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大秦賦》對於嬴政(張魯一)的塑造是否太過美化?

菜單

《大秦賦》對於嬴政(張魯一)的塑造是否太過美化?

大家有沒有發覺,很多人對於國外的影視作品非常包容,但對於國產劇卻非常苛刻。

只要有些許瑕疵,就給予全盤否定。

這裡說的就是近期的熱播劇《大秦賦》。

不少人說《大秦賦》高開低走,太多宮鬥情節,但有沒有想過,《大秦賦》的劇情才剛過半。

《大秦賦》對於嬴政(張魯一)的塑造是否太過美化?

《大秦賦》

《大秦賦》絕對是屬於佳作。

故事結構完整,服道化細緻考究,很多場景還是實景拍攝,更有不少恢弘大氣的戰爭場面。

整部劇沒有流量明星,沒有五毛特效,劇情也很有可看性,像呂不韋的謀略,戰國七雄的角逐等等。

《大秦賦》對於嬴政(張魯一)的塑造是否太過美化?

《大秦賦》

在劇情劃分上,《大秦賦》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呂不韋(段奕宏)的故事;第二部分則是嬴政(張魯一)滅六國的故事。

而滅六國的單元是從第52集開始,這個節點多少有點遠,說明前面有些劇情比較拖沓。

例如,冬兒(趙昕)這個角色就可以省略。

而這裡,有個地方比較有爭議。

劇情對於嬴政的塑造是否太過美化?

《大秦賦》對於嬴政(張魯一)的塑造是否太過美化?

《大秦賦》

嬴政收回大權後開始滅六國,第一戰是破解六國的合縱抗秦。

只要拿下垣城、蒲陽、衍氏三地,就可破解趙國與韓魏楚三國之交通。

魏國利用嫪毐(葉項明)亂秦,給了嬴政攻打魏國之口實。

嬴政命楊端和(海子)、李信(常荻)率軍攻打垣城。

魏國求助趙國,嬴政立馬讓王翦(尤勇)率軍集結在秦趙邊境。

只要趙軍敢打秦軍,就給秦軍口實攻打趙國。

《大秦賦》

趙偃(蔣毅)只叫龐煖(臧金生)率軍在側翼監視秦軍動向,不敢和嬴政正面硬剛。

趙軍曾和秦軍有過一次著名的戰爭,長平之戰。

但秦趙在長平的硬剛結果以秦軍大勝結束,長平之戰奠定了秦國為七國霸主的地位。

而當時最有能力打敗秦軍的趙國在長平之戰後一蹶不振,逐漸淪為像其它五國一樣邊陲小國。

所以,這裡趙偃不敢和秦軍硬碰硬是有理可依。

但趙偃也不傻,派使臣出使齊國,只要齊國肯出兵,趙國必定隨之。

《大秦賦》

嬴政手上可打的牌不僅大,而且多。

首先,讓上卿姚賈(王超)出使齊國。

齊國和秦國商貿頻繁且多,姚賈命人斷絕與齊國商貿,理由是齊國欲與趙國合縱抗秦,這樣就讓齊國不敢出兵。

另一邊李斯(李乃文)出使韓國,韓國最為弱小,李斯只需以大秦的強大武力恐嚇之,韓國便不敢出兵援魏。

很快,魏國的垣城、蒲陽、衍氏三弟就被秦軍拿下。

秦國斷絕了趙國與韓魏楚的交通,讓六國自此不能再合縱。

之後,就是考慮先滅哪一國的問題。

《大秦賦》

李斯和王翦為先滅韓,或先滅趙爭論不休。

趙國是六國中實力最強,若先滅趙,再滅其餘五國就容易得多。

可滅趙耗時長,就算滅了趙國,秦國國力也會折損大半。

但先滅韓這些小國,雖然容易,但卻給了趙國與其它五國一同抗秦的機會。

此時,李斯卻認為當下應該解開大王對太后趙姬(朱珠)的心結。

所以,劇情就被引到另一個方向:嬴政接回太后。

這裡就是塑造嬴政仁孝的地方。

《大秦賦》

最開始,李斯先讓嬴政兩位夫人小心試探,發現嬴政心中還是關心太后。

之後,李斯才敢讓齊使茅焦(李昂)在朝堂上直言嬴政幽禁生母是大不孝,難以服天下。

嬴政大怒,欲在章臺宮外對茅焦執行烹刑。

《大秦賦》

李斯單獨進殿上奏嬴政。

殺茅焦,便落殺忠之口實;

冷落太后,便會留下不孝之罵名。

李斯用天下民心勸說嬴政,最後嬴政方才決定迎接太后。

劇情在表現嬴政迎接太后的情節上,用了“忠義仁孝,以及天下民心”這些要素。

這裡是否就是在美化嬴政,畢竟秦始皇嬴政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歷史人物。

《大秦賦》

迎接太后這個段落裡,還插入了郭開(劉冠麟)到雍城綁架太后的橋段。

當然,嬴政最後必定成功接回太后。

劇情以此為過渡,嬴政下定決心,選擇先滅趙。

而且還要以仁義之師,先和趙國結盟,趙國沒有後顧之憂就會欺凌燕楚魏等小國,到時秦國就能以仁義之師直逼邯鄲。

《大秦賦》

總的來說,無論是在嬴政的人物塑造上,還是嬴政滅六國的情節,《大秦賦》是以一種正面的態度。

像“天下歸一是民心所向”、“仁義忠孝”這些。

這裡是否太過主觀,太過美化?

但有一點是肯定,嬴政晚年渴望長生不死,變得苛政虐民,後期劇情如果再把嬴政塑造成正面形象就一定不合史實。

文中圖片來自劇中截圖,如有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