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民國時期的滕王閣是如何被燒燬的

菜單

民國時期的滕王閣是如何被燒燬的

大家好,我們的小鬍子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民國時期的滕王閣是如何被燒燬的

唐代詩人王勃的這一詩句不可謂不是千古絕唱!不僅帶給人無窮的意境,更讓無數人對滕王閣趨之若鶩!

民國時期的滕王閣是如何被燒燬的

滕王閣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地處南昌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

民國時期的滕王閣是如何被燒燬的

在中國歷史上,從沒有一座樓閣像滕王閣這樣命運坎坷!從第一次修建好開始,至今一千多年的時間,滕王閣經過了29次重建,現在在滕王閣內我們還能看到不同時代重建的滕王閣的模型,每一次重建的樣式都不相同!

民國時期的滕王閣是如何被燒燬的

而滕王閣最近一次被毀壞是在民國時期,那民國時期滕王閣是如何被毀壞的呢?

這就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民國時期的一位軍事將領鄧如琢。1926年,鄧如琢被孫傳芳任命為江西省軍務督辦、五省聯軍贛軍總司令。

在1926年9月,南昌城被蔣介石率領的北伐軍乘虛佔據,孫傳芳下令鄧如琢四十八小時內奪回,並親自赴江西督師,鄧如琢急忙集結軍隊,配合五省援軍的其他五個方面軍,攻打南昌,但接連幾次都遭到失敗。情急之下,鄧如琢為了鼓舞士氣,下了一道命令,那就是隻要攻下南昌,全體官兵每人發雙薪,再放假七天(就是放縱七天)。重賞之下,加之北伐軍各部未能協調行動,鄧部終於奪回南昌。

然而,緊接著的七天給南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鄧如琢的部下燒殺搶掠,敲詐勒索,人財損失難計其數,市民苦不堪言。鄧部暴行遭到了江西人民的極大憤恨,紛紛起來抗議並發動“三罷”運動。

11月,北伐軍再次攻打南昌,南昌民眾積極配合北伐軍與鄧軍及孫傳芳的五省聯軍廝殺。

眼見兵敗在即,為阻止北伐軍入城,鄧如琢的部下在南昌城內搜尋商店貯存的煤油和硫磺,並將城內數十部消防用的手搖水龍搬上城樓,噴射出煤油和硫磺,在南昌城四周建立一道火牆,想要將敵人阻攔在城外。大火連燒三天三夜,並蔓延開來,以致城牆內外無一全宅,亡於大火者達千人以上,並殃及“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的千古名樓“滕王閣”。

在火燒滕王閣之前,南昌計程車紳學商幾十人在省長公署前排排跪下,希望鄧如琢的手下留情保住這千古名樓。但當時的守城將領卻面目猙獰地大叫:“那是南軍的炮架子!”滕王閣被燒後,只留下了一塊寫有“滕王閣”三個字的青石匾牌。

但大火併沒有能阻擋住北伐軍的進攻,11月6日,北伐軍發動全面進攻,8日,佔領南昌,守軍一萬多人被俘,十餘萬聯軍絕大部分被葬送在五老峰前、鄱陽湖畔。鄧如琢被迫下野。

當時投筆從戎的郭沫若在北伐軍總政治部擔任要職。1926年12月,他以中將政治部副主任身份來到南昌,出任北伐軍駐贛辦事處主任。12月,江西人民裁判逆犯委員會成立,郭沫若任主任委員,方誌敏、鄒努、朱克靖等13人為委員,調查、蒐集和審理軍閥在南昌縱火殃民的滔天罪行。1927年1月11日,在南昌貢院大空場上,郭沫若宣讀判決書,判決鄧如琢的五個部下,也就是主謀縱火的五人死刑,於1927年1月11日在南昌貢院執行槍決。

下野後的鄧如琢則逃過緝拿,先後在天津、上海等地閉門閒居,再未出山。

此後,滕王閣在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風雲後,直至1985年才按照梁思成繪製的《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開始重建,1989年10月8日竣工,它高達57。5米,佔地4。3公頃,不僅氣勢雄偉,規模宏大,而且畫棟雕樑,金碧輝煌。尤其是那拾級而上的城牆式基座,那凌空欲飛的七層重簷,那懸纏在閣上的三層迴廊,那翠如碧玉的琉璃脊頂,使整座樓閣顯得既古色古香,典雅莊重,又靈動飄逸,超凡脫俗。

民國時期的滕王閣是如何被燒燬的

至此,重修的千古名樓滕王閣重新矗立於贛江之濱。江西人民期盼著這座千年古閣重現昔日的人文輝煌。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