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古董承載的歷史,五品小官的墓葬,怎麼會出現超規格的陪葬品?

菜單

古董承載的歷史,五品小官的墓葬,怎麼會出現超規格的陪葬品?

導讀:每家博物館無一例外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他們或以稀為貴,或價值連城,有的甚至看似名不見經傳,但其實承載了無可替代的歷史見證。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對文武官俑!

古董承載的歷史,五品小官的墓葬,怎麼會出現超規格的陪葬品?

西安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是一對文武官俑。這對唐代的文武官俑,體型相對高大,足足有六十公分高,做工也十分之精細。當然了,僅憑這一點,他們還不足以被稱為鎮館之寶。關鍵還得說他們的來路,那麼它們來自哪兒呢?

它們來自一座從五品官員的墓葬。一個小官墓裡出土的陶俑,居然被奉為鎮館之寶?開玩笑的吧?哎,還就是真的。在唐朝,對於隨葬品的大小,那都是有嚴格的規定。

根據《唐六典》當中的記載,“凡磚瓦之作,瓶缶之器,大小高下各有程準,凡喪葬,則供其名氣之屬,誕馬,偶人,其高各一尺”。唐代的一尺,大概就和咱們現在的三十公分。也就是說,這個從五品官員墓葬裡出土的陶俑,整整高出了規制的一倍。

而且這個規格,就算是在一些親王公主的墓葬裡面,那都是很少見的。就算是一個地方官員,想要偷偷的越制,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超越這麼多呀。那麼,究竟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對陶俑真正的來歷又會是什麼呢?

古董承載的歷史,五品小官的墓葬,怎麼會出現超規格的陪葬品?

1991年8月的一天,在西安市東郊灞橋鎮的一個磚廠,原本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的取土。可就在這時,工人們發現了一座深坑和一些陶俑。

考古專家趕到現場一看情形,心裡有數,這個地方八成是個古墓。一勘察,果然是,那還等什麼呢?趕緊進行搶救性發掘吧。剛開始也沒什麼特別的,專家發現這座墓葬是唐代的單式方形土洞墓,由墓室、甬道、三個天井以及兩個小龕組成的。

從墓葬的形制上來判斷,這應該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唐朝中下層官員的墓。很快,考古專家就在墓室的入口處,發現了墓主人的墓誌,上頭清晰地記載著墓主人名叫於隱,是唐武周時期的朝散大夫,蜀州司法參軍。

這跟專家們推測的差不多,是一個從五品的小官。按說到這,一切都清清楚楚,沒什麼謎題了。接下來,專家們只要按部就班清理發掘就可以了,可是問題卻一個個的又出現了,而且每一個都讓專家摸不著頭腦。

古董承載的歷史,五品小官的墓葬,怎麼會出現超規格的陪葬品?

首先第一個,這座墓竟然遭到過多次盜掘,墓葬當中的隨葬品被人嚴重破壞了。在墓葬裡,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些細小散碎的金飾,那都是被盜掘之後遺落的零碎。

這就很奇怪了,一個從五品官員的墓葬,為何會如此受盜墓分子的青睞呢?而且專家們仔細一看,這些散落的金飾做工還是很精細,造型獨特。透過比對,他們認為這墓葬裡,很可能曾經有一個製作精美的頭冠,而且是女士頭冠。

那麼,第二個問題出現了,於隱顯然是個男的,在他的墓葬裡面,怎麼會出現女子的頭飾呢?這兩個問題還沒弄明白呢?第三個問題又來了,那就是接下來出土的,咱們剛開始說到的那兩個體型超大的鎮館之寶文武官俑。

除開這兩個俑之外,其他跟著一起出土的150多件陶俑,包括騎馬伎樂俑、騎馬狩獵俑、騎馬鼓吹儀仗隊俑等等,個頭也都在28到37釐米之間。可以說,代表了唐代出土陶俑的最高水平。

古董承載的歷史,五品小官的墓葬,怎麼會出現超規格的陪葬品?

從整個墓葬的面積上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出現規格如此之高的隨葬品。這還沒完呢,緊跟著又出現了一個十分詭異的問題,那就是壁畫上出現了一個本不該出現的人影。這個人影不僅跟整個畫像比例不符,甚至還跟其他壁畫重疊在了一起。

這一個個難題擺在這兒,專家們也是抓耳撓腮,沒辦法呀,只能寄希望於主墓室的清理了。可是專家們萬萬沒想到,這主墓室一開啟,不僅答案沒找著,反而出現了到目前為止最大的疑惑,什麼呢?

他們竟然在墓室裡發現一個石制棺槨的殘骸。經過鑑定分析,加上電腦復原,得出了一個讓他們怎麼都想不明白的結論。那就是,在這個墓室裡面曾經有過一個石槨。

有人說,這不廢話嗎?這都發現石槨的殘骸了,有一個石槨,有什麼可疑惑的?那麼,疑惑到底在哪呢?哎,如果說之前的那些問題,都是墓主人於隱在偷偷越制的話,那麼眼前這個石槨,這可是明目張膽的在跟朝廷示威呀。

古董承載的歷史,五品小官的墓葬,怎麼會出現超規格的陪葬品?

要知道,在唐朝的墓葬制度當中,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用石槨的。除了太子、公主、親王,以及少數的開國元勳能夠享受以外,其他人用,那就一律是不想活了。而且,這要是被發現了,祖墳都得給他刨出來,不得安生啊。

那麼,這個於隱,一個從五品的小官,到底是吃了什麼雄心豹子膽了,敢讓自己的墓僭越到這個份上?人常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就在發掘工作接近尾聲的時候,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自個冒出來了。

就在專家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他們在墓室門口的甬道上,竟然又發現一個墓誌,正是因為這個墓誌解答了之前所有的疑惑。墓誌上顯示,這個墓葬並不是於隱一個人的,而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我們恐怕很難想象,這位從五品官員的夫人,竟然是唐高祖李淵的孫女,滕王李元嬰的三女兒,金鄉縣主。縣主這個名號,大家可能感覺不是很熟悉。其實,縣主是唐朝時期王爺女兒封號的一種。這個金鄉縣主呢,是在丈夫於隱下葬後34年,也就是說她守了34年寡,才跟他合葬到一塊的金鄉縣主。

古董承載的歷史,五品小官的墓葬,怎麼會出現超規格的陪葬品?

金鄉縣主經歷了初唐的種種變故,最後是在盛唐時期,才以71歲的高齡去世了。她去世的時候,已經是唐玄宗的姑奶奶了。唐玄宗沒理由不厚葬啊,正好那個時候又是開元盛世,不缺錢。

儘管限於合葬,沒有辦法再把墓室擴大,可是想什麼石槨、金飾、重器什麼的,那肯定一樣都不會少的。就連墓室牆上的壁畫,都給剷掉重新畫了,所以才出現這兩層壁畫的現象。

最終,這座合葬墓中出土了近兩百件文物。儘管曾經慘遭盜掘,只有極少數的金飾殘片,可是卻留下了不少盛唐時期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諸多資訊。

而西安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那對高大的陶俑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