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水滸傳》裡的這個勁爆情節,揭開了元朝的特殊死因

菜單

《水滸傳》裡的這個勁爆情節,揭開了元朝的特殊死因

《水滸傳》裡的這個勁爆情節,揭開了元朝的特殊死因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劉櫻姝

但作為一部名垂青史的古典名著,《水滸傳》的魅力,絕不止是打打殺殺,其中更充滿著以小見大的主題。比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劇情裡,引發金家父女冤情的事件:鄭屠借“虛錢實契”盤剝。

雖說《水滸傳》的故事背景年代是北宋,但作者施耐庵畢竟是元朝人,小說裡的“虛錢實契”,在元朝不但有,而且是一樁十分兇殘的高利貸盤剝手段。甚至不誇張說,元王朝最後的滅亡,就和這坑人的“虛錢實契”,有著極大關係。

《水滸傳》裡的這個勁爆情節,揭開了元朝的特殊死因

一:兇狠的“虛錢實契”

先從“著了道”的金家父女說起。

金家三口流落異鄉,投親無門時,屋漏偏逢連陰雨,金母染病身亡(喪葬費是個問題)。鄭屠作為地頭蛇,趁人之危,將罪惡的魔抓伸向了金家父女。他看上了金翠蓮的姿色,強媒硬保讓小金做妾。

鄭屠大手筆寫了“三千貫文書”給金老,算是小金的典身錢。可是問題來了:文書是寫了,錢卻沒付,成了“虛錢實契”。於是鄭屠“合理”“要了奴家身體”,而且還沒付錢(文書上說的三千貫)。

《水滸傳》裡的這個勁爆情節,揭開了元朝的特殊死因

三個月後,鄭家大娘子把金翠蓮趕出了門。鄭屠的道理是:既然人還你了,金老就得把文書上寫的“原典身錢三千貫”還他。還不起就軟禁在客棧,讓店小二監視,什麼時候籌到錢才能走人。鄭屠這筆“買賣”算盤打得真好:既佔了人的便宜,還讓人家付錢。實在兇狠。

金家父女是外鄉人,無依無靠,鄭屠有錢有勢,“和他爭執不得”。“當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那討錢來還他?”無奈之計,二人就跑到酒樓趕場子賣唱,“每日但得些錢來,將大半還他”。按照宋徽宗時期,一貫錢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人民幣118元計算,三千貫就折人民幣三十五萬四千元,是比不小的數目。網友往往質疑一個開肉鋪的屠戶不可能拿出這麼一大筆錢來買小妾,其實問題就在於錢是虛的,鄭屠根本不需要出錢。

《水滸傳》裡的這個勁爆情節,揭開了元朝的特殊死因

而在施耐庵生活的元朝年間,這種“虛錢實契”的操作,更有一個名字:斡脫錢。

二: 斡脫錢,元朝特殊商業行為

與中國歷史上大多數王朝不同,元王朝並不 “重農抑商”,而是實行“農商並重”政策。有了統治階級的支援,元朝商業發展較快,“斡脫”是其特有的商業行為和現象。

《水滸傳》裡的這個勁爆情節,揭開了元朝的特殊死因

“斡脫”是突厥語“合夥”的意思。斡脫商人在元朝非常活躍,他們的經營方式有:遠距離買賣貨物和放高利貸(被稱為“斡脫錢”)。蒙古貴族生活奢糜,對物質有無窮盡地追求,但又不懂經商之道。這讓斡脫商人有利可圖:既可透過貨物販賣賺錢,又可利用蒙古貴族手中的閒錢放貸。這對於蒙古貴族也是雙贏的買賣,讓他們有更多的錢購買奢侈品。因為斡脫商人直接為蒙古貴族謀利益,他們享有了許多優惠政策和特權,比如,免除賦役,不必納稅。元統治者為了扶植斡脫商人,還專門設立了管理斡脫事務的行政機構——斡脫總管府。

由於“斡脫錢”本錢來自於蒙古的“諸王妃主”,涉及了官方背景,所以在有些史料中稱為“斡脫官錢”,顯示出其有別於“民”的“官商”性質。加之斡脫總管府的成立,國家出面招納斡脫商人利用“官錢”放貸,增加國庫收入,讓“斡脫官錢”成為國家的提款機,同時在地方上也設立了“斡脫所”。

《水滸傳》裡的這個勁爆情節,揭開了元朝的特殊死因

元朝民間也有私營高利貸者。比如著名的元雜劇《竇娥冤》中的寡婦蔡婆婆,就是靠老公留下的家財放貸生活。窮秀才竇天章借了她二十兩銀子,一年下來本息合計四十兩,秀才還不起,就拿七歲的女兒竇端雲(後來改名竇娥)抵債。

三、“斡脫錢”成為元朝的特殊死因

斡脫商人放高利貸的物件是生活苦難的老百姓。斡脫錢是高利率的“羊羔兒息”,即:第一年年息等於本錢,次年連本帶息再翻一倍,以此類推。舉例:如果借一兩銀子,第一年還二兩;第二年按照二兩再翻一倍即四兩;那麼第三年本息一起就是八兩,需要還十六兩……這麼算下去數目相當大,借貸者深受其苦,賣房賣地、賣妻賣兒是常有的事。但是對於需要購買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貧苦百姓、小手工業者來說,又不得不陷入“斡脫錢”的套路。

《水滸傳》裡的這個勁爆情節,揭開了元朝的特殊死因

說到這裡,聯想到北宋時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就是由政府出面,為農民提供官方貸款,讓其免受高利貸的盤剝。蔡京的胞弟蔡卞就是由於在地方任上力推“青苗法”,打擊高利貸者,以解農民的燃眉之急而得到王安石的青睞,被擇為佳婿。

由於越來越多的借貸者無力償還,為社會動盪埋下禍根。元朝統治階級也有所意識,後來提出了“為民借子”、“官為代償”等措施。但是真正實行起來仍是陰奉陽違,借貸者的苦難並未減輕。

而且“斡脫錢”還滲透到了軍隊當中。軍官在軍營裡放貸,無力償還計程車兵為避債乾脆逃走,這無形中解散了軍隊,消弱了戰鬥力。

1297年,元成宗曾罷除地方上的行泉府司。泉府司是1280年設定的,“掌領御位下及皇太子、皇太后,諸王出納金銀事”。可是沒幾年武宗繼位後,由於大興賞賜,大建土木工程,國庫入不敷出,又想起了國家的提款機。不但將泉府司列為正二品,還恢復了地方上的行泉府司。

《水滸傳》裡的這個勁爆情節,揭開了元朝的特殊死因

雖然在1311年泉府司徹底廢止,但是,元朝的階級矛盾已經激化,國勢如江河日下不可阻擋。“斡脫錢”在元朝的各階層、各角落裡都存在,讓元朝的每一個毛孔都散發著末世的腐朽氣息。

待到元朝至正年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掙扎在各種盤剝下的農民揭竿而起,反抗烈火燃遍大江南北。腐朽不堪的元王朝,自然無力抵禦,艱難掙扎了十多年後,終於無奈滅亡。一切,只看《水滸傳》裡“虛錢實契”的盤剝過程,就已埋下伏筆。

參考資料:《水滸傳》、《淺談元朝的斡脫錢》、《論元代私營高利貸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