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一心想當"皇太女"的李裹兒,鬥倒了皇太子,卻被堂弟殺死

菜單

一心想當"皇太女"的李裹兒,鬥倒了皇太子,卻被堂弟殺死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豫西八大碗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一心想當"皇太女"的李裹兒,鬥倒了皇太子,卻被堂弟殺死

一心想當皇太女的李裹兒

安樂公主是唐中宗李顯的女兒,李顯第一次被廢了皇帝之位後,被貶黜至均州,後來又遷至房齡。

在遷任途中,因為奔波勞累,韋氏動了胎氣,因此早產,生下了一個女兒,李顯感慨自身遭遇,連累女兒從生下來就遭罪,連忙脫下自己的衣服來包住她,所以給她取名為李裹兒。

李裹兒從小受到李顯和韋氏的寵愛,加上自己天姿國色,又聰明伶俐,養成了驕傲任性、蠻橫霸道的性格,在她十幾歲的時候,就與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發生了關係,並因此懷孕。

一心想當"皇太女"的李裹兒,鬥倒了皇太子,卻被堂弟殺死

眼見著孕像漸漸顯露,不得不草草嫁給了他,婚後不到6個月,李裹兒便生下了一個男嬰。

如果說婚前懷孕只是因為少女懷春,對於有名的唐朝皇室來說,還真算不得醜聞,那麼當李顯再次登基之後,水漲船高,身為安樂公主的李裹兒不僅禍亂朝政,甚至一度謀求“皇太女”的身份,使其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公元705年,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年老體衰的武則天不得不傳位給李顯,21歲的李裹兒從此嚐到了權傾天下的滋味。

一心想當"皇太女"的李裹兒,鬥倒了皇太子,卻被堂弟殺死

因為中宗李顯的寵愛,加上皇后韋氏想效仿武則天的小心思,安樂公主集二人寵愛於一身,再加上從武則天一朝開始就把持朝政的武三思是安樂公主的公公,此時的安樂公主可以說是權傾天下。

李顯對她究竟有多寵愛呢?

有一次,安樂公主曾經自己製作了一份詔書,將它拿到李顯的面前,並用東西蒙住前面的內容,只給李顯留下了畫押的空白地方,李顯卻並未責怪,反而笑著答應了她的請求。

漢武帝時期,為了練習水戰,開鑿了一個大型人工湖,名為“崑崙池”,池面達三百多傾,安樂公主自家府邸不僅全部模擬宮禁,甚至她曾請求李顯將崑崙池賜給她,作為私家池塘,李顯以歷代皇帝從來沒有將它賜人為由拒絕了她。

一心想當"皇太女"的李裹兒,鬥倒了皇太子,卻被堂弟殺死

安樂公主心中不滿,於是決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她令人開鑿一個人工湖泊,將其命名為“定昆池”,意思是與可以與崑崙池想抗衡,可見其工程量之巨大。

太子李重俊

李重俊是李顯的第三子,但是長兄曾被武則天處死,老二也被韋后誣陷,貶去了外地,他是李顯身邊排位最高的兒子,因此被立為太子。

但是李重俊的生母並不是皇后韋氏,因此安樂公主和韋氏一邊瞧不起他,一邊又將其視為眼中釘。

安樂公主的丈夫武崇訓就經常唆使安樂公主凌辱太子,並稱呼他為奴,一如當年四世三公的袁術稱呼袁紹為“婢生子”一般。

一心想當"皇太女"的李裹兒,鬥倒了皇太子,卻被堂弟殺死

不僅如此,安樂公主出生在武則天掌權的年代,從小耳濡目染,武則天以女子之身登基為帝,開創數千年以來的先河,加上她的母親韋氏也有著同樣的心思,因此年輕的安樂公主,並不掩飾自己的野望,多次上表讓李顯封她為“皇太女”。

這一舉動深深地刺痛了太子李重俊那脆弱的內心,上面兩個哥哥先後被武則天和韋后踢出了權利中心,而自己這個太子之位坐得可謂是如履薄冰,整天膽戰心驚。

一心想當"皇太女"的李裹兒,鬥倒了皇太子,卻被堂弟殺死

上面有韋后時刻窺伺著皇位,下面有安樂公主更是連自己的太子之位都不放過,中間還有武三思、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等人把持朝政。

這一切,讓身為七尺男兒、李氏後人的李重俊感到憂慮,最終他決定先發制人,準備除掉武三思父子和安樂公主。

公元707年,李顯第二次登基的2年後,太子李重俊發動政變,率先誅殺了武三思、武崇訓父子於宅邸,又準備誅殺上官婉兒。

一心想當"皇太女"的李裹兒,鬥倒了皇太子,卻被堂弟殺死

上官婉兒害怕之餘,跑到中宗和韋后的身邊,揚言道:“看太子的意圖,擺明了是先殺婉兒,然後依次迫害陛下和皇后。”

中宗是經歷過多次政變的人,韋后也是早有除了太子之心,兩人頓時大怒,就令人帶兵與李重俊對抗,最終殺死了太子李重俊。

一心想當"皇太女"的李裹兒,鬥倒了皇太子,卻被堂弟殺死

李顯之死,安樂與韋氏的落幕

太子雖死,但是此時掌控朝政的眾人各有心思,皇帝李顯優柔寡斷,皇后韋氏指望著做武則天第二,安樂公主希望自己能以皇太女的身份順利繼承皇位,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只是希望朝政穩定,自己依舊能權傾天下。

因為李重俊殺死了武崇訓,安樂公主守寡,但是沒多久就與武承嗣的次子武延秀私通,武延秀跟武崇訓一樣,都是武則天的侄孫,沒多久就嫁給了武延秀。

一心想當"皇太女"的李裹兒,鬥倒了皇太子,卻被堂弟殺死

公元710年,李顯駕崩,史書記載是為何和安樂公主毒死了他,真實性可疑,主要是不合邏輯。畢竟活著的李顯可以為韋氏和安樂公主遮風擋雨,這也是她們權利的來源。

李顯駕崩之後,他的第四個兒子李重茂繼位,沒多久,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率兵入宮,殺死了韋后和安樂公主,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子,所以李旦第二次登基,皇位從此落入李旦一脈。

一心想當"皇太女"的李裹兒,鬥倒了皇太子,卻被堂弟殺死

安樂公主26歲就被殺,實乃是咎由自取

安樂公主雖然也曾權傾天下,但是她和她的母親韋氏一樣,都是因為中宗李顯的寵愛,因此才獲得權勢。所以李顯一死,她們如無根浮萍,雖然手握大義,卻被當時並不起眼的李隆基輕而易舉誅殺。

不說跟一代女皇武則天相比,比起能屹立數朝不倒的太平公主,她們母女二人都差得太遠。

一心想當"皇太女"的李裹兒,鬥倒了皇太子,卻被堂弟殺死

太平公主雖然也是因為武則天的寵愛而崛起,李旦因為兄妹之情才讓她能夠和李隆基相抗衡,但是從她在李顯死後,開始跟上官婉兒合作立詔書,後來又跟著李隆基發動政變可以看出,她的眼光和決斷力就非常人所能及。

安樂公主李裹兒則相反,除了私生活不檢點,在中宗李顯那裡搬弄是非,想要被立為“皇太女”,禍亂朝綱,欺凌百姓之外,並無任何政績,也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謀斷,這才是她的取死之道。

一心想當"皇太女"的李裹兒,鬥倒了皇太子,卻被堂弟殺死

《周易》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說的大概就是這類恃寵而驕的倖進之人,靠山一倒,終究露出了本來的孱弱本相。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