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兩個奇葩的王朝頭一個不許子孫謁陵,後一個下葬要殺小駱駝

菜單

兩個奇葩的王朝頭一個不許子孫謁陵,後一個下葬要殺小駱駝

文章內容包羅永珍,有養生知識、娛樂新資訊、國家新聞、歷史傳奇等。你想看的,想要知道的都在這裡。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了非常精彩的內容哦,到底是什麼,一起看看吧。

【這兩個大一統王朝的帝王,為何不修陵園,下葬後還要殺小駱駝呢?】我國曆代的帝王幾乎都有陵墓,而且建築得都十分宏偉壯麗,佔地極為廣闊,卻唯獨晉、元兩代的皇帝都只有墓(葬而無墳謂之墓),而無陵園建築(陵園建築一般包括祭殿﹑神道、護陵機構三大項),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就來說說晉元兩朝皇帝陵墓的一些歷史知識。

兩個奇葩的王朝頭一個不許子孫謁陵,後一個下葬要殺小駱駝

曹魏在立國初年,曾明確規定皇族的子孫(包括皇帝)全都不許謁陵掃墓。這應該是曹操機具深謀遠慮的一項重要舉措,原因自然是因為曹操建軍初期為籌軍費,其軍隊曾幹過不少挖墳盜墓的勾當,所以,他想極力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在自己及子孫的身上。

兩個奇葩的王朝頭一個不許子孫謁陵,後一個下葬要殺小駱駝

但是,到魏明帝曹睿駕崩後,他年僅八歲的兒子曹芳繼位,並在臨終前向曹爽和司馬懿兩位重臣託孤,令他們同掌軍政大權。不過,這兩個人早就各懷野心,早就盤算著怎樣排斥對方,獨掌軍政大權。到曹芳繼位的第十年,老練的司馬懿假裝自己患了重病,甚至已經到了垂危的地步,昏庸的曹爽派人探視後竟信以為真,完全放鬆了防備。

兩個奇葩的王朝頭一個不許子孫謁陵,後一個下葬要殺小駱駝

放鬆就要犯錯,很快曹爽就做了一個遺禍全家甚至是遺禍曹魏政權的決定。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日,曹爽決定陪同皇帝曹芳,帶著隨從和扈駕的兵馬,到離京城洛陽九十里的魏明帝陵墓去舉行祭祀活動。其實曹爽這個行動,是違背魏國祖制的。司馬懿得知後,迅速利用這個難得的時機,假借皇太后的名義,突然發動政變,關閉京城城門,把城內的兵馬以及皇太后和文武百官全部控制起來,然後派人送給曹芳一本奏疏,聲討曹爽的罪狀,脅迫曹爽立即交出全部軍政大權。紈絝子弟出身的曹爽當然不是司馬第的對手,猶豫再三後決定乖乖地聽命於司馬懿的安排。

兩個奇葩的王朝頭一個不許子孫謁陵,後一個下葬要殺小駱駝

司馬懿得手後,立即殺了曹爽及其同黨,奪得了魏國的軍政大權。司馬氏祖孫三代最後成功篡奪了曹魏政權,建立了晉朝。司馬懿深怕日後自己的子孫重蹈曹爽、曹芳謁陵的覆轍,他在臨死前釋出了嚴禁皇族子孫謁陵的命令,並更徹底地規定皇帝死後不準在下葬地封土建墳,不準在葬地種樹;以後皇帝的眷屬去世也不準合葬於皇帝的葬地。司馬懿的子孫嚴格地執行了這個祖制,也可能正是這種做法難以得到祖先的護佑,所以司馬家族的江山很快就弄得亂七八糟,遺禍華夏民族數百年。

兩個奇葩的王朝頭一個不許子孫謁陵,後一個下葬要殺小駱駝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總共大約有十個皇帝,他們也都沒有確切的陵墓。元朝的開創者成吉思汗,有一座宏偉的陵墓在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伊金博洛旗,不過那卻是解放後中央人民政府撥款建築的一座紀念性建築物,裡面並無成吉思汗的遺體。以往在蒙古的貴族中,一向流行著一種“深葬不建墳”的習俗,目的是使後人無從找到葬地,以保全遺骨的安全。《多桑蒙古史》一書敘述成吉思汗安葬時的情況說:“諸將奉樞歸蒙古,不欲汗之死訊為人所知,護柩之士在此長途中,遇人盡殺之……葬後周圍樹木叢生,成為密林,不復辨墓在樹之下。”《黑韃事略》一書也說:“其墓無冢,以馬踐蹂,使平如平地。”明人葉子奇《草木子》記載,元朝皇帝死後,一律不用棺槨,也不用陪葬物品,只是“用梡木二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然後“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箍緊兩頭和中部)。”挖一條很深的土坑下葬,以土掩埋,“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子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時,則以所殺駱駝之母為導,視其躑躅悲鳴之處,則知葬所矣。”

兩個奇葩的王朝頭一個不許子孫謁陵,後一個下葬要殺小駱駝

忽必烈在1294年病危,臨終前親口留下遺言命令不許起墳。《草木子》記載:忽必烈駕崩後,遺體被安放在一顆掏空的千年古木裡。下葬前,士兵及工匠都要在陵前發下毒誓,絕不洩露任何訊息。下葬後,土回填,萬馬踏平,然後用帳篷將四周圍起,所有靠近者,格殺勿論。待到春天,士兵撤走帳篷,眼前只是茫茫草原,不知墓地所在,而所有知情計程車兵及工匠全部集中處死。

兩個奇葩的王朝頭一個不許子孫謁陵,後一個下葬要殺小駱駝

忽必烈的這種下葬過程,體現了元朝蒙古貴族的密葬過程,即不立標誌、不公佈、不記錄。《元朝秘史》記載,元朝貴族死後不起墳,並當著母駱駝的面,把子駱駝殺死,將血淋在墓地上。如果皇室要祭祀,就拉著母駱駝引路,悲嗚之處,就是墓地。

晉、元兩代皇帝的陵墓,究竟在何處,由於採用了上述的特殊辦法,至今無人知道,成為後世歷史研究和考古工作上一個難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