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自號張百杯,又叫張百篇,這是個啥樣的能人?

菜單

自號張百杯,又叫張百篇,這是個啥樣的能人?

自號張百杯,又叫張百篇,這是個啥樣的能人?

自號張百杯,又叫張百篇,這是個啥樣的能人?

張伯玉,字公達,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宋天聖二年(公元1024年),登進士第。以後又登書判拔萃科。慶曆元年(公元1041年),出任吳郡從事兼郡學教授;接著以秘書丞為太谷令。他愛民勤政,廣興水利。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范仲淹以其敢言清節,薦於朝廷任職。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官侍御史。當時,陳執中為相,張伯玉說:“天下未治,未得真宰相故也。”因而得罪陳執中,出知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縣)。仁宗皇帝惋惜張伯玉,離京前,賜銀錢五萬。至和年間(公元1054~1056年),張伯玉任嚴州副知州。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以度支郎中知越州(今浙江紹興)。張伯玉興學育才,作出很大成績。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張伯玉移知福州,即令編戶浚溝七尺,植榕綠化。數年後,“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張伯玉植榕,聲名盛極一時。張伯玉多學而博識,文章為曾鞏歎服。他嗜酒善詩,有“張百杯”、“張百篇”之號。官終檢校司封郎中。

據《鐵圍山從談》記載,張伯玉對自己能詩善酒很是傲嬌,自號張百杯,又叫張百篇,不喝酒則已,一喝酒就是上百杯,牛飲似的。雖說宋朝時沒有現在那種高濃度的蒸溜白酒,但這個量仍然是海量,凡是與其對飲的人,差不多最後都讓他撂翻了。更牛的是張伯玉做詩,由於酒精刺激,一時靈感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一宿即能成詩上百首,像流水線作業似的。

人怕出名豬怕壯,你張伯玉不是酒量大,能寫詩嗎?有人不服,偏要上門討教,一比高下。有一個書生,自認為喝酒罕有對手,而且自負強聞博記,於是,修書一封拜謁張伯玉,提出了挑戰酒神的請求。張伯玉開啟書信一看,樂了。“文青呀,記性好,又能喝酒,老夫雖然年紀大了,但一生沒有對手,沒曾想今天有人打上門來,太好了。”張伯玉慨然應戰。

比賽的規矩如下:兩人相對而座,以十杯為一個輪次,先倒下者認輸,不設下酒菜。前三十杯下肚,老張老當益壯,雄風不減;再看書生,雖然面帶紅潮,但鬥志旺盛,不落下風;再來三十杯,張伯玉如蛟龍吸水,一氣呵成;再看書生,面紅耳赤,已露破綻,狼狽中急忙擺手,書生甘敗下風,認輸拉倒。張伯玉能饒人處且饒人,豪爽的談笑道:“小朋友果然是個妙人,不過,酒量怎麼才這麼一點點,老夫還未盡興,只能自斟自飲了。”說完,咣咣咣連飲數十杯,看得一邊的小朋友目瞪口呆。

張伯玉越老越不認輸,越老越較真,你不是吹噓你博聞強記,腦袋瓜子好使嗎?老夫給你現場演示一下。張伯玉一指書房裡的四隻書櫃,對書生說“我已經老了,如今記憶大不如昔,今天能想起來的,大概也就只有這四櫃子書了,你可隨便取一卷,我試著背誦一下。”書生東倒西歪的站起來,隨手取了一卷講述禮儀的書。張伯玉令書生舉過頭頂,仔細瞧好。然後自己踱起方步,抑揚頓挫,口若懸河背起書來,書生逐字逐句對照之下,不由大驚失色,竟然一字不差。張伯玉真乃神人也。

據《墨客揮犀》記載,張伯玉詩承唐風,篇仔豪邁。他最崇尚的是李白,李白的詩慷慨激昂,豪邁大氣,更重要的是,李白和張伯玉一樣都是酒中仙,嗜好杯中物。據傳,張伯玉中舉後,路過安徽當塗,見到李白所做十詠,擊節讚歎。當他來到一池清澈透亮的“明月潭”時,忍不住詩性大發,豪邁的說到“太白不題此泉,當留以待我”,張伯玉興致勃勃的題詩一首,“至今千丈松,猶伴數巖雪。不見纖塵飛,寒泉皓明月”。罷了,雖然自視甚高,但此詩格調一般。

宋代名臣范仲淹。曾經推薦過張伯玉,說他極具天賦,學識淵博,善於理政,操守清廉,適合做個御史,給皇帝諫言。時任宰相的范仲淹知人善用,仁宗皇帝也是認可的,但後來張伯玉因彈劾另一宰相陳執中,獲罪被貶,有意思的是,心地善良的仁宗皇帝於心不忍,給了張伯玉五萬錢以示安慰,這叫什麼事?兩頭討好,都不得罪。由此看來,張伯玉亦是黨同伐異的犧牲品,不過,擔任地方官員的張伯玉,名聲卻非常好,曾經在地方任上興修水利,大辦教育。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英宗朝時,張伯玉以六十多歲高齡知福州,張伯玉在福州時勤政愛民,官聲名望達到鼎沸,因福州飽受旱澇災害,張伯玉組織福州在編士民疏通河道,清理淤泥,廣植榕樹。到了熙寧年間,福州城濃廕庇日,即使暑氣凌人,福州人也有福在樹蔭下乘涼,福州之所以為榕城,張伯玉功不可沒。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