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81歲老將趕赴前線退敵,崇禎皇帝感慨:老當益壯!

菜單

81歲老將趕赴前線退敵,崇禎皇帝感慨:老當益壯!

文/晚風暮雨

在山東省桓臺縣新城鎮城南村,有一座“四世宮保牌樓”,牌樓為南北向,跨街而立,四柱三間結構,除底座是石結構外,其餘皆為青磚結構,坊高15米,整體造型精美,雄渾莊嚴,融合建築、書法、雕塑、繪畫等藝術於一體,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81歲老將趕赴前線退敵,崇禎皇帝感慨:老當益壯!

四世宮保牌樓

這座牌坊建於明代,是萬曆皇帝為表彰兵部尚書王象乾而下旨建造。

王象乾是明朝後期著名將領,一生鎮守邊關三十餘年,為保衛大明王朝立下汗馬功勞!

王象乾,字子廓,號霽宇,桓臺新城人,隆慶五年進士及第,授聞喜知縣,歷遷兵部主事、兵部尚書兼吏部尚書等。

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王象乾出任山西右參政,駐守宣府鎮,負責防守口北道一線,宣府鎮為九邊之一,東臨薊鎮,西接大同鎮,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81歲老將趕赴前線退敵,崇禎皇帝感慨:老當益壯!

王象乾畫像

隆慶年間,蒙古俺答汗封貢以來,蒙古右翼部落與明朝和平貿易,兵戈不再,但蒙古左翼部落依然屢次襲擾邊境,宣府正位於蒙古左右翼接合處,屢遭左翼部落侵襲。

王象乾到任後,詳細瞭解蒙古部落情況,做到知己知彼,隨後恩威並施,贏得沿邊蒙古部落首領的尊重,紛紛稱他為“那顏”,大概就是蒙古語長官的意思。

鎮守宣府期間,王象乾讓鐵匠打造一口大刀,長八尺,闊三尺,重二百餘斤,自己騎馬披胄,命四位壯漢抬大刀隨後,巡視陣營,故意讓敵人看清這把大刀。他再用木板,製作一把一模一樣的大刀,然後騎馬輕鬆地揮舞,蒙古人望見,無比震驚,以為天神下凡,皆懾服。

81歲老將趕赴前線退敵,崇禎皇帝感慨:老當益壯!

因功績突出,王象乾於萬曆二十二年升任宣府巡撫,期間,蒙古左翼部落始終不敢南下進犯。

“萬曆三大徵”之一的“播州之役”結束後,王象乾又被派往貴州善後。

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王象乾出任薊遼總督,剛到前線,薊鎮就遭到蒙古兀良哈等部落的進攻。

王象乾一面嚴令加強防禦,一面派人到各部落曉以大義,蒙古各部落“素懾象乾,願獻馬、牛、羊、駱駝贖罪,通貢如故。”成功化解了這次危機。

81歲老將趕赴前線退敵,崇禎皇帝感慨:老當益壯!

兩年後,蒙古一部進犯爛蒲河,被明軍擊退。

萬曆四十年正月,王象乾升任兵部尚書並提督九邊軍務,二月加封太子太保,贈封祖上三代,世蔭錦衣指揮僉事。

王象乾回鄉丁憂時期,蒙古部落不斷南侵,朝廷只得請他出山,王象乾到邊關對蒙古人曉以利害,使其獻銀一萬六千兩,獻馬、牛、羊、駱駝二千四百多隻,以贖冒犯之罪,並逐步撤離,再次化解邊境危機。

萬曆皇帝大喜,讓王象乾以兵部尚書兼署吏部尚書,既掌握兵權,又有人事權,但位高權重的王象乾引起一些大臣的嫉妒,遭到他們的汙衊和中傷。

81歲老將趕赴前線退敵,崇禎皇帝感慨:老當益壯!

王象乾身心俱疲,多次請求回鄉,萬曆皇帝屢屢挽留,但最終還是在萬曆四十二年以患病為由迴歸故里。

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萬曆皇帝為表彰王象乾鎮守邊關的功績,追封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為兵部尚書,並特敕修建四世宮保牌坊。

天啟元年,遼東重鎮遼陽失陷,遼東戰局日漸惡化,明朝為加強遼東防務,起用已經75歲的王象乾“以故官提督九邊軍務”。

王象乾到任後,在重要地區部署重兵,籠絡蒙古部落首領,保障明蒙邊境的安全,使明朝免去兩線作戰之憂。

天啟七年,明朝與蒙古察哈爾部在邊境發生摩擦,察哈爾出兵進攻大同鎮,已經繼位的崇禎皇帝召回王象乾,以“象乾已累加少師兼太子太師,命仍故官,總督宣、大、山西軍務”,這一年,王象乾已經81歲了。

81歲老將趕赴前線退敵,崇禎皇帝感慨:老當益壯!

王象乾聯絡察哈爾林丹汗商定款賞數額,簽訂協議,避免了明朝與察哈爾部之間的戰爭。

王象乾年老體衰,經過十四次書面請求,崇禎才批准他從官道驛站回到原籍新城,“再賜蟒衣一襲,白金四十兩。”。

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五月,王象乾逝世於家中,時年84歲,崇禎皇帝贈與“太師”,以表彰他一生的功績。

王象乾宦海浮沉60餘載,其中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鎮守北方,81歲高齡時,依然趕赴前線,為國事而奔波,為保衛北疆為窮盡一生,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參考資料:《明史·王象乾傳》、《新城縣誌·王象乾傳》