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晚清老照片:富貴人家的妻妾並不漂亮,女學生剃光前額難辨性別

菜單

晚清老照片:富貴人家的妻妾並不漂亮,女學生剃光前額難辨性別

晚清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帝制時代,也是內憂外患的貧弱社會。具體來說,老百姓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我們刊發一組老照片,看看那些被鏡頭定格的歷史瞬間。這些照片拍攝於慈禧太后統治末期。

晚清老照片:富貴人家的妻妾並不漂亮,女學生剃光前額難辨性別

男子正在表演的魔術名為“三仙歸洞”,所需道具只有一把扇子(也有用筷子的)、三個球、三隻茶碗。魔術師以極快的速度撥弄道具,可使三個球在三隻碗之間來回變幻,非常精彩。時至今日,“三仙歸洞”依然很流行,受到廣大百姓尤其是孩子們的普遍歡迎。

晚清老照片:富貴人家的妻妾並不漂亮,女學生剃光前額難辨性別

照片中是一個雜耍團隊,有人敲鑼、有人打鼓,音樂節奏帶動著“獅子”的舞動。在沒有電、沒有網路的時代,舞獅、舞龍是民間為數不多的娛樂專案之一,並傳承至今。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相信很多網友都看過舞龍舞獅表演。

晚清老照片:富貴人家的妻妾並不漂亮,女學生剃光前額難辨性別

這些人是長江上的舵手、縴夫,而船老大則單獨站在一旁。請注意他們的穿著,大部分人的衣服都是補丁摞補丁,足以看出他們生活上的貧困。此張照片可以視為晚清底層百姓的真實寫照。

晚清老照片:富貴人家的妻妾並不漂亮,女學生剃光前額難辨性別

這座牌坊是皇帝頒佈聖旨為旌表一位節孝婦女而建。“節”指丈夫去世而不改嫁,“孝”指孝順公婆。根據清朝旌表制度,30歲以前丈夫去世而守節超過15年(或守節6年以上身故),可以獲得建坊表彰的資格。也就是說,照片中被旌表的那位婦女,不僅守節15年以上,還為公婆養老送終,同時把孩子撫養成人,這其中她經歷了怎樣的辛苦和辛酸,實在難以想象。

晚清老照片:富貴人家的妻妾並不漂亮,女學生剃光前額難辨性別

這些在四川資州身份顯赫的女性來自不同的家庭,並非同一人的妻妾。以前富貴人物娶妻,首先考慮對方的出身和品行,相貌不是最重要的;他納妾的時候,可能才把漂亮不漂亮作為首要考慮條件。照片中的女子雖然嫁給了頭面人物,但她們遠遠沒有當今影視劇所展現的那種美貌。

晚清老照片:富貴人家的妻妾並不漂亮,女學生剃光前額難辨性別

這是一幅很生動的畫面,5位木匠都在忙碌著,有的在鑿榫眼,有的在鋸木頭,有的在刨平圓木,還有一個外國小朋友來湊熱鬧。他們可能是被外國人僱傭。

晚清老照片:富貴人家的妻妾並不漂亮,女學生剃光前額難辨性別

這是一個發生在旗人家庭裡的日常生活畫面,奶奶在為孫女梳頭插花。她積蓄了長長的頭髮,等將來結婚了,她就會把長髮盤起,挽起髮髻。

晚清老照片:富貴人家的妻妾並不漂亮,女學生剃光前額難辨性別

面對這一群女孩子,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共同點?她們的額頭都像男孩子一樣剃光,剩餘的頭髮在腦後扎辮子或馬尾,乍一看幾乎分辨不出性別。等到十三四歲,到了她們找婆家的時候,才把前額的頭髮留起來。女孩剃額髮的習俗,也是受旗人影響。

晚清老照片:富貴人家的妻妾並不漂亮,女學生剃光前額難辨性別

早在鴉片戰爭前,西醫已在廣東一帶傳入中國。到1905年,國內的西醫醫院和診所超過400家。晚清中國人對西醫的態度,經歷了“疑忌-接觸-試用-對比-信服”五個環節,1900年以後得到普遍認可,一些人已能認識到中西醫各有短長,“棄短取長,中西合璧,必能打破中西界限,彼此發明,實於醫學大有裨益”。

晚清老照片:富貴人家的妻妾並不漂亮,女學生剃光前額難辨性別

這張照片展現了瀕臨消失的民間工藝——手工織布。小農經濟時代,幾乎每個農家的主婦都會紡紗織布,自給自足。晚清時期,隨著西方機器織布傳入,這種傳統的方式因效率低下而面臨挑戰,並在不久之後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