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淮西之戰:13萬宋軍潰敗,南宋向金國“稱臣”

菜單

淮西之戰:13萬宋軍潰敗,南宋向金國“稱臣”

1141年,地點淮西,宋軍輕敵冒進,遭遇10萬金兵埋伏,陣亡5萬餘人。韓世忠率部北上迎戰金兵,但無法挽回敗局,也只好撤退。淮西之戰,主帥張俊指揮不力,又不聽劉錡勸告,13萬宋軍一敗塗地。趙構無心再戰,與金國簽署“紹興和議”,向金國稱臣;宋朝皇帝的繼位,名義上需要金國冊封。

淮西之戰:13萬宋軍潰敗,南宋向金國“稱臣”

1139年,岳飛出師北伐,在郾城之戰、潁昌之戰中擊敗10萬金兵。“岳家軍”步兵、騎兵混編,被完顏兀朮寄予厚望的“鐵浮屠”、“柺子馬”不是對手,金兵損失慘重。不出意外,岳飛將收復中原,直奔遼東,迎接徽宗、欽宗。

宋高宗趙構、秦檜只想坐穩江南,不希望武將手握重兵,更不想跟金兵交戰。岳飛擊退金兵攻勢後,趙構連續下發12道聖旨,要求岳飛班師回朝。“岳家軍”從中路撤兵,完顏兀朮再次徵調10萬兵馬,攻打淮西,前鋒直抵長江。

金兵再次南下,趙構急忙調兵遣將,讓張俊率13萬兵馬迎戰,劉錡、楊存中、王德等名將悉數追隨。岳飛、韓世忠也從各自的防區出征,前往淮西協助張俊作戰,一起抗擊金兵。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號稱“中興四將”,是南宋的頂樑柱。此戰,岳飛、韓世忠、張俊同時出擊,宋軍陣容相當豪華。

淮西之戰:13萬宋軍潰敗,南宋向金國“稱臣”

淮西,屬於張俊的防區,岳飛、韓世忠是協助,客場作戰。1141年初,韓常率金兵前鋒渡過淮河,攻破壽春,然後長驅直入。劉錡率2萬兵馬先行出發,麾下驍勇善戰的“八字軍”也隨同行動。楊存中、王德隨後跟上,張俊則在後方節制各路兵馬,並未抵達戰場。

廬州,即合肥市,位於安徽北部,是抵擋金兵南下的要塞。劉錡巡視廬州,發現城內兵力單薄,又缺乏必要的工具,便決定放棄廬州,退守東關。不久,金兵奪取廬州,進而劫掠和州、含山,飲馬江北。楊存中、王德反擊,韓常戰敗,退守巢湖柘皋鎮。

金兵撤退,劉錡、楊存中、王德率兵渡過淮河進行追擊。柘皋鎮地形平坦,非常適合騎兵作戰,韓常便率主力列陣,迎戰宋軍。同時,金兵拆毀浮橋,不給宋軍退路,力求全殲。

淮西之戰:13萬宋軍潰敗,南宋向金國“稱臣”

楊存中率先出擊,率3萬兵馬橫衝直撞,與金兵“鐵浮屠”進行廝殺。楊存中手持長矛,奮勇拼殺,宋軍士氣高昂,一度壓著金兵的中路吊打。韓常看到宋軍人數不多,便派兩翼騎兵衝殺,將楊存中圍困在陣中,扭轉了戰場局勢。

交戰正酣時,王德率兵抵達戰場,與劉錡同一時間發起進攻。韓常抽調兵馬去夾擊楊存中,金兵的右路防守比較薄弱。王德抓住戰機,親自率騎兵衝鋒,手持長柄斧頭的步兵接著跟上,專門砍殺金兵的戰馬。

劉錡、楊存中、王德並肩作戰,宋軍配合默契,金兵招架不住。一番廝殺後,韓常下令撤兵,宋軍乘勝追擊,三戰三捷,並收復廬州。柘皋之戰,金兵是一敗塗地。完顏兀朮得知前鋒戰敗,不敢繼續南下。

岳飛、韓世忠還沒抵達戰場,金兵就戰敗潰逃,宋軍失去兩路夾擊,殲滅金兵主力的良機。柘皋之戰獲勝,宋軍士氣非常高,可惜趙構、秦檜等人壓根就沒有收復中原的打算。收復中原,迎接徽宗、欽宗回朝,趙構對此沒有興趣;趙構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守住東南半壁江山。

趙構、秦檜的想法,完顏兀朮自然是知道。因為,趙構、秦檜等已經多次派人前來商談議和之事。金兵剛從廬州撤退,南宋的使者就來談判,希望兩國能維持友好關係,就此罷兵。為了表示誠意,趙構下令岳飛、韓世忠、張俊等班師,淮西宋軍主力跟著撤退。

宋軍撤退後,完顏兀朮再次派兵南下,攻破鳳陽,乘機劫掠一番。張俊急忙讓楊存中、劉錡、王德等返回,岳飛、韓世忠也暫停撤兵,準備迎接戰鬥。誰知,完顏兀朮很快就撤兵,金兵並沒有繼續征戰的意思。

完顏兀朮下令撤兵時,將主力留在鳳陽伏擊宋軍,僅率少數兵力北上。劉錡認為金兵有埋伏,不要輕易進入鳳陽,應該先探明敵情再說。劉錡謹慎,不想輕易冒險,張俊改派楊存中、王德出擊,進入鳳陽。《宋史》記載:“俊不從,命沂中與德將神勇步騎六萬人,直趨濠州,果遇伏敗還。”

楊存中、王德進入伏擊圈,遭遇金兵埋伏。金兵萬箭齊射,宋軍陣腳大亂,紛紛潰逃,金兵乘勢追擊,宋軍前後陣亡5萬餘人。形勢一片混亂,韓世忠火速北上增援,金兵則截斷其歸路,韓世忠無奈撤兵。

聞知前方戰敗,岳飛從安慶北上,率“岳家軍”迎戰金兵。得知是岳飛率兵,韓常等不敢與之過招,金兵渡過淮河返回開封,淮西之戰結束。

淮西之戰,宋高宗、秦檜等人一心想著議和,北伐的決心並不強,故而被金兵逆襲,宋軍陣亡5萬餘人。 回朝後,張俊將戰敗的責任推給劉錡,宋高宗、秦檜偏袒張俊,便解除劉錡的兵權。不久,“紹興和議”簽署,南宋向金國稱臣。

岳飛則極力反對,為劉錡打抱不平,便跟張俊結下了樑子。為了向金國表示議和的誠意,秦檜、張俊聯合“岳家軍”將領王貴、王俊,說岳飛有異心。1142年初,岳飛遇害,血灑風波亭,此乃“千古奇冤”,宋高宗自毀長城。

參考書目:《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