書上面選錄文章的時候,專家們做出刪減的決定,有時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賣油翁》這個例子,最後一句話強行把沒有什麼關係的三件事相提並論,本身就有失偏頗,因此刪減最後一句話是很正確的決定。

不過,並不是所有刪減都是合理的,如果是為了所謂的保護學生進行的刪減,就顯得有些矯枉過正了,這就不可取。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