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神秘的豐南古運糧河

菜單

神秘的豐南古運糧河

大家好,我們的燁霖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神秘的豐南古運糧河

▼▼▼

豐南古運糧河考

豐南區,在燕山南麓,位於古灤河沖積扇下端。沙河、陡河等自然河道密佈,而標誌近代工業起步的煤河,還有建國後開挖的津唐運河,雖然喪失了往日的功能,卻為這片土地增添了別樣的風采。然而,作為家鄉人,有誰知道:在豐南大齊各莊鎮一帶,曾有過一條橫亙東西的古運糧河?

大長春村南,範彭公路北側,時屆寒冬,一段深溝內,草木枯黃,枝葉蕭疏。大長春村七十多歲的老人王喜祥肯定地告訴我:這就是傳說中的“蕭太后運糧河”,也是現今僅存的一段遺蹟,走向應為西南到東北方向。說完後,他念起一段民謠:“盤甲套,晾甲坨,長春東里運糧河。”

神秘的豐南古運糧河

這段口口相傳的民謠,到現在連老人也不知道始自哪朝哪代。民謠中的盤甲套,在今天的劉唐保村北;晾甲坨,在小集鎮姚莊村北。傳說唐王李世民率軍徵高麗,兵士停下來休息,起身後,盔甲沾走泥土,成了一塊窪地。走出不遠後兵士們抖落身上的泥土,便堆成了一個沙崗。窪地被稱為盤甲套,沙崗被稱之為晾甲坨。而“長春”則與金代的長春宮有關。長春宮在大長春村西部,此處至今仍有“花園井”遺存。據歷史記載:長春宮原名石城行宮,金世宗曾十二次蒞此漁獵,金章宗也在此留下過印跡。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曾在此舉辦兩次“周天大醮”儀式。

但在當地人傳說中,卻將長春宮與遼代傑出的女政治家蕭太后聯絡在一起,稱之為“蕭太后長春宮”。長春東里的運糧河,也被附會為“蕭太后運糧河”。蕭太后運糧河,在京東一帶確有記載。通縣及寶坻等地,都有相關遺蹟。而運糧河的開挖,主要是因古代陸路運輸不便,成本高昂。而海運風高浪險,常有飄溺之虞。所以,從陸路開挖運河,運輸糧餉便成為古代一種選擇。

神秘的豐南古運糧河

時值今日,傳說中的運糧河近無蹤跡可覓。據大長春村老人王國才介紹,1971年他擔任村幹部時,將運糧河推成現在的方田塊。村民王全友回憶他小的時候,運糧河清晰可辨,寬約數丈,深約兩米。而且,在村南二里遠的偏套運糧河溝內,五十年代初期曾挖出古船一艘,船體龐大,糟朽不堪,惜當時未加儲存。

傳說,不能作為歷史。但傳說背後,卻往往與真實的歷史有著莫大關聯。最近,在整理古籍時,我意外發現灤州知府陳維成《復海運議》一文,裡邊明確提到:明洪武八年五月已巳,穎川侯傅友德在北平籌備邊防之時,奏請開挖青河、灤河故道以通漕運。而朱元璋對此提議頗為讚許。

神秘的豐南古運糧河

但運河挖通,則是成化十七年的事情了。當時的管糧郎中鄭廉奏言:豐潤還鄉河可通漕。但文獻另行附註:“由浭水還鄉河東,導陡河抵沙河,通陷河,而及青灤。浭水小,非灤所通,沙河淤濫,隨行隨止。不一二年,壅塞如故。”

文獻中的陷河,便是現在灤南縣的北河,又名漩河。巧的是,這條河還另有一個名字——運糧河。這段記載,足以證明灤南境內的運糧河與豐南的古運糧河屬於同一水系。

眼前的古河道是不是蕭太后運糧河尚待考證。但是,古代豐南大地上,曾有一條運糧河則是毫無疑問的。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