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歷史上展開滅佛運動的四位皇帝,其中一位皇帝是為了赤裸裸的利益

菜單

歷史上展開滅佛運動的四位皇帝,其中一位皇帝是為了赤裸裸的利益

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喬達摩·悉達多所創。佛教東漢時自西向東傳入我國,“佛”,全稱“佛陀”,意思是覺悟者。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講求因果輪迴。

但佛教是外來宗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必然會引起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矛盾,並且在經濟和政治上也引起了很大影響。由於佛教寺廟享有經濟特權,僧侶不事生產不服勞役,還擁有大量僕役,所以大量的平民為了逃避賦稅徵收而加入佛門。

歷史上展開滅佛運動的四位皇帝,其中一位皇帝是為了赤裸裸的利益

這樣僧侶越來越多,平民越來越少,極大的削弱了國家的勞動力和戰鬥力,對社會經濟和軍事造成的影響更加明顯,終於引起了世俗統治階級的強烈不滿,而僧侶不守戒律霸佔田產魚肉百姓的行為更積累了大量社會矛盾,在無法短時間內治理社會動盪的形勢下,有些帝王就選擇了滅佛運動這樣一種途徑。

歷史上有四次佛教災難,這四次佛災與四位皇帝有關,從大的方面說,是與當時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密切相關的,但也是由於君臣助推的結果,歷史上稱這四次佛災為“三武一宗滅佛”,三武一宗分別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後周世宗柴榮。

歷史上展開滅佛運動的四位皇帝,其中一位皇帝是為了赤裸裸的利益

北魏太武帝是推崇儒學和道教的,他認為佛教是混進儒道之學的“邪說”,加之當時的名臣崔浩也信奉道教反對佛教,所以他對佛教沒什麼好感。而真正讓他發起滅佛運動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蓋吳謀反,牽連到空門,太武帝懷疑僧人要造反,所以大加殺戮,毀佛像禁信佛;一是治國所需,崔浩反對佛教,不僅僅是因為他通道教,他更想貼合太武帝推崇儒學的想法,用儒家思想來治國,從而去削弱北方貴族勢力,這是迎合太武帝的政治高點的。

北周武帝能當上皇帝也是離不開佛教的助力,北周權臣宇文護先後殺了宇文覺和宇文毓,然後立了宇文邕,因為宇文護推行佛教,宇文邕也大力推崇佛教。直到公元572年宇文邕誅殺了宇文護,他才放鬆下來,不必作出信仰佛教的樣子,一直壓制著使自己膽戰心驚的人就是個篤信佛教的人,所以他怎麼可以繼續去幫這樣的人去推崇佛教。再一個也確實政治需要,滅佛之後國家稅收和兵力都得到了改善。

歷史上展開滅佛運動的四位皇帝,其中一位皇帝是為了赤裸裸的利益

唐憲宗原本是痴迷佛教的,他滅佛主要是政治和經濟的需要,僧尼過多影響到國家稅收和勞役兵力等,寺院經濟的過度發展削弱了朝廷的實力,唐武宗為了穩定政治和穩定邊疆,在無他良法的情形下轉而將雙手伸向了佛教。

後周世宗也稱得上五代時期的一代明君,他滅佛主要也是與當時的經濟和統一需要有關。出於經濟考慮是因為周世宗時缺錢,而鑄造錢的材料多被用於了戰爭,於是周世宗就想毀掉佛像去鑄錢。出於統一需要是因為統一需要兵力和財力,滅佛既能使僧侶還俗增加兵員,又能增加朝廷收益,拉動社會生產力。

歷史上展開滅佛運動的四位皇帝,其中一位皇帝是為了赤裸裸的利益

“三武一宗”之難雖然使得佛教衰敗,但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以後,思想已經深植民心,很快就復興了。滅佛運動中,佛教本身並沒有錯,關鍵是佛教盛極必反,觸動了封建王朝統治者的利益,信徒魚龍混雜,也觸犯了封建王權的統治。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